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近日,國務院出臺《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為進一步推進健康中國建設規劃了新的“施工圖”。這一中長期行動聚焦當前主要健康問題和影響因素,圍繞疾病預防和健康促進兩大核心開展15個重大專項行動,努力使群眾不生病、少生病。為此,本報從今日推出“健康中國在行動”系列報道,聚焦健康中國建設的新舉措。
生命在于運動,運動在于科學。近日出臺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將全民健身列入15項重大行動之一,并對居民體質狀況、參加體育鍛煉人數、城鄉體育設施覆蓋等指標設置了預期目標。
從廣場舞到馬拉松,從城市健身步道到鄉村運動設施——自2014年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中國民眾的健身運動項目越來越豐富、健身場所越來越充足。在實現全民健康的過程中,體育運動的作用和價值愈發凸顯。
面對全民健身的新形勢和新問題,未來10年,“燃燒卡路里”的運動熱潮將創造怎樣的想象空間?
2030年40%國民經常健身
科學的健身活動可以預防疾病、促進健康——隨著全民健身的普及,這樣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
多少國人熱愛運動?根據國家體育總局2014年全民健身活動狀況調查,我國城鄉居民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每周參加體育鍛煉頻度3次及以上,每次體育鍛煉持續時間30分鐘及以上,每次體育鍛煉的運動強度達到中等及以上)的比例為33.9%。而近年來北京、上海等城市所做的調查顯示,不少一線城市的比例已達到或接近50%,達到了發達國家的水平。
不過,盡管體育鍛煉人數增長較快,但目前我國成人經常鍛煉率仍處于較低水平,缺乏鍛煉也成為多種慢性病發生的重要原因。與此同時,我國國民體質指標中的心肺耐力、柔韌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身體成分等指標的變化也不容樂觀。
對此,《健康中國行動》提出,到2022年和2030年,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達到37%及以上和40%及以上;城鄉居民達到《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以上的人數比例分別不少于90.86%和92.17%。
這一目標如何實現?健康中國行動倡議,鼓勵每周進行3次以上、每次30分鐘以上中等強度運動(如健步走、慢跑、騎自行車、太極拳等),或者累計150分鐘中等強度或75分鐘高強度身體活動(如跑步、快速爬山、登樓梯、網球單打等)。此外,日常生活中要盡量多動,達到每天6000步—10000步的身體活動量。
運動需要科學指導
運動雖好,但適度、科學很重要。很多專家表示,目前民眾在參加體育鍛煉時還有很大的盲目性,缺乏科學指導。
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原所長李國平認為,由于健身前對身體狀況沒有科學的評估和測試,一些人因運動量過大,產生機體不適應,導致身體疲勞、關節受損等;一些人因運動方式不當,運動項目選擇不對,造成意外損傷甚至猝死;有的人每次鍛煉運動量不夠,或者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達不到促進健康的目的。
國家體育總局體醫融合促進與創新研究中心主任郭建軍表示,運動應該像吃飯一樣,膳食平衡、營養搭配。“單一的運動并不能滿足身體健康的所有需要。因為一種運動只能鍛煉一種或幾種身體的機能,而不同臟器的健康需要不同的運動刺激。”
如何運動才是合理的科學搭配?去年,國家體育總局發布的《全民健身指南》曾提出“三二一”的運動原則,即3種運動方式、2種運動強度和每天運動1小時。有氧運動、力量練習和牽拉練習,是一次完整健身不可缺少的3個部分。
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主任醫師厲彥虎也提到,運動要遵循基本的科學原則,要適度、柔和、均衡,千萬不要強迫自己。“像馬拉松比賽是一個對耐力、體力、心率極度考驗的運動項目,如果體能達不到,就不要去參加。”
場地設施門要開大
場地設施不足,也是影響全民健身開展的一大痛點。“廣場舞大媽”同“籃球少年”爭搶場地、部分高校體育場拒絕向社會開放等話題不時引發爭議。
對此,《健康中國行動》提出,到2022年和2030年,學校體育場地設施開放率要超過70%和90%;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分別達到1.9㎡及以上和2.3㎡及以上。
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司長郎維說,國家體育總局已投入150多億元資金,打造百姓身邊的“15分鐘健身圈”,在小區、公園中修建健身路徑。目前,包括學校體育設施在內的公共體育場館,正在逐漸開放。特別是大型體育場館,由中央財政投入資金補助,面向公眾開放。
記者注意到,日前公布的2019年中央財政資金補助的大型體育場館名單顯示,全國共有1323座場館獲得補貼,以免費或低收費向社會開放。
對于部分學校體育場地設施的開放問題,朗維認為,這其中既涉及產權問題、場地設施管理權限問題,還涉及到安全風險問題。各個部門要協同起來,實現存量場館的開放和新場地的建設。通過全社會的協同,促進場館的有效利用。
體醫結合更加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健康中國行動》明確,建立針對不同人群、不同環境、不同身體狀況的運動促進健康指導方法,推動形成“體醫結合”的疾病管理與健康服務模式。
所謂體醫結合是體育運動與醫療的結合。專家表示,體醫結合能夠解決運動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持續性等問題。
如何規避運動中的傷病?如何提升健身鍛煉的有效性?如何讓運動真正成為治未病的良藥?指導人們科學合理、適當適量健身鍛煉的“運動處方”正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有效方案,是連接健身與健康之間的關鍵橋梁。要讓卡路里科學地“燃燒”。
目前,在不少醫院,一些具有資質的醫生不僅會根據公眾的身體情況提出鍛煉指導建議,還會針對其所在社區健身器材的種類,幫助其選擇健身項目、鍛煉頻次等。同時,針對不同人群常見慢性病的“運動處方”也越來越常見。
專家認為,要推動體醫融合的進一步普及,還需要繼續加大運動醫療學科的建設,支持鼓勵三級甲等醫院設立運動醫療科,既形成上下貫通的醫療服務網絡,又帶動運動處方師、運動健身指導人員、康復治療師等專業人才隊伍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