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级成人毛片免费视频高清/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2021/国产一级内谢a级高清毛片/九九热亚洲精品综合视频 - 俺去俺去啦最新官网在线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以房養老為何不遭待見?老人不放心保險公司嫌麻煩
時間:2018-08-28 21:56:06  來源:《財經》雜志 

  “‘以房養老’是很好的新嘗試,但如果純粹從利益結合點出發,明明老人和保險公司都不愿意,政府還硬要牽線,最后只能是不歡而散。”

  “以房養老”正在從官方號召、民間試點正式走向全國。

  8月8日,中國銀保監會下發通知,要在全國范圍內推廣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要求保險機構做好金融市場、房地產市場等綜合研判,積極創新產品,有效滿足社會養老需求,增加老年人養老選擇。

  “以房養老”是指擁有房屋的60歲以上老人將房產抵押給保險機構,之后老人可以繼續居住或享受收益,同時按照約定條件每個月領取保險公司支付的一筆養老金,直至身故。

  老人去世后,金融機構有權依法行使抵押權,抵押房產處置所得將優先用于償付養老保險相關費用。若有結余,則給老人的繼承人。

  這是一種“倒按揭”。簡單說就是,老人通過抵押房子給保險公司換取養老金,居住權不變,但會失去房屋所有權。

  目前這個產品優先孤寡失獨老人、低收入家庭、高齡老年群體等投保。

  在試點四年后,官方希望將這套方法論推廣出去,把房產和養老直接掛鉤。這個主張就像一枚深水炸彈,爭議很大,褒貶不一。

  其實,早在入市之時,它就測出了市場的水溫。

  四年前,“以房養老”在北京、上海、廣州試點,兩年后又擴大到了個別省會城市。但是,市場反應平淡。

  截至目前,只有幸福人壽一家保險公司推行了“以房養老”相關保險產品。截至2018年6月底,這款保險承保僅98戶139人。

  “如果養老要靠把房子抵押給保險公司才有錢,為什么不直接賣了房拿著錢去高端養老院?”一位大型開發商養老業務從業者對《財經》記者說。

  中國正在逐步過渡到老齡化社會,養老問題日趨嚴峻。“以房養老”政策建立在房產增值的基礎上,面向有房產而深受養老問題困擾的老人,鼓勵他們享受資產長期變現,通過抵押房產的方式得到養老資金保障。

  但養老問題相當復雜、瑣碎,不止資金一個問題,老人們并不能直接通過抵押房產買來養老服務。

  一位恒大人壽的中層人士告訴《財經》記者,有房老人的痛點更多在養老服務,不是資金,而缺錢的老人往往沒有高價值房產,這是“以房養老”的需求悖論。

  “有錢的不需要,沒錢的要不起。”

  “以房養老”關乎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未來發展,預示著中國潛在的養老危機,更挑戰了多年積淀下來的國人心理與傳統觀念。

  試點反響平平,官方為何還執意向全國推廣“以房養老”,這項主張暗藏哪些BUG?老人和金融機構究竟又有多少參與動力?

  推廣原因

  決策層號召“以房養老”,熱情之大,折射了中國養老壓力之大。

  2017年11月,國務院公布了《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實施方案》,這次劃撥是對未來中國養老保險基金支出壓力不斷增大時,所做的一次戰略儲備。

  這次國有資本“輸血”暗示了中國養老金的缺口風險。今年以來,我國還建立了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

  從收支角度看,養老金的天平還在傾斜,進入收支不平衡通道。

  今年初,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8-2022》預測,2018年-2022年中國養老金“收不抵支”的省份約為13個-14個。

  其中,東北、西北部分省份養老金結余耗盡風險還在加大。

  此外,報告預測,全國職工養老金征繳收入增幅將從2018年的12%下降到2022年的9.9%。不過,基金支出的增速卻沒有同步下降,其增長率將從2018年的11.2%提升至2020年的11.3%,隨后兩年保持不變。

  中國大部分老人的養老問題需要政府托底。“以房養老”作為一種補充保險,此時舉國推廣,一旦落地,可以為政府轉移部分養老壓力。

  “以房養老類似于針對低收入老人的抵押消費貸,這個政策是在嘗試解決‘人死了錢沒花了’的問題。”一位平安普惠金融業務中層人士認為,它是金融產品創新的代表,用房產抵押換取養老金,能提高社會資源的利用率。

  不過,也有多位業界人士認為,這項舉措折射了社會保障體系的不完善,是政府將一部分養老責任推到了市場,嘗試讓老百姓(67.470, -0.68, -1.00%)自己解決養老問題,屬于治標不治本的權宜之計。

  這套理念在國際上并不獨特,已在日本、歐美等國推行多年,但也不是各地主流。

  以日本為例。日本的“以房養老”會在房價高的個別大城市推行,高額遺產稅是其制度土壤之一,抵消了人們對繼承房產的部分熱情。

  但是,日本養老保險制度完善,養老金相對充裕,少有人選擇抵押房屋來養老。

  據《財經》記者了解,日本房屋租售比走高,一些老人會在85歲以后,將家中的一個房間出租出去,用高額租金來補貼自己,或在養老機構里住3年-5年,直到離世。

  相比中國,日本養老金體系較為全面,有可借鑒之處。日本推行介護險,給老人提供看護服務,政府負擔50%,企業或個人養老金及商業保險等負擔剩余50%。

  中國就不同了。

  如今,中國養老壓力越來越大,資金和高質量的護理人員缺一不可。這需要附加更多市場化手段,幫助平緩壓力,開源節流。

  首要措施是增加養老金額度。可是,中國“以房養老”的核心是讓民間房產變現為養老金,反哺民間,這終究還是取決于老人的房產價值多寡,與樓市息息相關。金融機構作為中介,既承擔風險,也從中獲利。

