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工業化、城市化的推進,經濟發展與水資源的矛盾也越來越尖銳。目前黃淮海地區連續多年干旱,水資源緊張形勢日益加劇。南水北調工程作為優化我國水資源配置的重大工程,在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境改善和現代農業建設中具有重要地位,也必將大大緩解我國北方水資源嚴重短缺問題。工程建成后,長江、黃河兒女可同飲一江水,南方與北方真正“血脈”相連。
工程概況:
工程名稱:南水北調
工程規模:工程分為東線工程、西線工程和中線工程,涉及北京、天津、河北、湖南、山東、湖北、青海、甘肅等20省市
投資額度:總投資將超過5000億元人民幣
工程進展: 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正式開工;2003年12月30日,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開工。預計2050年,全部工程將完成
一條優化中國水資源配置的生命線
今年以來,干渴籠罩下的北方,遍布著對水的期盼與渴望。從膠東半島到河北,從天津到北京,城郭處處,沃野千里的北方大地,處處可見缺水的困頓。
黃淮海流域是我國水資源承載能力與經濟社會發展矛盾最為突出的地區,人均水資源量462立方米,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21%,其中京津兩市所在的海河流域人均水資源量僅為292立方米,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1/7。黃淮海流域總人口4.4億,約占全國人口的35%,國內生產總值約占全國的35%,人口密度大,大中城市多,在中國經濟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水資源量僅占全國總量的7.2%。
由于長期干旱缺水,這一地區有2億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飲水困難,700多萬人長期飲用高氟水、苦咸水,一批重大工業建設項目難以投資落產,制約了經濟社會的發展。
與北方相反,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水資源量是華北地區的3至4倍,達9000多億立方米,數千年來為洪澇災害所苦。
一方需水,一方怕水。讓南方充盈之水滋潤北方,修建一條優化中國水資源配置的生命線——南水北調工程,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歷代中央領導同志揮之不去的戰略構想。1952年10月,毛澤東視察黃河時,高瞻遠矚地指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點水來也是可以的。”
改革開放后,綜合國力的迅速增強使得南水北調工程正式擺上議事日程。經過多年艱苦、細致、深入的勘測、設計、論證,中央決定在加大節水、治污力度和污水資源化的同時,從水量相對充沛的長江流域向北方地區調水,實施南水北調工程。
三線共譜中華新水系
經過多次勘測、規劃和研究,在分析比較50多種規劃方案的基礎上,相關部門分別在長江下游、中游、上游規劃了三個調水區,形成了南水北調工程東線、中線、西線三條調水線路。通過三條調水線路,與長江、淮河、黃河、海河相互聯接,構成中部地區水資源“四橫三縱、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總體格局。
東線工程:利用江蘇省已有的江水北調工程,逐步擴大調水規模并延長輸水線路。東線工程從長江下游揚州江都抽引長江水,利用京杭大運河及與其平行的河道逐級提水北送,并連接起調蓄作用的洪澤湖、駱馬湖、南四湖、東平湖。出東平湖后分兩路輸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經隧洞穿過黃河,輸水到天津;另一路向東,通過膠東地區輸水干線經濟南輸水到煙臺、威海。一期工程調水主干線全長1466.50千米,其中長江至東平湖1045.36千米,黃河以北173.49千米,膠東輸水干線239.78千米,穿黃河段7.87千米。規劃分三期實施。
2002年,一期工程開工。2010年3月25日,南水北調東線穿黃河隧洞全線貫通,至此用于調引長江水的南水北調東線輸水線路在山東境內黃河河底約70米深處成功穿越。
中線工程:從加壩擴容后的丹江口水庫陶岔渠首閘引水,沿線開挖渠道,經唐白河流域西部過長江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水嶺方城埡口,沿黃淮海平原西部邊緣,在鄭州以西李村附近穿過黃河,沿京廣鐵路西側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輸水干線全長1431.945千米(其中,總干渠1276.414千米,天津輸水干線155.531千米)。規劃分兩期實施。
截至2011年2月,中線河南段干線工程全線開工。實際開工建設有穿漳工程、鶴壁段、穿黃工程和陶岔渠首等,共計21個設計單元工程,已開工項目總長395.7公里。單元工程優良率達93.3%。
西線工程:在長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礱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壩建庫,開鑿穿過長江與黃河分水嶺巴顏喀拉山的輸水隧洞,調長江水入黃河上游。西線工程的供水目標,主要是解決涉及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等6省(自治區)黃河上中游地區和渭河關中平原的缺水問題。結合興建黃河干流上的大柳樹水利樞紐等工程,還可以向臨近黃河流域的甘肅河西走廊地區供水,必要時也可相機向黃河下游補水。規劃分三期實施。
三條調水線路互為補充,不可替代。本著“三先三后”、適度從緊、需要與可能相結合的原則,南水北調工程規劃最終調水規模448億立方米,其中東線148億立方米,中線130億立方米,西線170億立方米,建設時間約需40~50年。整個工程將根據實際情況分期實施。
造福億萬群眾的幸福線
南水北調工程移民是繼三峽庫區移民之后,我國最大的移民工程。其中南水北調工程東、中線一期工程建設永久征地94萬畝,規劃生產安置人口56萬人,規劃搬遷建房人口43萬人,可研階段征地移民補償總投資550億元。為做到“和諧征遷”,國務院南水北調辦通過與沿線七省市簽訂征地移民責任書,各項目法人與地方征地移民主管部門簽訂開工項目的征地移民工作協議,明確責任,落實任務。
截至2011年2月,累計征地85萬畝,完成88%;累計搬遷人口7萬人,完成74%;生產安置18萬人,完成70%,滿足了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的需要。
隨著南水北調工程項目的陸續建成,保障供水、防洪除澇等方面的效益逐步顯現,沿線億萬群眾正從中受益。河北省邯鄲縣三陵鄉姜三陵村——廣闊的華北平原上的一個普通村莊。全村300多人的吃水,從一口深達650多米的地下水井汲取。每隔一天送水半小時,是村里人臉上露出笑容的時刻。村民們期盼著村邊修建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引水渠早日通水,憧憬著在家中擰開水龍頭就可以享受清水的情景。
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張基堯表示,南水北調工程建成后,將有效解決北方水資源嚴重短缺問題,促進這一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還可以解決700萬人長期飲用高氟水和苦咸水的問題。
寶應站工程作為南水北調工程第一座開工建設、第一個完成并投入運行的泵站,于2005年10月完成試運行驗收,工程于2006、2007汛期連續兩年投入里下河排澇運行,累計抽排澇水2.02億立方米,發揮了顯著的社會效益。
2007年8月,山東省大汶河流域連降暴雨形成洪水,東平湖面臨防洪壓力。濟平干渠下泄東平湖洪水歷時近1個月,下泄洪水總量7000多萬立方米,有效緩解了東平湖防洪壓力。為進行水土保持和堤防防護工作,濟平干渠工程沿線渠道兩側共植樹56萬株,綠化草皮超過300萬平方米,形成寬近100米、長90公里的景觀綠化帶,為改善生態環境發揮了作用。
為緩解北京市水資源緊張狀況,中線優先安排建設京石段(石家莊至北京)應急供水工程。截至目前,已完成國務院確定的向北京輸水3億立方米的任務,北京由此成為首個南水北調工程受益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