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级成人毛片免费视频高清/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2021/国产一级内谢a级高清毛片/九九热亚洲精品综合视频 - 俺去俺去啦最新官网在线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重慶中國西部的增長極
時間:2010-07-07 13:14:41  來源:城市化雜志  作者:李濤 

151553818babef3d18b8226004d1b5ca.jpg

城市名片

城市名稱:重慶

城市別名:重慶多山多霧,故又有霧都、山城的別名。

城市位置:重慶位于中國內陸西南部、長江上游,四川盆地東部邊緣。地界東臨湖北省、湖南省,南接貴州省,西靠四川省,北連陜西省。轄區東西長470公里, 南北寬450公里。

城市人口:2008年末重慶市總人口為3253.32萬人,常住人口為2839.00萬人,其中主城區戶籍人口達800萬人。

城市面積:轄區總面積8.24萬平方公里,為北京、天津、上海三市總面積的2.39倍,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城市,其中主城區建成面積為647.78平方公里。

城市榮譽:先后獲得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長江上游生態文明示范區、中國汽車名城,中國摩托車之都等數十項榮譽。

發展目標:日前,重慶確定了“宜居重慶”、“暢通重慶”、“森林重慶”、“平安重慶”、“健康重慶”5個發展目標。

在世紀之交的重要時刻,歷史又一次把重慶推上了新的起跑線。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國家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獲批,揭開了重慶加快發展的新篇章。日前,繼上海浦東、天津濱海之后,中國第三個國家級新區——重慶兩江新區正式掛牌成立,這也是中國內陸唯一的國家級新區。今天的重慶在地理、人文和社會環境上,正日益凸顯其氣度恢宏、激情飛揚的魅力!

歷史悠久的“三都之地”

重慶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具有3000多年的悠久歷史和光榮的革命傳統,以重慶為中心的古巴渝地區是巴渝文化的發祥地,這片土地孕育了重慶悠久的歷史。距今2~3萬年的舊石器時代末期,已有人類生活在重慶地區。

公元前11世紀商周時期,巴人以重慶為首府,建立了巴國。后秦滅巴國,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巴郡為其一。極盛時期巴國疆域以原重慶市為行政中心,管轄川東、陜南、鄂西、湘西北和黔北等區域。自秦漢以來的歷朝歷代,這一區域多數時期為一個統一的行政轄區,其行政中心設在原重慶市。

重慶古稱江州,以后又稱巴郡、楚州、渝州、恭州。南北朝時,巴郡改為楚州。公元581年隋文帝改楚州為渝州,重慶始簡稱“渝”。公元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后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由此得名,距今已有800余年。

1357年,明玉珍西征,四月攻占重慶,剿除四川元軍,確立對四川大部分地區的統治。至正二十一年七月,明玉珍在重慶稱隴蜀王,仍奉“宋”為國號。至正二十三年(1363)正月,在重慶稱皇帝,國號“夏”,改元“天統”,以重慶為國都,正式建立了大夏政權。歷時9年,1371年被大明政權所滅。

1891年重慶成為中國最早對外開埠的內陸通商口岸。1929年重慶正式建市。1937年至1945年,日本向中國發動侵略戰爭,1937年11月20日,中華民國政府發布《國民政府移駐重慶宣言》,12月1日正式在重慶辦公,重慶成為中華民國戰時首都。1940年9月6日國民政府明確規定重慶為中華民國陪都。重慶是當時全國抗日戰爭和反法西斯的最高指揮部,世界著名的反法西斯中心,中國大后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從古到今共有三國建都于重慶,分別為巴國都、大夏國都、民國陪都,自此重慶又有“三都之地”之稱。國民政府還都南京后,重慶仍為直轄市。

新中國建立初期重慶作為中共中央西南局和西南軍政委員會駐地,是西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為中央直轄市。1954年西南大區撤銷后改為四川省轄市。

1983年,重慶率先成為全國經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實行計劃單列,賦予省級經濟管理權限。1992年辟為沿江開放城市。1996年9月中央批準重慶代管萬縣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區。1997年3月14日,經八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批準,重慶正式成為中國第四個、西部地區唯一的直轄市,掀開了重慶建設與發展史上嶄新的一頁。

從“重慶速度”到“重慶品質”的飛躍

前不久,美國《外交政策》雜志發布的數據顯示,在國際化城市排行榜上,中國這個擁有13億人口的泱泱大國,其城市化化速度遠遠高于世界上其他國家,而重慶則成為全球發展最快的城市。

