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科學推進城市化
城市化是人類文明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趨勢,是落后的農業國向現代化的工業國轉變的必由之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利茨曾說,美國的信息化和中國的城市化是21世紀影響世界的兩件大事。梳理近十年來國家重大的發展戰略,可以發現,中央一直對城市化予以高度關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規劃綱要》指出,把積極穩步地推進城鎮化作為我國城鎮化發展總戰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要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按照循序漸進、節約土地、集約發展、合理布局的原則,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結構。
在
從逐步提高城市化水平,到堅持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之路,再到積極穩妥推進城市化,全方位提高城市化發展水平。既反映了中國城市化發展過程的變遷,也反映了中央對城市化發展政策、重點的適時調整。
中國城市化進程舉世矚目
據資料顯示,1949年,中國的城市數量為132個,城市化水平僅為10.64%。改革開放以來,在工業化和信息化的帶動下,我國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1978年我國城市化率為15.82 %,1988年提高到25.07%,2007年達到32.93%(按總人口中非農人口所占比重計算)。截止到2007年底,我國已有大中小城市657座,其中直轄市4個,地級市280個,縣級市373個。與60年前相比,我國城市化取得了顯著成績:
城市服務功能日漸完善
60年來,城市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載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鄉建設司司長陸克華說,經過60年的發展,昔日城市生活中處處不便的尷尬正在逐漸消失,城市服務功能日漸完善。與建國時相比,截至2008年年底,我國城市供水的綜合生產能力增長了115倍,供水人口增加了34倍。污水處理廠由1978年的37座、日處理能力64萬立方米,發展到2008年年底的1529座、日處理能力8836萬立方米。截至2007年年底,全國燃氣供應總量達到630億立方米,用氣人口達到3.2億人,分別比新中國成立初期增加847倍和174倍。截至2007年年底,全國城市道路總長25萬公里、面積43億平方米,較新中國成立初期分別增長23倍和58倍。
十一大城市群初步成型
隨著我國城市化的發展,其對經濟的拉動、輻射作用日趨明顯,一系列城市群也由此形成。中國經濟的顯著特征是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不僅發展速度快,而且經濟規模占全國的比重越來越高。數據顯示,這三大城市群以不足3%的國土面積,聚集了全國14%的人口,創造了42%的國內生產總值,吸引了79%的外來投資,在輻射帶動城鄉和區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和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在內地人口密集的山東半島城市群、遼中南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海峽西岸城市群、川渝城市群和關中城市群也在發育和壯大。
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建立
近年來,各城市逐步建立健全起了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2006年地級及以上城市(包括市轄縣)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2933萬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4050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10353萬人。同時,城市公共衛生服務功能進一步增強。2006年我國地級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轄縣)擁有醫院、衛生院20902個,床位數179萬張,醫生96萬人,擁有社會福利院8232個,床位數59萬張。
人居環境顯著改善
2006年在國家環保總局監測的559個城市中,空氣質量達到一級標準的城市有24個(占4.3%),二級標準的城市325個(占58.1%),三級標準的城市有160個(占28.6%),低于三級標準的城市50個(占9.0%)。城市綠化美化取得成效。2006年末我國地級及以上城市(不含市轄縣)擁有城市公園綠地面積25萬公頃,人均公園綠地
全面提升城市化水平時不我待
我國城市化雖然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矛盾和問題。如地區發展不平衡;大中小城市發展差距有拉大趨勢;大城市病在一些城市開始顯現;城市化滯后于工業化等。因此,在保持城市化快速發展的同時,如何提高發展的質量與水平成為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規模擴張式”城市化之路難以為繼
