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陸銘表示,北京周邊的京津冀地區,由于缺大江大河、大港口結冰,成為制造業發展的劣勢。我們往往認為河北發展不起來,是因為北京吸納了資源,這觀點是不對的。
城市體系是“太陽系”還是“八爪魚”?
中國城市發展的政策思路正在發生巨大變化,現在強調城市群的發展。城市群內部又會出現另外一個問題,長三角城市群內部有上海、南京、杭州,還有三四線城市,城市群內部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之間什么關系?核心大城市,或者說中心城市,邁向都市圈是全球的普遍規律,核心的問題是跨地區的資源配置受到了城市和城市之間,甚至省和省之間行政邊界的阻礙。
我們做一下國際比較,東京的都市圈,如果從市中心到外圍,東京的左邊是山,碰到城市蔓延的自然邊界,這個都市圈有50公里的半徑,如果往南部走,到了沒有山阻礙的狹長的邊界,這個半徑可以達到80公里。東京都市圈的人口大約3700萬,而且還在進一步的增長,日本總人口已經進入到負增長階段了,人口仍然流向東京都和東京圈兩個地方。
看一下上海就知道我們的差距多大,上海人口還要進一步的增長,上海完全可以和周圍的城市連成一片,提供更多的基礎設施、住房用地。但是現在,規劃是按照行政邊界來的,提出減量工業建筑用地。上海從人民廣場往松江只有30公里,50公里就到了昆山了,80公里已經到蘇州市中心了,在這個地方有大量的沒有開發的綠顏色,大量被當作農業用地保留。一方面人口向中心城市集中,一方面限制住宅用地開發,結果就是高房價。
接下來再講個理論問題,就是城市的空間形態。為什么我們今天存在很多關于城市發展的誤區呢?跟我們在中國的一些概念誤解有關。我這里要提出的所謂城市體系是“太陽系”還是“八爪魚”的問題。
我們用這個圖理解中國的城市,比如上海有一個中心城區,但是也有寶山、嘉定、青浦,我們把這稱之為“太陽系”的模式。可是大家知道,如果我們把這個圖放到美國或者日本,你要知道這上面的每一個圈都是一個獨立的城市。但是我們中國城市的概念是一個行政管轄范圍,嚴格來說上海不是“一個城市”。
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大都市圈怎么建的?比如東京圈,我稱之為“八爪魚”,有一個強大的中心城市,比如東京都。軌道把中心和邊緣連接起來,在軌道邊上建東京的蔓延區。我們為什么覺得上海、北京大,是因為我們把上海、北京管轄范圍內很多個城市人口加起來,跟別的國家一個城市人口做比較,這樣一比就出問題了。東京都的面積只有上海的三分之一,這是一個不可比的概念。如果我們用可比的概念去比,上海中心城區的人口1200萬,東京都的人口1300萬,就知道上海的人口并不是很多了。
接下來看看東京的都市蔓延的情況,這個是東京內部人口的密度梯度,東京的人口密度可以兩句話總結:第一,從中心向外圍梯度下降;第二沿軌道交通呈八爪魚的狀態。
都市圈和城市群,這兩個概念今天在中國有混淆的。第一,城市群的范圍沒有明確的界定,都市圈的概念是以核心大都市為中心,半徑在50公里左右的通勤圈。第二,城市群是鐵路、公路連接,都市圈是公路、地鐵(包括郊區快軌)連接。第三,城市群是內部每個城市有相對完整的產業,都市圈是中心與外圍分工更明確。第四,城市群的空間形態是多中心,都市圈內部更集聚更極化。
看一下廣州佛山。廣州和佛山是天然連接在一起的,無縫對接的,是中國當下最為接近都市圈的地帶。廣州到佛山市中心的距離20公里左右,廣州做了一個面向2035年的規劃,聲稱自己未來人口增加500萬,上海只增加50萬。如果廣州增加500萬,即使佛山人口不變,廣佛加在一起,到了2035年變成2765萬(現在是2215萬)。如果認真執行廣州城市規劃和上海城市規劃,上海很快就不是中國第一大城市了。
接下來的問題是虹吸效應,虹吸效應真的是很嚴重的問題嗎?廣州和深圳GDP總量增長非常快,其他城市的GDP增長很慢。第二條線人均GDP,廣州和深圳的人均GDP增長慢于GDP總量,而所有其他的7個城市,人均GDP是快于GDP總量增長的,因為人口在流出。再強調一下,在珠三角內部雖然經濟和人口都在向廣州和深圳兩個城市集中,但是城市之間人均GDP差距在縮小,難道這不是一個好事嗎?難道需要擔心虹吸效應嗎?有的時候可能是我們自己思想負擔太重,太不夠解放了,沒有看到經濟規律而已。
從珠三角經濟集中的程度來看,不同城市之間的經濟規模差距是越來越大的,人口的規模差距也越來越大,但是,在過去將近20多年的時間里,人均GDP的差距縮小了。珠三角地區正在出現經濟集中伴隨著人均收入差距縮小。
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誰將勝出?