  中國房價過去一路高漲,但租售比一直處于相對低位,房屋租金收益率較低,加上未來即將推行的房地產稅,繼續攤薄收益。導致金融機構在拿房后大多傾向于盡快出售。

  當未來“房住不炒”政策繼續強化,房屋售價有變動風險,保險公司在“以房養老”險種收益上也有較大不確定性。

  另一邊,抵押房產的老人基于傳統觀念、擔憂房屋實際升值高于當下評估值等等,抗性也較大。

  由此可見,中國的“以房養老”更為復雜,牽涉方更多,房地產市場的水溫常常決定了推行土壤和參與者的積極性。

  從這個角度看,想要靠“以房養老”,疏解政府養老壓力,并非易事。

  BUG重重

  “‘以房養老’在中國還是個概念,操作流程沒有設計好,很難落地。”一位大型險資公司相關人士告訴《財經》記者。

  銀保監會發文推廣“以房養老”之后,無法回避的首要難題是,多年試點反響平淡,老人和金融機構對“以房養老”都有顧慮。

  對金融機構來說,房屋價值隨市場而變動,預期增值很難預測。但“以房養老”需要先行評估房屋資產價值,以此判定養老金額度。

  在實操過程中最常見的分歧是,在估值時,老人希望房子有高估值,而保險公司會考慮經濟大勢、購房需求變數等各類影響房價升值的不確定因素,做低房屋的未來增值部分。

  “本質上,房子漲了老人根本不舍得抵押,房子跌了金融機構收益少,也不愿意。”一位昆侖信托相關人士說。

  除了房價風險之外,未來還有房屋繼承糾紛、房屋70年產權到期續期、房屋損毀、折舊、老人預期生存年限、房地產稅等各類支出與風險。

  保險公司的核心是通過資本運作讓資產保值、增值,希望拿到的資產干干凈凈。一旦接手房產,便涉及到房地產、司法、財稅等一系列領域,問題瑣碎而復雜。

  據《財經》記者了解,當老人身故后,許多保險公司甚至不太愿意和家屬直接對接拿房問題,除非下設或投資單獨公司來處理房產。

  此外,金融機構素來傾向于把資金投到周轉最快、收益最高的領域,“倒按揭”形式對金融機構來說也是一種長期現金流占壓。

  “保險公司直接賣壽險就能有大筆現金進賬,何必再去碰‘以房養老’?”一位大型房企養老業務負責人說。

  《財經》記者獲悉,目前市面上的養老險種大多根據老人平均壽命來計算保費,較少涉及房產。

  即便涉及房產的險種,也更多是房產即刻變現,老人直接去養老院,與養老護理掛鉤。

  “‘以房養老’更多涉及到產業鏈,而保險公司只善于處理資金問題。”一位陽光保險集團中層人士說。

  對老人來說,要接受“以房養老”同樣不容易。由于房屋價值評估不確定,這個舉措被認為是以低回報抵押了高資產,到手的資金不劃算。

  參照幸福人壽推出的“以房養老”產品來看,目前一位70歲的老人抵押價值100萬元的房產,每月僅到手3734元,壽命越長,回本的可能性才越高。

  如今,中國的大多數老人習慣住在自己熟悉的房子里,過著節衣縮食的生活,他們當然有提前賣房和抵押房屋的權利,但是,愿意這么做的老人并不多。“以房養老”在試點遇冷就說明了這一點。

  受中國傳統文化觀念影響,中國的房屋被認為有傳承價值,老人們對房子有特殊的情感寄托。很多人難以接受耗費大半生積蓄買房,老了以后房子卻不歸自己,也不歸后人。

  因此,在實操過程中,“以房養老”不僅要得到老人認可,也需要征得老人的子女同意。

  而在長達幾十年的抵押期限中,如何應對老人變卦、子女入住不退房等后續問題,目前也缺少配套的制度設計。

  據《財經》記者了解,幸福人壽試點“以房養老”之后,因為需求端受傳統養老觀念的影響,積極性不高,加上房屋反向抵押的配套政策尚未細化,所以推廣力度一直很有限,進展不順。

  表面上看,“以房養老”可以用房子換來持續的養老金,去提高生活水平。但是,養老是一個系統工程,更多空巢老人和失獨老人最大的養老痛點并不是錢,而是養老服務。

  一位房產交易公司董事長告訴《財經》記者,以房養老最直接的方式,是把房子質押給養老院,換取養老院的使用權,但這同樣需要配套政策設計。

  “現在保險公司‘以房養老’的處置方式,老百姓信不過,也不是最需要的。”

  據《財經》記者了解,在北京的醫院急診室里,曾經出現過多次空巢老人急需手術卻找不到家屬簽字的情況。甚至有一位失獨老人在急診室中突然去世,他和他的房產以及賬戶上200多萬元人民幣,都一樣無人問津。

  在中國龐大的養老產業中,許多服務至今缺失。老人的痛點永遠不只是錢的問題,而更多在專業人士的養老服務及護理——做到“三邊”養老,在老年人的周邊、身邊、床邊,都有貼心而細致的服務。

  這些問題并非是如今提倡老人抵押房產給保險公司,然后每月領取養老金就能解決的。中國養老難題需要政府、企業和居民家庭共同承擔責任,一起探索方向。

  “‘以房養老’是很好的新嘗試,但如果純粹從利益結合點出發,明明老人和保險公司都不愿意,政府還硬要牽線,最后只能是不歡而散。”上述大型開發商養老業務從業者評價說。

    (《財經》記者 董文艷/文 馬克/編輯)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