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5-22 12:26:41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作者:李達仁
近日,有媒體評出中國十大“失落之城”,這些城市有的被認為定位矛盾,有的被認為產業單一,有的屬于資源枯竭,有的坐失寶貴機遇。如何破除發展迷思,擺脫當前發展困境,已成為擺在城市治理者面前的一道深刻考題。
自近代城市化進程開啟以來,城市如何形成,走什么發展模式,怎樣實現可持續發展,一直處在不斷探索中。一個礦藏的開采,一條交通線的打通,一次源自頂層的戰略設計,都可以造就一座城市。但是,城市畢竟是一個以經濟和人文為生命的存在,有競爭就有分化,有發展就有衰落,有誕生就有消亡。城市興衰再正常不過,關鍵是要緊抓時勢機遇,努力探索高質量發展之路。如何實現更可持續、更加普惠包容的城市發展,越來越呈現出許多共有規律。
首先,理念決定方向,思路決定出路。創新是城市發展活力之源,實現城市高質量發展,必須用好新發展理念的指揮棒。觀察一個城市的發展,既要全面地看速度、規模、效益,更要重點地看結構、關鍵、核心。應指出的是,產業結構偏重偏舊、新動能增長點青黃不接、資源環境難以為繼、計劃經濟觀念根深蒂固等問題,在全國許多地方都或多或少的存在,這無疑是束縛高質量發展的矛盾點所在。狠心調整產業結構,培育新動能,涵養新業態,助推新發展,在新發展理念上下足功夫,即使今天失落了,明天也會成為崛起之城、復興之城。
其次,空間規劃不科學,是對城市潛力最大的浪費。尊重城市發展規律,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才能建設出生機無限的現代化城市。許多城市發展舉步維艱,背后幾乎都有規劃不科學的影子。要么是思維僵化,總在原地踏步,要么是好大喜功,搞脫離實際需要的空頭規劃。從空無一人的廣場、博物館、體育場,到庫存積壓的商品房、寫字樓,規劃一旦脫離實際,很容易透支發展潛力。
最后,即使是空間規劃到位,產業規劃也不能缺席。城市過去的發展主要是基于行政權力進行資源分配,現在則要通過產業與市場參與競爭。好的產業規劃,可以讓城市發展定位更明確,釋放出強有力的經濟集聚效應。
有統計數據表明,中國排名前50的城市經濟總量占全國GDP的比重超過60%。城市發展得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關乎中國的綜合國力,關系人民群眾的生活福祉。通過高質量發展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努力克服定位不準確、規劃不合理不科學、同質化嚴重、沒有特色等問題,就一定能讓城市經濟的持續繁榮,帶動區域經濟的長遠發展,為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注入更多源頭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