我認為,京津冀地區的優勢在于北京有強大的人力資源的集中和總部經濟,包括接近國家的行政中心。北京人力資源的豐富,大學生的比重可以說是中國任何一個其他城市,包括深圳在內沒有辦法比的。但北京經濟有幾個非常明顯的劣勢,第一,缺大江大河,而且臨近的大港口冬天是要結冰的。
中國為什么現在出現了南北經濟增長速度差距?中國要全球化,制造業要發展基于港口運輸的國際貿易,這點將成為長期趨勢,北京周邊的京津冀地區,由于缺大江大河、大港口結冰,成為制造業發展的劣勢。我們往往認為河北發展不起來,是因為北京吸納了資源,這觀點是不對的。大家做個簡單的思想試驗,如果把北京搬到上海來,你覺得它足以把江蘇和浙江吸納掉嗎?不至于的,京津冀這塊區域不行,是因為沒有大江大河,且大港口結冰。
最近一些數據體現出來,在北京控制人口政策之下,疏解的人口直接跳過京津冀地區,到了珠三角和四川。城市群內部是中心城市越集聚,對周邊的帶動能力越強。北京如果把自己做小了,京津冀發展更差。上海和珠三角之間的最大差別就是上海不夠大,對于整個長三角城市群的帶動力還不夠強,相對來講珠三角好一點。
長三角的優勢,第一,長江下游黃金水道,大噸位的輪船可以直接通達南京。全世界范圍之內能夠把內河當海來用的很少,長江是有得天獨道的優勢。第二,人口規模。第三,教育、醫療等綜合優勢。劣勢是上海自己控制人口規模,越是控制,人口和高科技資源越往珠三角遷,這是對于長三角發展非常不利的政策。
粵港澳的優勢是什么?第一,城市之間的互補性更強,內地的城市和香港、澳門之間的城市功能互補性強。第二,以深圳為帶頭的創新的活力。第三,我認為廣東是中國市場經濟發達程度最高的地方,這也是巨大的優勢。劣勢是不同制度所形成的邊界效應,在粵港澳地區有三個關稅區。另外,除香港外,相對于長三角和京津冀高等教育不夠強,但近年來在快速追趕。
這樣的判斷下,未來誰會勝出呢?我認為,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上海。如果上海醒了,我前面講到的長三角地理優勢,是全世界范圍內都少有的,長三角一定是優于粵港澳地區的。如果上海繼續沉睡,將幫著珠三角和粵港澳地區成為中國最大的和最有競爭力的城市群。
中國的其他地方會怎么樣呢?
第一,在國家層面,到沿海大港口的距離會影響到城市的發展。第二,在區域層面,到核心大城市的距離影響周邊城市發展。第三,在城市內部,到老城區中心城區的距離影響邊緣的新城的發展。
先看一下國家層面,到沿海大港口的距離和城市經濟增長率的關系,越離大港口遠,經濟增長率的速率越下來。在大港口500公里以外的其他地方,基本上就是一條平的線了,但是在中國產生了一個次中心,就是在重慶、成都、西安一線。這是國家層面區位的作用,也就是經濟進一步的向粵港澳和長三角中心城市附近集中,而且向外呈梯度,這會是一個大的趨勢。
把尺度降低一個維度,到區域面層。我選了中國14個大的中心城市,看每一個城市到這14個城市最短的距離和經濟增長的關系。距離中心城市越遠,經濟增長率會下來。我們做的中小城市發展的戰略,以及小城鎮建設,特色小城鎮建設,不是不需要,而是說,城市一定是有體系的,要有大中小到小城鎮的體系,同樣小城鎮,越靠近中心大城市活力越強,因為它的經濟發展要靠中心城市的帶動和輻射效應。
把尺度再放低一點,到城市層面。前些年中國建了很多的新城,中國今天新城的建設在全國都鋪開了。中國的新城建設平均的面積是超過100平方公里的,平均規劃人口達到42.5萬人口,這在國外是中等以上甚至大城市的概念。
很多的新城建設距離老城平均25公里,而作為參照,在上海,從人民廣場到松江只有30公里。我的研究發現,新城到老城的距離越遠,人口密度越低,這個地方的債務-GDP的比率越高,因為這個比例是投入產出關系,債務是投入,建新城要有投入,但是沒有足夠的產出,沒有享受到中心城區的輻射效應,這個債務-GDP比例就會提高。
總結
如果中國真的讓市場成為配置資源的決定性力量,中國將邁向以超大城市為帶動的都市圈和城市群發展。
國家層面,我認為由于到沿海大港口、大城市距離重要的,國家戰略正轉向“在集聚中走向平衡”的過程。區域層面,向城市群邁進,粵港澳和長三角將成為下一階段中國經濟發展的龍頭地區,至于誰更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上海怎么做。城市內部,核心大城市一定要建成都市圈,在中國最大的幾個城市,可能都會往50、60,甚至80公里的半徑蔓延。
國家已經啟動了中心城市戰略,在中國選擇了9個城市成為中心城市,這9個中心城市的功能又不一樣,量級也是有差別的。上海面臨嚴重的老齡化問題、房價問題、土地供應緊張的問題。這個城市如果要控制人口和建設用地供應的話,就沒有辦法發展,也沒有辦法承擔國家發展和長三角的帶頭的作用。
國家中心城市戰略已經啟動了,對于投資這塊來講,我建議大家更加多的關注軌道交通線(或者潛在的還沒有建起來的軌道交通線)和行政邊界的交叉點,因為我覺得那個地方是價值的洼地。
(本文節選自上海交通大學教授中國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陸銘在中泰證券研究所2019年春季策略會上的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