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3月31日發表最新預測報告稱,2009年世界經濟將下滑1.7%,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世界經濟首次出現下降。在此背景下,中國“保增長”對全球經濟而言意義重大。
面對持續蔓延的國際金融危機,我國政府坦承,“2009年可能是新世紀以來中國經濟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也是鞏固發展農業農村好形勢極為艱巨的一年。”因為,全國約有2500萬農民工就業困難。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所創造的經濟增長奇跡,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近兩億農民工辛勤的汗水與微薄的收入,歸功于農村對城市的反哺——農業一直在為工業化進程提供援助,但卻造成了我國的城市化明顯滯后于工業化,大部分鄉鎮落后的基礎配套設施與單一的農業產業經濟。
在經歷本輪全球性金融危機這一“突變”后,在外需大幅下降之際,全面拉動內需,防止經濟大幅下滑,推動經濟恢復增長已經成為各級政府的共識,而對“高外需”依存度增長模式的脆弱性則有了“刻骨銘心”的認識。
大家知道,我國擴大內需最大的潛力在農村,但卻是我國經濟發展中一直想解決卻又未能徹底解決的現實問題,其原因是8億農民的收入增長未得到明顯改變,農村的社會保障未得以充分構建,不敢消費與沒有足夠的能力消費。
因此,只有當農民擁有足夠的資產與社會保障,才能激發農民消費的“潛力”,提升農民消費的“實力”。正如溫家寶總理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所言,“中國正處在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中,特別是存在著地區差異和城鄉差異,如果你到農村去看看,用一句通俗的話說,就是‘多少東西也填不滿’。”
那么,往中國的農村“填”些什么呢?筆者以為,“填”的不應該是大高樓、大馬路和大廣場,不應該是簡單的是否已經轉為城鎮戶口;“填”的應該是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經濟、就業教育、培訓,養老、醫療、失業等社會保險與生活保障。因為,城市化的本質是人的城市化。
中國的城市化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土地用途被改變似乎不可避免。對農民而言,土地是農民最基本的生產資料,也是農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因此,當農民的土地被征用時,失地農民應該獲得的補償必須包括“最基本的生存手段”與“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有專家警告,一個靠人為地“制造”城市貧民“發展”起來的城市,其前景必然是黯淡的!
“農民不富,則中國不強。”在金融危機的籠罩下,一份工作對于那些農民工尤其是失地農民工而言,彌足珍貴。誠然,在更深層次上,解決農民工就業、增加農民收入不僅僅是對他們生存狀況的關愛與呵護,對他們多年來反哺城市的補償,更是拉動內需、疏通中國經濟瓶頸、率先實現經濟復蘇的現實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