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安徽鳳陽縣小崗村的十幾戶農民在全國率先推行“大包干”,從而開啟了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的時代巨幕。40年來,小崗村走過了從摁下紅手印大包干到土地確權頒證領到“紅本本”,再到“農村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改革,一次次為改革探索蹚路,使得這個地處淮河岸邊的小村莊,始終與家國命運同頻共振……
一粒水珠可以折射整個海洋,一戶人的命運及變化也映照著整個國家的滄桑巨變。在艷陽高照的一個午后,記者走進小崗村大包干帶頭人之一的嚴俊昌老人家中,回憶40年來發生在這個小村莊的時代之變。“改革創新是小崗的基因和底色,對改革開放40周年最好的紀念,就是更有力地推進改革。”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李錦柱說。
大包干帶頭人嚴俊昌:
跟著黨走,把改革進行到底
沿著小崗村里長長的主干道,穿過兩旁林立的商鋪,一對上了年紀的老夫妻正在家門口乘涼,年過70的老爺子頭發花白,精神矍鑠。40年前,正是在他的帶領下,小崗村18戶村民在一間茅草屋中簽下了一份“生死契約”,從而掀起了農村改革的大幕。他就是大包干主要帶頭人,時任小崗村生產隊長的嚴俊昌。
談起往事,77歲的嚴俊昌仍難掩激動之情。他說,1978年以前,小崗村是全縣有名的“吃糧靠返銷、用錢靠救濟、生產靠貸款”的“三靠村”,每年秋收后,幾乎家家外出討飯。于是,在1978年底的一個晚上,嚴俊昌和其他十幾戶村民陸續走進村里的一間茅草屋……
在小崗村大包干紀念館內,人們仍能看到那份“生死契約”,寥寥數語,卻字字千鈞。“我們分田到戶,每戶戶主簽字蓋章,如此后能干,每戶保證完成每戶的全年上交和公糧不在(再)向國家伸手要錢要糧。如不成,我們干部作(坐)牢殺頭也干(甘)心,大家社員也保證把我們的小孩養活到十八歲。”簽訂當晚,生產隊的土地、耕牛、農具等按人頭分到了各家各戶,轟轟烈烈的“大包干”就此開啟。
“大包干”第一年,小崗村糧食總產量就達到了十幾萬斤;人均收入400元,是上一年的18倍,小崗村20多年吃救濟糧的日子成為歷史。“家里的糧食堆得滿屋子都是,整個村子都洋溢著豐收的喜悅。不過,在報紙對此進行報道后,卻引起了縣里一陣恐慌,大家都不知道要面臨什么后果。”
嚴俊昌說,自己很感謝3個人,即時任鳳陽縣委書記的陳庭元、地委書記王郁昭和安徽省委第一書記的萬里。“王郁昭書記在會上說,嚴俊昌是自己救自己,難道他多打的糧食不是貢獻給我們黨嗎?”而1979年6月到小崗村調研的萬里同樣肯定了小崗村的做法,并將大包干推廣到安徽全省。
“萬里書記問我生產隊長好不好干,我回答說,過去生產隊長不好干,現在好當了。大家干活兒都舍得出力氣,不操人家心,根本不用催促就下地干活了。”嚴俊昌說。
如今,40年過去,嚴俊昌坦言自己從未后悔過當初的決定,更慶幸在黨的領導下,家鄉的面貌已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40年過去,做夢也沒想到咱農民能過上現在的生活,這充分說明了黨中央改革開放的政策是正確的。”如今的嚴俊昌,仍在關注著小崗村乃至整個國家的變化,內心時刻充滿著一股自豪感。
土地流轉戶嚴得柱:
種好責任田,改革再出發
一片開闊的田地里,搭滿了葡萄架,當記者見到嚴得柱的時候,他正在自家的葡萄園中忙活著。
嚴得柱是嚴俊昌的二兒子,從小到大一直生活在小崗村,至今靠承包的13畝土地種葡萄為生。出生于1973年的嚴得柱,對那個決定了億萬中國農民未來的晚上,并沒有太多記憶。在他的印象中,最深刻的是不斷有劇組來到自己的村里拍電影,其中很多情節如今他都能描述得繪聲繪色。
對于小崗村的敢為天下先,嚴得柱有自己的看法。“改革之前,村里有那么多土地,家家戶戶卻都在為生計發愁。生產隊每天一起勞動,卻收不到糧食、吃不飽飯。村里幾乎所有人都當過村干部,但都沒有找到出路,‘大包干’這條路也是不得不進行的選擇,也許當時父親也沒考慮那么多,但是無論如何都必須要試一試。”長大懂事后,雖然嚴得柱也曾為父親擔心過,但是對于父親的選擇,他始終是支持的。
