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管理理念的高站位、管理手段的高起點,流動人員的生活才能加速實現平等、自由、尊嚴。
這個深刻變革時代的一個顯著特征,無疑是全國范圍內人口流動的頻繁、快速、廣泛。所謂社會管理面臨的諸多挑戰,流動人口也是一大誘因。所謂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并不是要對流動人口進行有效控制,而是使他們在他鄉也能夠平等、自由、尊嚴地生活。
在這個重大課題上,廣州開始破題。這個流動人口甚多的南方城市,即將全面鋪開流動人員清查登記。此時,回想起該省省委書記汪洋兩個月前的表態“讓人民群眾在法治的陽光下平等、自由生活”,雖然語境不同,但精神是相承的。
從廣州的辦法看,是把服務綁定在居住證上,用廣州市流管辦有關負責人的話說,“主動登記辦證是享受公共服務的前提條件”。也就是說,只有登記辦居住證,才能享受公共服務。沒辦居住證,在廣州的生活將是不太方便、不太自由的。這多少讓人感覺有點不適,離那種平等、自由、尊嚴的生活滋味,多少還有些距離。
稍加分析就會發現,廣州這種綁定把服務的界限模糊了。其實,屬于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務,流動人員也有法定的享受權利,沒有誰可以剝奪。從理論上說,中國人在自己的國土上流動,持身份證就可以了,不辦居住證,也應該憑此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務。這一點,廣州有必要首先明確,不能含混。
只有那些非基本的公共服務,才是政府提供服務的增值部分,政府可以相對自由地裁量,與居住證綁定未嘗不可。同時,如果把“以人為本、服務為先”的理念貫徹得更深更細,就可以讓這個服務增值得更豐富更細膩,比如向流動人員提供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服務。這樣才能對流動人員有吸引力,他們才會樂意“主動登記”,而不是有某種“被迫”之感。事實上,也只有這個居住證能夠提供非基本的、增值的服務,只有在政府部門把服務真正做到位之后,才可能真正實現對流動人口的有效管理。
用發展的眼光看,沒有先進的技術引入,這種管理必定難以達致理想的目標。這個技術,應該是基于身份證建立起的人口信息系統,進而實現網絡化。有了這種技術支持,無需再讓流動人口多持一本居住證,也能實現常住人口管理。以這種技術為基礎,就可以根據人口信息進行科學分析,進而使服務變得更科學、周到、細致。這或許是服務的更高層次、更高境界。若此,流動人口的科學管理便水到渠成。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廣州居住證制度出現的下列現實與可能,諸如設了辦居住證這道檻可能被搭車收費、房東不督促流動人員去登記辦證等就要被罰款,流動人口不主動登記會被處罰,等等,都是過時管理理念的產物。只有管理理念的高站位、管理手段的高起點,流動人員生活才能加速實現平等、自由、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