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豐田公司總裁豐田章男在美國經歷了長達數小時的國會聽證會質詢;兩日后,豐田章男從洛杉磯直飛中國北京,向中國的消費者鞠躬致歉;兩日后,豐田章男再次飛往美國,出席美國的第三次國會聽證會……歷經七十余年風雨的豐田汽車,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危機重重。輾轉各地風塵仆仆之余,豐田章男不改日本人一貫的謙卑,甚至在美國國會聽證會上潸然落淚。
4個月以來,豐田公司已接連曝出油門踏板、駕駛座腳墊、剎車等部件缺陷,并先后宣布在全球范圍內召回多款車輛合計850萬輛。
深陷“召回門”:豐田不能承受之重
頻繁而大規模的召回,無可避免地影響了豐田在消費者心中的良好信譽。“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像這樣的廣告語流露出來的霸氣,或許將很長一段時間難以在豐田汽車上再現。
據公開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豐田在美國市場的銷量不足10萬輛,市場占有率從2009年的18.2%急劇下滑至14.1%;2月份豐田汽車在美國銷量預計將為9.9萬輛,同比減少一成左右,排名降至通用和福特之后;市場占有率縮至12.6%,創2005年7月份以來新低。
而在2009年,豐田汽車美國銷量僅為155.4萬輛,同比下降21%。不過,同期豐田在中國市場的銷量雖然只有70.9萬輛,卻同比增長了21%,中國已成為豐田增長速度最快的市場。為此,豐田總裁豐田章男親臨中國向中國的消費者致歉,并給中國公司的員工打氣,除了進行危機公關外,也有保持豐田在中國市場的增長勢頭、進一步鞏固并開拓市場的考量。
但在召回事件影響下,豐田汽車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也開始下滑。據最新的排名顯示,豐田卡羅拉、豐田凱美瑞等昔日暢銷車型,均已跌出汽車銷量排行榜前十位。豐田章男認為,豐田目前首要的工作之一是喚回中國消費者的信心;他在中國之行中提出,豐田2010年在中國銷售80萬輛汽車的計劃將保持不變。
威脅公共安全:小踏板引發大災難
互聯網上流傳著一段很受關注的錄像視頻,美國一家四口駕駛豐田雷克薩斯行駛在高速公路上,卻因汽車突然加速而無法剎車,時速達到160km/h,最終車毀人亡,震撼人心。據媒體報道,關于豐田在美國的油門加速器卡殼的事件,共出現了2000多起,而豐田此前解釋這些事故都是車主的操作失誤導致的。美國政府的步步緊逼讓豐田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最終啟動聲勢浩大的召回。
此輪召回中,因油門踏板無法正常彈回以及剎車系統不能優先制動等問題,豐田在美國召回230萬各型號汽車,在歐洲召回180萬輛,而在中國以同樣的原因只召回7.5萬RAV4型車,約占豐田850萬全球召回規模的0.88%。據媒體統計,豐田目前的召回數量已超過其去年718萬輛的全球銷量,為此將付出約135億人民幣的代價。
著名經濟學家郎咸平認為,召回之外,豐田在美國還將面臨五重訴訟,包括因為油門事故而死亡或者受傷引發的民事訴訟、購買了豐田車但是沒有發生任何事故的車主的訴訟、美國州一級的政府通過檢察官提起的訴訟、美國聯邦政府進行的刑事訴訟以及美國證監會針對豐田的上市公司啟動的訴訟。
有觀點認為,豐田在召回問題上實行差別化對待,“忽視”中國消費者,甚至有人認為豐田在中國銷售的汽車質量上不如歐美日同類產品。對此,豐田章男在記者會上澄清說,豐田在不同區域有著不同的零部件供應商,中國此次汽車召回的數量少是因為零部件供應商沒有問題;而在中國國內生產的豐田汽車,質量上并不比歐美日市場上的產品差。
豐田啟示:企業擴張勿忘信譽與責任
至于產生油門踏板問題的原因,有專家分析,作為一家大型跨國公司,豐田的零配件采取共通化策略,這可能是導致此次召回的一大關鍵。據分析,豐田之所以能成為全球最賺錢的汽車企業,就是因為它的質量和成本控制,近年來豐田所采用的零配件共通化策略能有效地節省成本,但是如今卻成了讓豐田最頭疼的事。
而在應急反應機制上,豐田也充分暴露了作為一家超級跨國企業的“大公司病”,其決策之遲緩,影響了其精益生產方式在消費者心目中的良好形象。豐田章男在向公眾道歉時也指出,豐田的增長速度可能過快,從而忽略了認真培訓員工。
豐田章男在美國國會接受質詢時表示,豐田以往把安全放在首位,其次是質量,最后是銷量。由于企業擴張過快,這些標準日漸模糊。
值得一提的是,“盲目擴產”的苗頭正在我國國內汽車行業蔓延。騰中收購悍馬,吉利收購沃爾沃,去年這兩起汽車并購案被炒得沸沸揚揚。根據國內部分企業已經公布的2010年銷量計劃,得出2010年國內主要18家合資企業和17家主要自主汽車企業2010年銷量目標約為1230萬輛左右。而上述企業的銷量占2009年全年總銷量的74.4%,按照這個比例推算2010年國內汽車銷量在1600萬輛左右。
防患未然:中國汽車召回制度有待健全
伴隨著快速城市化進程,中國也快跑進入汽車時代。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中國汽車產業卻高歌猛進。2009年,中國車市逆勢增長40%以上,年產銷汽車雙雙突破1360萬輛。汽車銷量達到了1364萬輛,更是位居全球第一。中央制定并實施的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汽車購置稅優惠、汽車下鄉等一系列鼓勵汽車消費政策,成為激活中國汽車消費市場的關鍵。
不過,產銷的繁榮局面也讓制度的缺失更加明顯。目前,中國還沒有建立起國外那樣完善的汽車召回制度。有資料顯示,2009年中國汽車召回數量占總保有量的比例約為美國的一個零頭。2009年中國汽車保有量已達7619萬輛,當年共召回汽車135萬輛,僅占汽車保有量的1.77%,即每100輛車中只有不足2輛被召回。而在美國,每100輛汽車中約有10輛被召回,召回比例遠遠高于中國。
不僅召回數量少,中國車主們也難以和海外消費者享受同等待遇。2009年中國汽車召回案約為56起,其中半數為海外汽車企業召回的進口車。這些召回案多是沾了海外汽車消費者的光,但無論召回數量、時間還是補償標準均低于海外。通常某一類車型在海外召回多時后,中國合資企業或進口汽車企業才宣布召回中國相關進口車。
汽車召回的目的是為了消除缺陷汽車安全隱患。中國汽車工業咨詢委員會委員陳光祖認為,對汽車產品來說,安全質量缺陷不能等出了問題再解決。“三包”只能解決發生了的問題,不能解決隱患問題,因此中國汽車不應只搞“三包”,要實行“召回”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