回首重慶直轄14年以來走過的歷程與取得成果,可以發現,它的確創造了令人驚嘆的“重慶速度”。改革開放初期,重慶市規劃基本處于停滯或半停滯狀態,都市區全年僅審批不到5萬平方米,而到2007年,這一數字翻了上千倍,達到4900萬平方米。最近幾年,主城區全年審批3000多個規劃建設項目,平均每天80多個,放到全國來看,規劃建設創造的“重慶速度”令人驚奇。

2009年,在世界經濟整體疲軟的情況下,重慶市依然保持了快速發展勢頭。據統計,2009年全年,重慶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528.72億元,比上年增長14.9%。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2916元,比上年增長14.1%。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到206.4%,比上年提高9.6個百分點;實現利稅總額623.71億元,增長15.9%;實現利潤323.14億元,增長16.4%。全年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40.16億美元,增長47.2%。分行業看,工業實際利用外資14.33億美元,增長64.9%;金融實際利用外資2.49億元,增長12.4倍。全年實際利用內資1468.02億元,增長74.2%。

按照國務院批復的《重慶市城鄉總體規劃(2007—2020年)》,重慶今后將建設成為國家級特大城市,10多年后,重慶400多平方公里主城區建成區將擴大到1000多平方公里,同時可容納1000萬人口。目前,達到如此規模的只有北京、上海、深圳三大城市。預計10多年后,全國將有6個城市核心人口達到1000萬的城市,重慶是其中之一。

對一個城市來說,這種城區的大發展,是50年甚至100年才一遇的。也就是說,重慶城市建設今后還將有可能創造百年一遇的“重慶速度”。

在如此快速的發展背景下,一方面是直轄之初,重慶作為老工業基地,城市建設長期處于相對封閉的增長狀態,城市化明顯滯后于工業化;另一方面,城市建設還存在四大問題:公共服務設施滯后于居住建設,組團級、社區級公共設施不夠健全;交通出行方式較單一,道路建設相對落后;城市綠地不足,公共活動空間缺乏,建筑密度過高;住房保障體系不健全,房價相對偏高等四大問題。

由此,在規模化擴張的城市化進程中,重慶明確提出要實現從“重慶速度”到“重慶品質”的轉型。

2008年,重慶市正式提出建設“森林重慶、暢通重慶、健康重慶、平安重慶和宜居重慶”。其中“森林重慶”是要改善環境,讓老百姓多吸氧;“暢通重慶”是要改善交通條件,主城不塞車,鄉村有油路;“平安重慶”要增強老百姓的安全感;“健康重慶”要讓孩子長得壯,老人活得長,全民活得健康;“宜居重慶”則要著力改善百姓的居住條件和環境。

五個重慶中,投資規模最大的是宜居重慶,到2012年投資將達8761億元。按照規劃,2017年重慶市將建成全國最宜居的城市。也就是說,要在現有基礎上,按照小康標準,力爭在住房品質、房屋配套、公共空間和服務設施四個方面得到大的提升。到2012年,使重慶成為西部最宜居的城市之一;到2017年,成為全國最宜居的城市之一。

正如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所說,“五個重慶”建設歸根結底是要營造一個好的發展環境,使重慶贏得更多的人才、技術和資本,使重慶今后50年不落后,100年后更好。這種后發優勢,將使重慶越干越有底氣,真正實現可持續的發展。

“一圈兩翼”開啟統籌發展新格局

展開地圖,山城人喜歡把重慶的形狀比作一只正欲騰飛的鳳凰——轄區內40個市縣巧妙相連,市中心是“鳳頭”、展翅欲飛的是渝東北和渝東南“兩翼”。這代表著如今蓄勢騰飛的重慶,也集聚了人們對重慶最美好期望。

客觀的講,作為西部地區的新興直轄市,重慶長期以來就面臨著城鄉差距明顯、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矛盾,“小馬”拉“大車”一直是困擾重慶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道難題。

