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義鴻
“二氧化碳是環保資源”——這是美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榮譽顧問許靖華先生在今春接受本刊獨家專訪時提出的獨特觀點。在9月16日的“2009水環境與健康國際學術會議”上,許院士再次提出令人震撼的觀點“人類不要把二氧化碳妖魔化”。
許院士為何敢于提出如此“雷”人的觀點呢?筆者經過了解發現,在他眼中,廢棄的二氧化碳是可以用來做環保、做生物燃料的資源,這是基于其潛心研究的“以CO2治水、以藻控藻、以魚養水”的“集成水路污水處理技術”。其原理是:對污水用二氧化碳進行酸化,降低水的pH值,抑制不適宜弱酸環境的藍藻、綠藻等污染藻類的生長,促進適宜弱酸環境的硅藻生長。硅藻在生長過程中能夠凈化污水,同時又是魚蝦的餌料,可以發展生態漁業產業鏈。最后通過水轉換器裝置加快污水過濾流速,吸附去除水中剩余的少量污染物。這樣既凈化了污水,又美化了環境,實現了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經濟效益的統一。據悉,該技術已在北京市的稻香湖景酒店和東莞市的污水處理試點工程中獲得成功,污水治理效果令人振奮。
據“荷蘭環境評估局”(MNP)公布的數據顯示,2007年世界二氧化碳總排放量為276億噸,中國為67.2億噸,遠超美國的59億噸。盡管中國的人均排放量為5.1噸,僅占美國人均19.4噸的約四分之一。但有專家指出,中國的二氧化碳總量增速在國際上必將遇到越來越大的壓力。
大家知道二氧化碳是制造地球溫室效應的元兇,因此,如何減少CO2排放已成為人類共同的目標。世界發展的歷程證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傳統高碳經濟,已經被世界所拋棄。當前,我國正處于工業化與城市化高速發展階段,碳排放壓力巨大。如何將廢物、廢氣進行循環利用,是我國探索新型城市化發展之路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筆者以為,如果許靖華院士期盼的“我們的城市能像收集污水一樣收集CO2”能夠如愿,“集成水路污水處理技術”能成為城市回收CO2再利用的核心技術,應用CO2處理污水、生產生物燃料能夠實現規模化。那么,許靖華院士的“人類不要把二氧化碳妖魔化”的觀點將不再“雷”人,中國實踐新型、可持續發展的和諧城市化之路將越走越寬,中國乃至全世界的低碳經濟城市發展戰略將能夠得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