客觀地講,我國城市化過去走的是“規模擴張式”之路,伴隨的是投資擴張的浪潮,主要表現在城鎮規劃范圍擴大、房屋道路建設較多,并以土地為重要抓手,靠的是投資和工業拉動。這種“規模擴張式”的城鎮化,雖然迅速拉動了城市建設和經濟增長數據,但城市化的質量并不高。城鎮人口和消費雖然在增加,但城鄉二元結構卻沒有根本改變,大量農民工進城卻不能落戶、建設城市卻不能享受城市福利,被以戶籍為代表的制度隔離在城市之外,農村人口向城鎮的真正轉移,大大落后于城市化的規模擴張。
鑒于此,在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胡錦濤總書記明確指出,要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提升城鎮發展質量和水平,全方位提高城鎮化發展水平。這意味著,在今后城市化發展過程中,我們將改變此前單純追求數量、“規模擴張式”發展方式,走數量、質量并舉,工業化和城市化同行之路,全面提升城市化發展水平。
堅持走中國特色城市化道路
有學者認為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全面提升我國城市化質量與水平, 這意味著我國城市化將進入發展質量水平提升期。這一過程中,必須堅持走有中國特色的城市化道路。中國農業大學國民經濟管理系鐘顯民教授表示,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的基本要求是統籌城鄉、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這種城鎮化道路適合我國人口眾多,人均土地面積少,國民整體還未達到富裕水平的基本國情,對世界上許多類似中國這種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化也具有普遍借鑒意義。
南京大學的張德明教授則一針見血地指出,盲目效仿歐美的“大城市化”道路,這不僅不符合國情,還會產生一系列問題。他說,中國的國土面積與美國相差不大,但人口卻是美國的4倍多,因而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土面積大、人口不多的國家才可以走“大城市化”的道路,而中國只能走有中國特色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并進的城鎮化道路,才能避免“大城市病”帶來的諸如城市交通擁擠、就業困難、住房困難、上學難、看病難、生活不便、空氣污濁、噪音污染等嚴重后果。
而在著名三農問題專家溫鐵軍看來,提升城鎮化發展質量與水平,走有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還應堅持多層次性。這符合中國地域廣闊、發展不平衡的現實國情。他直言,西方發達國家的城市化基本上經歷了一個由分散到集中,再由集中到分散的演變過程,即“農村—城市—特大城市—小城鎮(逆城市化)”過程,而我國的城鎮化則呈現出多個演變階段交叉進行的狀態。我國中西部地區許多城市以向心聚集的城鎮化階段為主體,即“農村—集鎮—城鎮—城市”的過程,以人口大量向中心區高度集聚、城市人口高速增長為特色。而一些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主要是沿海地區則已進入以擴散為主體的發展階段,即“大城市—擴散型衛星城市—擴散型城鎮”的過程,以人口和產業由中心市區開始向周圍地區分散,繼而向遠離中心市的外圍地區擴散為特征。“這種多層次的城鎮化狀態,符合我國各地生產力水平的多層次,不平衡,地區差距大的特點,能在城鎮化過程中取得最佳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城市化讓中國明天更美好
在席卷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很多西方國家的經濟陷入衰退,中國經濟卻是一支奇葩。國家統計局預測,2009年,我國完全可以實現年初制定的保“8”目標,甚至還有超越的可能。歸根結底,中國之所以能在舉世衰退中創此奇跡,主要得益于城市化的強力拉動作用。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城市化會讓中國的明天更和諧、更美好。
戶籍制度改革或加速
國家發改委中國宏觀經濟學會秘書長王建直言:“過去30年的城市化嚴重滯后于工業化,導致發展結構的扭曲:一方面工業化超前發展,一方面用戶籍政策筑起城市化的高墻,把8億農民擋在了工業化與城市化大門之外,由此形成了嚴重的工農、城鄉‘二元結構’。現在,必須破解困擾中國城鎮化發展多年的戶籍制度問題。”
三農問題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黨國英對城鄉二元制結構之下的戶籍管理制度關注多年,他表示:“戶籍制度與社會福利結合后所造成的社會壁壘,不利于社會正常發展,從城鄉分割的層面上看,可以說沒什么好處,歷史上曾經有的一些‘好處’,也存在虛假性,因此,現在對它進行改革是完全必要的。”
“對于戶籍制度產生的弊端,中央一直非常關注,但中國國情比較特殊,不可能一下放開戶籍,而只能逐步解凍”,中央文獻研究室的高曉松研究員如是說。其實,早在5年前,中央就明確提出要逐步改革戶籍制度,并在一些有條件的城市展開先行先試工作。十七屆三中全會決議提出,要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放寬中小城市落戶條件,使在城鎮穩定就業和居住的農民有序轉變為城鎮居民。