從區域發展來看,重慶市共有40個區縣,以重慶主城區特大城市為中心、以1小時車程為半徑的區域,涵蓋了23個區縣,這一區域集中了全市近六成的人口,GDP占全市總量的80%左右,是重慶的經濟主體和產業聚集區。而以三峽庫區為主的渝東北11個區縣和渝東南6個區縣,受自然地理因素的制約和歷史條件的影響,基礎設施薄弱、經濟總量偏小、貧困人口集中,還面臨著長期落后與限制開發的雙重壓力。如何協調區域發展、破解發展失衡,是重慶市歷屆黨委、政府關注的問題。

很快,重慶迎來了發展的好機會。2007年國家正式批準重慶市設立“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為了抓住之一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重慶市根據自身發展實際,明確提出把“一圈兩翼”發展戰略,作為推進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的重要舉措。
 

“一圈兩翼”戰略,即以主城為核心、以大約1小時通勤距離為半徑范圍的城市經濟區(一圈),建設以萬州為中心的三峽庫區城鎮群(渝東北翼)和以黔江為中心的渝東南城鎮群(渝東南翼)。

眾所周知,渝東北、渝東南“兩翼”是重慶發展中的“短板”。渝東北地區是長江上游重要的生態屏障,環境承載力較弱,渝東南地區則是重慶市絕對貧困人口高度集中、貧困發生率和返貧率最高的區域。“兩翼”還同屬于我國18個集中連片貧困地區。

“一小時經濟圈”則是重慶區位條件最好、資源環境承載力最強、最適宜人口和產業集聚的區域。重慶也由此認識到,解決“短板”的出路,必須靠全局聯動來改變,通過加快建設“一圈”,以較低的成本吸納“兩翼”勞動力轉移就業,緩解“兩翼”生態環境和資源的壓力,同時快速提升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能力和水平。

據了解,“十一五”期間,重慶“一小時經濟圈”儲備了重大建設項目500個,總投資1.28萬億元,“兩翼”地區儲備了重大項目282個,項目總投資5500多億元。為確保區域均衡發展,重慶市在“一圈”率先發展積累起一定實力后,就著手通過轉移支付等方式扶持“兩翼”落后地區。“十五”期間,市財政撥付資金143億元用于“兩翼”建設,“十一五”期間扶持資金有望突破300億元。

為了實現區域經濟板塊互動化,重慶市專門出臺了 “一圈兩翼”對口幫扶機制,以便形成“一圈”帶動“兩翼”齊飛的發展格局。一是實行產業對接聯動,共建優勢互補型產業鏈,為“一圈”企業在“兩翼”建立半成品加工基地,發展上下游關聯產業鏈條;二是投融資對接聯動,“一圈”區縣利用自己信用進行融資,投入到對口幫扶區縣搞園區開發,以后幫扶的園區項目落戶產生稅收再予返還;三是基礎設施對接聯動,通過交通、水利、電力3個“大件”的統一規劃,消除幫扶聯動中的“梗阻”現象;四是人口轉移對接聯動,“一圈”區縣通過社會保障補貼、貸款貼息等優惠政策,鼓勵屬地企業積極吸納“兩翼”勞動力,完善轉移人口在就業、就醫、定居、子女入學等方面的政策,盡可能多地承接“兩翼”地區人口。

目前,重慶“一小時經濟圈”正在集中重大項目和資金,構筑清潔環保、競爭力強的現代產業支撐體系,催生1個特大城市、5個大城市、9個中等城市、300個中心鎮組成的“眾星拱衛”的都市經濟群,打造區域經濟發展的“火車頭”。“兩翼”地區在能源礦產、特色農業、旅游、勞務經濟等方面已經形成了較完善的產業鏈。“兩翼”地區還充分發揮長江水道、渝懷鐵路等水陸大通道優勢,增強要素聚散能力,發展通道經濟,構建合理的城鎮體系和產業格局。“一圈兩翼”協調發展的效益正日益凸顯。

再造一個“新重慶”

位屬西南的重慶,地理條件確實相當獨特:長江和嘉陵江在重慶交匯,用水條件在內陸地區得天獨厚,長江水道帶來的運輸優勢,一度讓重慶成為西南地區的經濟重鎮,貨物集散地和商業中心、制造業中心、金融中心和外貿中心,也成為整個西南地區通向中原腹地和沿海地區的咽喉。   

重慶的活力和改變在這兩年里經常被投資者提及:臺灣鴻海精密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在重慶參觀時表示,“重慶與世界上任何一座一流城市相比,都毫不遜色。”“So Fast!”在惠普全球執行副總裁托德首次到達重慶,考察重慶西永微電子工業園時,對該園區的建設速度之快發出這樣的感嘆。   

