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網訊 材料科學晶體結構專家、中科院院士、浙大學術委員會主任、城市化委員會榮譽顧問張澤在浙江大學2017年度十大學術進展頒獎典禮上致辭時表示,科學是文化,也是未來,科學的聲音應該讓大家都聽見。
以下為致辭原文:
關于科學與文化,一年前,當我們慶祝浙江大學建校一百二十周年的時候,我參加了一個小活動,那時我講了一段話,這段話的大概意思是: 工程創造了今天,科學將創造明天,而文化代表著未來。
其實,今天、明天和未來既有明顯的時間定義區別,又是高度相關的。沒有今天,哪來的明天? 而沒有明天,何談未來?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聚會,來祝賀今年的十大學術進展評選成果,看來是只關乎科學的,其實,嚴格的講,它彰顯著一種科學的文化,即關乎科學也關乎文化。
仔細想想,科學也確實是一種文化,她無時不刻地在推動著人類的文明和進步,并深刻地影響著未來。
沒有手機,誰敢不帶錢包去逛街吃飯?沒有微信,誰會冒著生命危險,看著手機去橫穿馬路?沒有互聯網和導航,誰敢開車說走就走地去瀟灑? 沒有朋友圈,嚴書記怎么會一周之內,威風不在?
這是我八、九年前來浙大時,無法想象的事;更是50年前,我在內蒙古的沙漠里,打死也不敢想的事。而這一切,就那么悄悄地,自然而然的在我們身邊發生了! 從昨天,到今天,而且必將帶來更加美好的未來!
牛頓力學與昨天歐洲的啟蒙運動,量子力學與今天的計算機互聯網,相對論與未來的人類文明,都在用科學的語言,引導著人們的思考,講述著人類的文明。科學顯然已經成了世界文化的一部分。
而在科學探索的征程中,是科學家先賢們用生命換來了人類的文明。試想,沒有蘇格拉底喝毒藥,哪來的為真理而獻身的先驅?沒有布魯諾在羅馬鮮花廣場上被燒死,哪里來“為真理斗爭是人生最大快樂”的科學精神? 沒有對伽利略的審判,哪里來“任何權力都不能干涉人們對科學真理追求”的吶喊? 沒有求是書院和求是校訓,哪里有我們今天坐在這里的機會和榮耀?
科學最實質的內核就是實事求是,而“實事求是”,是中國共產黨的準則,是共產黨人的思想路線,“實事”兩字按照原始定義就是要據實來做學問,出言要有據。如果把“實”變成一個動詞,把“事”變成一個賓語,那就是扎扎實實干事,而“求是”就是認識問題的方法。科學的文化是什么?就是反映了事物發展規律的,也就是說我們說的“實事求是”。在改變社會、改變民眾現狀,科學家應當擔負的責任,最直接的就是用行動向公眾表示認真做事、守則做事的態度,這是科學家立世之道,也是科學文化之本。
大眾的科學意識的培育,不僅僅要依靠媒體,更要依靠科學家自身。在歷史上,科學家建立面向公眾的科學意識,經歷了很多年。從歐洲大陸的精神價值,到美國的用戶價值,經過了幾百年的演變和發展,形成了不一樣的依存關系。
30年前的時候,我還是一個研究生,為我們上英語培訓課的美國老太太是一個火車司機的妻子,討論課的時候,老太太會和我們討論“金錢不是萬能的”,但那時候的中國人,錢太重要了,重要到什么都可以放下;窮怕了,利益就成為眼中最重要的事情。但我們不能總是停留在那個時空里。
對于中國的科學家而言,如何建立我們自己的價值體系,用科學精神去影響更多的人,既不僅僅是科學知識傳播的問題,也不僅僅是科學事業取得更多支持的問題,而是科學家應有的責任感和家國情懷。如果說科學家獲得業內認同只是成長過程中的第一個臺階,那么他必須得到大眾認同才是又上了一個臺階。更直白的說,現代科學家是一種職業,得到業內認同可以獲得更好的生存空間,如獲得基金和項目的支持,但是,科學家們更應該理解的是,基金和項目支持的基礎,是來自國家的強盛和公眾的支持。在全球背景下的科學競爭中,科學研究水平的高低,不只是科學家自身的未來,更是民族的未來和國家的未來。
科學知識從實驗室到大眾之間的“公里數”,往往是衡量一個國家民眾科學素養的標準。大眾擁有越豐富的科學知識,給予科學事業的支持就越多。中國的科學家底不厚,大眾對于科學的理解力和支持度,就更需要科學家面對大眾,用科學的思維和方法,向大眾傳播科學,引導大眾理解科學進步與美好生活的直接和間接的關系。
在高校,學術評價的兩個基本標準,一個是“有水平”,一個是“有用”。其實,‘“有水平”指的是學術標準,有學術水平;“有用”是指的社會效益,研究成果對社會、對人類文明進步有用。有水平的研究可能暫時看不到實際的用處,可是將來也可能會有很大的用處。一個新創造、新發明,比如說能治療癌癥,怎么治的過程大多數人都不懂,但如果真有可能治愈疾病,就確實是很重要的發明創造,對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有推動作用。
是不是真的“有水平”或者“有用”,不大容易判斷,隔行如隔山,越是高精尖的研究懂的人越少。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基本的判斷標準,學術評價也不例外。學術成就的基本判斷標準一是重要性,二是難度,三是解決了什么?四是解決方法的特點是什么?以這四點做標準,不論小同行還是大同行,均可以依據此作出自己的判斷。比如入選浙江大學2017十大學術進展提名的項目“稻田雜草”的研究,稻田里的稗子和全世界都有關系。除草劑當初是一大技術進步,但是除草劑衰減后的那部分殘留,都被我們自己吃下去了。這個問題的重要性非常明顯,這么多年問題沒有解決,難度自然也非常明顯,那么現在可以有解決方案了,怎么解決的,優勢是什么?一個成熟的科學研究,都能夠十分明了地用這四點來闡述。
跨學科評價、跨行業科普對科學家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但這又是中國科學家必須要學習的技能。同行評價事關科學家本身的成長和發展,而跨專業、跨行評價則會有更深遠的影響,我們不能忽略,不能回避。
從浙江大學的“年度十大學術進展”評選活動到今年是第六屆,有了比較多的教授開始關注、樂于參與。從只關注小同行評議到樂于參與大同行評價,這在大學,也是科學文化的進步。
“浙江大學十大學術進展”評選活動已連續舉辦6屆,是彰顯浙江大學學術成就的重要載體之一,一項項代表性學術進展,都是學者、學科、學術文化共同作用的結果。浙大要更加重視學者的主體作用,更重視學科的匯聚作用,更重視文化的滋養作用,營造互相尊重、互相欣賞、互相支持的學術文化,形成開放包容的學術生態。(資料來源:求是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