“在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胡錦濤總書記明確指出,‘要把解決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逐步在城鎮就業和落戶作為推進城鎮化的重要任務,放寬中小城市和城鎮戶籍限制’。這極可能預示我國戶籍制度,尤其是中小城市的戶籍制度改革將會加速進行。這既有利于加速我國城市化進程,更有利于提升我國城市化發展質量與水平”,中國人民大學社會系的趙國民教授樂觀的說。
早在2003年10月,浙江省海寧市就開始了深化戶籍管理制度改革的試點。2008年6月,嘉興正式出臺了《關于改革戶籍管理制度進一步推進城鄉一體化的若干意見(試行)》,根據規定,從
中小城市迎來發展新契機
“近年來,尤其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中國西部、中部地區經濟增長速度超過東部,三、四線城市超過一、二線城市,這種局面可能還會持續較長一段時間。”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李華芳認為,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當前要把工作重點放在加強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發展上,這必將給中小城市發展帶來新契機。
“實際上,中小城市的發展潛力最近幾年已見端倪,企業對中小城市市場的潛力越來越重視。以零售市場為例,沃爾瑪、家樂福等世界零售巨頭在一線城市跑馬圈地已基本告一段落,目前他們的競爭重心就是二、三線城市,有一些本土零售企業甚至已把四線城鎮作為市場重點。”某資本管理公司的秦邦云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決定,將加速這種趨勢。
秦邦云直言,與大城市相比,中小城市的發展優勢是多方面的,一是大城市的生活與商務成本過高,暴漲的房價就是例證;二是大城市公共服務能力陷入瓶頸,過于擁擠的交通就是例證。中小城市較低的生活成本和較好的生活環境能吸引許多人才和企業落戶。“我在無錫、昆山、嘉興等二、三線城市找項目時發現,不少高科技企業的創業團隊和核心技術人員,半數以上有在上海、北京等城市工作的經歷,后來離開一線城市的原因主要是生活成本高、競爭壓力大。”
中小城市的崛起將帶來產業格局和投資策略的重大改變,“以前奢侈品只有在一線城市和少數二線城市有市場,現在二、三線城市也將成為營銷重點;以前汽車市場的競爭重點一直是三線以上城市,以后針對三線以下城市和農村市場的汽車企業將有更大發展空間;以前地產商們爭破頭擠進中國最大的20多個城市,現在中國300個中等以上城市都有很大的發展機會。”秦邦云表示,聰明的實業家和投資家,該好好關注這種變革了。
擴內需、調結構的新引擎
自十七屆三中全會之后,中央決策層再次將城鎮化提上議事日程。而在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中央也特別強調,要以穩步推進城鎮化為依托,優化產業結構,努力使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明顯進展。這意味著城鎮化將接替工業化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源泉和核心戰略。
“中國城鎮化背后的確醞釀著巨大的消費需求”。復旦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殷醒民認為,2008年中央為了保增長,把4萬億投資作為最為重要的措施來用,但在經濟增長企穩、金融危機影響減弱時,擴大內需才是實現中國經濟又好又快增長的根本之路,而加速城鎮化的最大作用是擴大內需,“目前農村人均消費能力不到城市的30%,7億多農村人口的消費能力很低,如果能在接下去幾十年里,將7億多農民中的4.5億人轉變為城市人口,那中國的內需市場將有一個極大提升。”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劉福坦在日前的中國城市“十二五”編制專家會上表示:中國當前的主要矛盾是先進的生產方式和落后的社會結構之間的矛盾,中國當前的物質技術基礎可以使70%的人口轉為城市人口,而社會結構只有45%的城市人口。“工業化創造供給,城市化創造需求,只有加速城市化才能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如果以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民建中央副主席、經濟學家辜勝阻則表示,城鎮化和第三產業的發展緊密相連。城鎮化的發展不僅能夠推動以教育、醫療、社保、就業等為主要內容的公共服務發展,也能夠推動以商貿、餐飲、旅游等為主要內容的消費型服務業和以金融、保險、物流等為主要內容的生產型服務業的發展。
附錄:歷屆中央經濟會議重點關注:
1998定調1999:繼續實行積極財政政策
1999定調2000:抓好國有企業改革
2000定調2001: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
2001定調2002:擴大內需
2002定調2003:繼續實施積極財政和穩健貨幣政策
2003定調2004: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
2004定調2005:鞏固宏觀調控成果
2005定調2006:繼續搞好宏觀調控
2006定調2007: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2007定調2008:控總量、穩物價、調結構、促平衡
2008定調2009: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推動又好又快發展
2009定調2010:城市化,調結構,防通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