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9-14 11:32:29
來源:檢察日報 作者:吳學安
首起因在視頻網站“刷流量”而引發的不正當競爭案近日在上海宣判。愛奇藝起訴“刷量”公司勝訴,被告被判賠償50萬元并登報道歉。這起案件讓人再一次關注影視劇網絡點擊量注水現象。有報道稱,2017年全年有12部影視劇的點擊量破百億,其中最高的一部影視作品年內播放量甚至達457.9億次。某些影視作品的“大數據”甚至遠超全球人口總數。影視圈因此出現了一些自嘲的段子:“中國8億網民已然不夠用了”“全球人口湊不足一部劇的點擊量”……
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刷量”似乎已經成為不少網絡視頻的“標配”,數據造假傷害的是整個行業的良性發展,而此次“刷量”判例或許能為優化行業生態提供樣本價值。就在暑期大劇《延禧攻略》創下超150億的播放量新紀錄之際,愛奇藝卻宣布關閉顯示全站前臺播放量數據。與此次愛奇藝起訴“刷量”公司勝訴相比,此舉更是“釜底抽薪”。
長期以來,視頻的播放量是衡量一部作品成功與否的指標。視頻播放“刷量”很重要一部分原因,是如今影視劇發行模式的改變,使得視頻網站的話語權越來越大,這就倒逼片方刷高播放量來與之“抗衡”。對于片方而言,天文數字般的播放量是一檔節目能否成為爆款的首要考量,有了數據,才能在激烈的流量爭奪戰中搶占先機;對于觀眾來說,這是選擇參考的坐標系;對于供給方來說,這是決定分成和品牌關注度的績效表;而對廣告商來說,這更是廣告精準投放的風向標。可以說,流量的溫度關乎整條產業鏈的熱度與發展。
隨著視頻網站點擊量的虛高,牽扯的利益格局也越來越復雜。但需要重視播放量,不能陷入“唯播放量論”。過度關注播放量,不僅會給視頻行業帶來諸多不良影響,尤其“刷流量”造假,更會給視頻行業帶來傷害,使得整個行業局部陷入“劣幣驅逐良幣”的窘境。不少視頻平臺的播放量均能人工操作,1萬點擊量僅需幾十元就可完成,而且數據逼真、像模像樣。刷量團隊能從數據刷量、制作漲勢圖等各個環節為相關作品營造出“亮眼的成績”,這會給平臺、制作方、用戶乃至產業鏈帶來傷害。
愛奇藝關閉前臺播放量的手段能否實現預期效果,還需要打一個問號,畢竟整個影視業市場的發展不可能單靠一家企業的某種市場行為就徹底改變。從愛奇藝摒棄“播放量”這一行為的商業邏輯以及可能的后果來看,也許是與制作方、廣告主進行利益博弈的營銷手段。因而,僅靠一家視頻平臺關閉前臺數據顯示還不夠,需要更多平臺加入,同時,還需找到讓觀眾、制作方、廣告商都能接受的新指標。
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視頻網站的發展成熟,建立客觀科學的數據體系,真正了解內容的影響力與效果,擠破播放量“泡沫”,將是整個視頻行業發展過程中不得不做的“剜肉去癰,刮骨療毒”之道。但愿我們終有一天,不再吃數據造假的苦。
(作者單位:江蘇省連云港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