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2-14 09:39:12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莫 潔
春節期間,一場別樣的鄉村“春晚”在四川省眉山市丹棱縣丹棱鎮桂花村的作平文化大院上演。臺上的表演者多是本村村民,他們自編自導,表演真實生動,相同的生活經驗和文化語境,也讓節目的“效果”和“笑果”得到了保障,引來臺下老老少少、返鄉鄉親的陣陣掌聲。
這一切,放在10多年前,是很多村民不敢想的。今天遍地開花的文化大院以及村民們發自內心的笑容,證明當地“引導民間眾籌文化院壩建設”的探索之路算是蹚對了。村民的自發嘗試點燃了創新的火苗,政府細心呵護、不斷“加柴”予以支持,創新渠道和途徑,讓其他社會力量也能參與到文化大院的建設中,眾籌的智慧和力量,成功托舉起了鄉村文化之夢。
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建設,在各級政府的議程單上都屬優先級。政策上,印發《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出臺《國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指導標準》等支持性文件,讓公共文化服務建設不斷升級。現實中,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強烈,不斷釋放的精神需求也呼喚更多可以安放心靈的空間。
近些年來,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穩步推進,并涌現出不少“吸睛”樣板,如浙江的文化禮堂、惠州打造的“十里文化圈”等。但是,建設中的“短板”也不難看到。在一些地方,雖然農家書屋、文化館等基礎設施齊全,但更新慢、管理不善,沒能解精神文化“饑渴”;還有一些地方,過于強調自上而下“送文化”“輸血輸氣”,導致與農民的需求錯位,本應是“主角”的農民反倒處于缺位中。這些短板和尷尬,在春節期間,隨著回鄉潮的到來被客觀放大了,引來不少討論。
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好不好,要以村民滿不滿意為評價標準。因此,文化建設從一開始,就要以“人”為中心,站在村民的角度考慮問題,認真對待他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如此才能擊中痛點、“對癥下藥”,才能實現文化建設的“精準化”,也才能避免“一刀切”以及由此產生的資源浪費。丹棱縣眾籌文化院壩的探索之所以廣受好評,說到底就是因為管理者敏銳感知并把握住了當地村民的實際文化需求,對土地上升騰而起的文化夢想給予了充分的呵護和支撐,用300萬元的政府獎補資金成功撬動社會資本投資3600萬元,讓縣域村民享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希望的田野有了文化的滋潤,更加欣欣向榮。個體精神的豐盈,也讓奮斗的世界更加廣闊。頗讓人振奮的是,截至去年年底,在當地政府的引導下,丹棱縣民間眾籌文化院壩已達100個,而且“文化+產業”的融合發展模式也初獲成功。新年當有新作為。重新把握農村文化需求,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建設,加快豐富農村文化生活,“看得見山水,留得住鄉愁”的魅力鄉村才真正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