從1997年改為直轄室后的百業待興,到今天意欲成為西部經濟發展的“帶頭大哥”,重慶歷經13年“東進西聯”的經濟布局戰略已棋至中盤。隨著經濟的持續增長,重慶在中西部的位置更加凸顯。

為了進一步發揮重慶在西部地區的增長極作用,2008年末,重慶正式提出了“兩江新區”建設規劃,并將之報批國務院和發改委。在經歷了近兩年的等待后,國務院和發改委最終同意了重慶市提出的兩江新區建設。

2010年6月18日,適逢重慶直轄市成立13周年。繼上海浦東、天津濱海之后,中國第三個國家級新區——重慶兩江新區于此間正式掛牌成立,這也是中國內陸唯一的國家級新區。

據了解,兩江新區規劃早在今年5月7日就已獲得國務院批復,重慶市政府刻意將兩江新區掛牌時間推遲到6月18日以迎合重慶市名“重慶——雙重喜慶”之意。

兩江新區的大致地理位置位于重慶北部新區和重慶兩路寸灘保稅港區。其中北部新區將繼續發揮區內各類國家級園區的特色和輻射帶動作用,形成一區多園、良性互動、錯位發展的格局,以將其建設成內陸開放型經濟示范區,形成高新技術產業研發、制造及現代服務業聚集區,支持北部新區在土地、財稅、金融、投資、外經外貿、科技創新、管理體制等領域先行先試。而兩路寸灘保稅港區功能和有關稅收政策則比照洋山保稅港區的相關規定執行。

在管理體制上,兩江新區將采取“1+3”模式,即在兩江新區開發建設領導小組領導下,由兩江新區黨工委、管委會具體負責兩江新區的統一協調、統一政策、統一規劃。在開發任務上,兩江新區黨工委、管委會會同江北、渝北、北碚三個行政區,實施“1+3”的開發模式,平行推進。在開發平臺上,將采取“三拖一”模式:北部新區、兩路寸灘保稅港區管委會是重慶市政府直屬派出機構,市委、市政府將委托兩江新區管委會在業務上進行統一管理。

根據規劃,作為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的先行區,兩江新區將著眼于建設內陸開放經濟和現代產業體系,建設成為內陸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和現代服務業基地,建設成為長江上游金融中心和創新中心,建設成為內陸開放的重要門戶、科學發展的示范窗口。其將享受國家給予上海浦東新區和天津濱海新區的政策,包括對于土地、金融、財稅、投資等領域賦予先行先試權,允許和支持試驗一些重大的、更具突破性的改革措施。

從發展時間表上看,重慶給了兩江新區10年的時間。“截止2020年,兩江新區的工業總產值有望實現10000億以上,從目前重慶市8000億的工業產值規模上看,未來兩江新區的產值規模相當于再造一個重慶。”

從功能定位上,兩江新區將劃分為十大功能區。據知情人士透露,這十大功能區是:江北嘴中央商務區、保稅港功能區、魚復現代物流功能區、北部新區、空港新城、龍石先進制造功能區、悅來會展城、蔡家高技術產業功能區、水復生態產業功能區和木古出口加工功能區。   

其中,值得重點關注的是石船重鎮。據了解,重慶市關于兩江新區的初步規劃中提出了發展石船先進制造功能區的設想。而重慶市市長黃奇帆在今年的1月28日召開的全市工業經濟會上透露,將在兩江新區石船板塊建100平方公里工業園區,打造石船萬億級工業基地的方案。   

同時,重慶市政府則對于兩江新區的未來能得到的扶持政策充滿期盼。在寫給國家發改委的工作報告中,重慶市建議國家在戰略性重大項目布局上給予傾斜,參照國家在天津濱海新區布局火箭、大飛機等重大項目的做法。包括“比照天津濱海新區,設立兩江新區10億元的財政專項,用于基礎設施、重大產業項目等方面的補助和貼息”。  

目前雖然兩江新區規劃還沒有獲批,“但是各項試點工作都已經在開展。國家批復只是給予兩江新區一個戰略定位,給一塊牌子。具體發展還是要靠重慶自己”。重慶發改委官員這樣總結。   

重慶這座挺立在大山大水中的城市,將在不遠的未來,進一步展示中國內陸經濟的隱秘力量。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