時間:2019-11-04 12:26:50
來源:東方網 作者:劉天放
為扭轉當前秸稈禁燒工作被動局面,研究對策和改進措施,進一步推進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日前,安徽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羅宏公開約談霍邱、濉溪、靈璧、肥東4縣黨委或政府主要負責人,指出當前秸稈禁燒工作存在的問題,對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
又到秸稈焚燒季,各地恐怕又要“狼煙四起”。因秸稈禁燒工作不力,安徽四縣一把手被省生態環境廳約談,還對此給予了說明,從秸稈焚燒現象對全省的影響,到問題產生原因及下一步工作要求,尤其是要提高政治站位,落實重點措施,強化問責問效,堅持長效管理,確保全省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事實上,每當秋冬季之時,農民基本都在按照傳統方式燒秸稈。各地對禁燒秸稈的規定不斷出臺,層層簽署責任狀,基層為禁燒跑斷了腿,嚴密布控、嚴防死守,甚至燒秸稈的農民被拘留,基層干部因貫徹禁燒不力被停職或免職都屢見不鮮,但燒秸稈仍屢禁不止。如果農民寧可拘留也要燒,問題恐怕就沒那么簡單了。
焚燒秸稈是每年多數農民的“規定動作”,加劇了空氣污染,對環保顯然不利。從環保角度考慮,燒秸稈必須禁止。不過,也不能總抱怨農民缺乏環保眼光,雖說燒秸稈是一個“老大難”問題,政府也十分重視,但每年治理的效果很不理想。農民說不燒秸稈開春無法種地,回收又不劃算。而官方則稱不按規定辦就處罰。燒與不燒秸稈,多年來就是在這樣的“拉鋸戰”中循環往復。
農民認為燒秸稈是傳統,如果秸稈回收或還田,費時、費力、費財,甚至可能耽誤農時。國家的那點補貼,農民根本看不上。燒秸稈成本小,也最劃算。要想使秸稈處理邁入可持續利用、依法治理的軌道,應該再多投入一些。燒秸稈屢禁不止,可見問題還是出在了對農民補償數額過少,遠未達到農民的預期。
秸稈可作各種飼料、燃料、肥料,但生產成本過高。而所謂回收或還田,多停留在紙面上,還是因為成本太高。加上秸稈長期堆積田間可能腐爛,影響播種與出苗率且極易滋生病蟲危害,再加上難以集中回收等原因,“付之一炬”就成了簡單、快捷、無奈卻又有效的最佳選擇??磥恚懿蛔 耙话鸦稹弊罱K卡在了投入上。只有當收益大于成本時,問題才能解決。如果投入力度仍不大,農民的觀念不轉變,市場的瓶頸打不通,每年“狼煙四起”就將變成“死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