改革開放的40年,是中國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40年,也是小崗村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40年。在村里生活了一輩子,小崗村的變化,嚴得柱一點一滴都看在眼里。“小時候家里非常窮,家里的茅草屋,破破爛爛、漏雨漏風。”嚴得柱回憶說,“后來就漸漸好起來了,村里人都真正下地干活,能吃飽飯了,家里存下來的糧食也越來越多,這在當時已經是最令人開心的事情了。”
“小崗村的變化太大了,小時候想都不敢想的電視等家用電器,現在家家戶戶都有。村里路越修越好,很多村民都有了汽車和樓房,小崗村以前落后的樣子已經完全看不到了。小時候從來沒有想到如今會有這么好的生活。”嚴得柱說。
嚴得柱是小崗村幸福生活的一個鮮活注腳。1998年,他開始種植葡萄,現在他每年有10萬元左右的純收入,日子過得還不錯。“農民嘛,終究還是脫離不了土地,安安心心把田種好,雖然辛苦一點,但是生活越來越好就有盼頭。”嚴得柱說。
當然,如今的嚴得柱,還有一些新愿望。“我們下地種田辛苦一輩子,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但是小崗村要想繼續發展,不能僅僅靠種地,要想真正富起來,應該多發展一些產業。”嚴得柱說,“也希望村里的年輕人能夠多多學習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靠自己的知識和技術來建設小崗,讓小崗越來越好。”
紀念館講解員嚴淑淑:
展示小崗歷史,傳承改革精神
“歡迎大家來到小崗村大包干紀念館,展館分為溯源、抉擇、貢獻、巨變、展望、關愛六個部分。整個紀念館以翔實的圖片、文字、視頻資料,豐富多彩的展示和表現手法,真實地再現了當年大包干從醞釀到發生發展的全過程……”
嚴淑淑,嚴俊昌的孫女,嚴得柱的女兒,出生于1997年,目前是小崗村大包干紀念館的講解員。當記者在紀念館見到她的時候,她正微笑著為游客講解。一身講解員裝束的嚴淑淑,年輕干練,充滿活力,舉手投足間都透露著親和力和專業性。
嚴淑淑以前也想像很多年輕人一樣,去外面的世界闖一闖,不過最終還是選擇了留在家鄉,并進入大包干紀念館從事講解工作。“作為一名小崗人,自己更了解小崗村的歷史,我覺得這是一種傳承。能夠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讓全國人民了解小崗,了解改革精神,我感到自豪。”嚴淑淑說。
作為一名90后,嚴淑淑沒有經歷過小崗村的困難時期和歷史巨變,但她對這段歷史還是十分熟悉。“小時候經常聽爺爺和爸爸講他們那個年代有多么艱苦,如今的生活多么來之不易。雖然那會兒因為少不更事所以不以為然,但在我的心里一直有很深的印象。”嚴淑淑說,“后來進入工作崗位,對小崗村的歷史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進而更加了解到長輩們的不易和小崗村歷史變遷的意義,這些變化真的令人震撼。”
如今的嚴淑淑,在旅游旺季有時候一天要接待上千名游客,雖然又苦又累,但是她堅持了下來。“剛開始接觸講解工作的時候,因為太多的歷史和政治名詞,確實有一些苦惱。另外在講解的時候,會有游客提出問題,其中有一些游客對小崗的歷史有很深的了解,所以一開始并不能很好解答。”嚴淑淑說,“其實這些困難都是必然的,只能不斷加強業務訓練,多學習歷史知識,努力成為一名合格的講解員。”
在嚴淑淑看來,小崗村的變化不僅僅體現在村容村貌上,更體現在發展路徑上。“小崗村這些年的基礎設施確實越來越好,村民的生活也越來越富裕,但從根本上來說,是因為小崗村抓住了發展機遇,大力發展鄉村旅游,進一步帶動了農業和服務業。”嚴淑淑說,“作為小崗人,我也期待著小崗村能夠發展得越來越好。”
因為工作的關系,嚴淑淑已經很少從事農業勞動,在生活方式上多少與父輩有了一些不同,在很多事情上也有一些新想法。嚴淑淑說:“父母種田辛苦了一輩子,但是收入始終不高,如今小崗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在我看來是一個契機,可以考慮通過農家樂和開特產店來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