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9年開始,為拉動內需而進行的大規模投資建設以及相繼出臺的產業振興計劃,將帶動中國新一輪城市化熱潮。 在6月13日清華大學經管學院經濟形勢研討會上,中國宏觀經濟學會秘書長王建表示,“工業化創造供給,城市化創造需求。解決我國短期經濟困境的出口在于我們能否把城市化搞好。”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副主任魏后凱告訴記者:“到目前為止,中國的區域經濟、城市發展已經到了一個轉型升級的新階段。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傳統的城市發展模式已經走到了盡頭。” 從2000年開始,我國的城鎮化率以年均3.78個百分點的速度增長,在城鎮化高速增長和發展的同時,城鎮人口卻沒有同步增長。 從2001年-2007年,我國地級以上城市市轄區建成區面積平均增長70.1%,但是市轄區中人口增長只有30%。 “中國的城鎮化加快推進,更多是一種土地的城鎮化。我們的產業不斷向城市地區集中,城區的土地不斷擴張,但是人口沒有相應的大規模向城市地區遷移,造成目前人口與產業集聚不協調。”魏后凱告訴記者。 自改革開放以來,在珠三角、長三角形成大規模產業聚集的同時,并沒有相應的大規模集聚人口。“中西部有上千萬的農民工在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打工,他們為這些地區的城鎮化、工業化的發展作出了貢獻,但是他們并沒有相應比例的享受到工業化、城鎮化、改革開放的成果。”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的單菁菁博士說。 針對去年下半年以來,勞動密集型產業受金融海嘯影響開工不足,大量農民工返鄉的現狀,國家行政學院政策咨詢部丁元竹副教授提醒,“這個問題背后的深層次原因是什么?實際這涉及到經濟增長中的發展方式的選擇。工業化、城市化過程中沒有很好地、全面地解決勞動力就業問題。因此在受到經濟轉型調整沖擊時,他們就只能回到農村”。 《城市藍皮書》指出,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轉型和升級已經成為我國城市發展的自然結果和必然趨勢。 “珠三角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引領著中國經濟的增長,但是未來中國城市的發展重心應該由過去的主要關注經濟增長轉變為更加關注城市質量的提高、城市品質的改善,更加關注、更加重視社會的發展和民生的改善,這樣就會促進城市經濟、社會、生態的協調發展。”魏后凱說。 魏后凱認為,未來中國城市的競爭出現兩大趨勢:第一,從過去個體的競爭走向群體競爭,過去是單個城市或企業的競爭,未來應該是多個城市或產業鏈的競爭。第二,從全國的角度來看,中國經濟的驅動將會從過去的單極驅動到多元化競爭。 一位參與多個區域規劃的專家提醒說,作為城市發展和轉型的前提,合理的城市規劃乃至區域規劃是多區域城市群有序競爭的保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