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早晨,河南省鄭州新力電力公司(下稱“鄭新公司”)的王建被宣布為鄭新公司總經理。這一消息的公布,并未讓王建面露喜色——他一整天都忙于上任的“三把火”——連續起草三份求援報告。
“緊急報告一定要在今天下班之前,送到河南省發改委、河南省工信廳和鄭州市工信委。”王建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鄭新公司目前面臨雙重壓力——電煤存儲量和資金鏈都到了崩潰的邊緣,“可能馬上又要停一臺機”。
新鄭公司共有5臺20萬千瓦火電機組,已有兩臺停機。王建說,電廠存煤僅有7000噸,即使只按三臺機組每天6500噸的用煤量計算,存煤也僅僅夠用一天。
為了“跑煤”,新鄭公司從負責燃料的副總經理到各部門的負責人,全部被派往各礦區;就連原新鄭公司的總經理,在退休前的一個星期,還依然在“跑煤”。
煤炭大省的電荒
鄭新公司王建發出緊急報告的同時,位于電荒“重災區”的湖南華電長沙發電公司(下稱“長沙電廠”)總經理辦公室工作人員,卻因三封分別來自省市縣的會議通知撓頭不已。
為保證煤炭供應,整個長沙電廠的領導層幾乎全部奔赴礦區。面對同時定于5月19日、要求電廠重要領導參加的三封開會通知,長沙電廠的領導,一下子發生了“短缺”。
“縣里的會議,只有派一位部門主任去了。”長沙電廠總經理辦公室的夏秘書很無奈。
不僅是電廠職工,湖南地方官員也紛紛加入“跑煤”大軍,省委副書記梅克保甚至領隊入晉“跑煤”。
“希望山西能在電煤供應方面給予湖南更大支持。”在湘晉兩省政府座談會上,梅克保坦言受電力需求猛增、水電出力不足、大量火電機組缺煤停機等因素影響,湖南成為電荒重災區。
不僅僅是湖南,這輪蹊蹺的電荒潮,已經在用電的淡季中,席卷了中國的一多半省區。
“這是7年以來最嚴重的電荒。”國家電監會辦公廳副主任俞燕山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從青海、湖北、湖南等傳統缺煤省份,到山西、陜西、河南等產煤大省,都出現了缺煤停機現象。”
電荒席卷之下,重慶、湖南、安徽等地出現拉閘限電;浙江、貴州、廣東、湖南、江西等地實行“錯峰用電”。
“目前河南雖然還沒有出現明顯的限電情況,但像電解鋁這樣的高耗能產業已經開始限電。從最近幾次省里召集的會議看,高層對今年迎峰度夏的工作心里也沒底。”一位河南發改委官員對《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說。
國家發改委價格司一位官員在接受《財經國家周刊》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經濟快速增長導致的電力需求大增,是此次多省出現電荒的主因。
去年第四季度,各地政府為了完成節能減排任務,對部分用電大戶進行拉閘式限電。“十二五”開局之年,這些高耗能項目立即反彈。加上中國乃至全球都處于金融危機后經濟復蘇階段,企業生產投資熱情高漲。
來自電監會的報告顯示,中國電力裝機容量已從2006年的6億千瓦,增加到了2010年底的9.6億千瓦。但火電機組平均發電小時數卻在逐年降低,從2006年的5600小時,跌到2009年的4800小時。去年雖小幅反彈至5000小時,但仍遠低于2004年同期的6000小時。
“今年國內電廠的供電能力,其實并未發揮出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綜合室副主任鄧郁松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從2003年開始,中國也曾出現過一輪波及20多個省份的“拉閘限電”,但今年的電荒與上輪電荒,卻有明顯區別。
最為蹊蹺的是:今年電荒較嚴重的,很多反倒是傳統的煤炭大省。
河南省因火電企業虧損、煤價走高、運費難降等因素,電廠頻現買煤難,導致1/3火電裝機停機“檢修”。
傳統上的水電大省湖南,受到來水萎靡和電煤采購困難的雙重影響,也成為了此次電荒的重災區。
數據顯示,“五一”后整個湖南統調可供負荷只有1000萬千瓦,而用電負荷維持在1400萬千瓦,電力缺口高達400萬千瓦。
專家指出,在更多地方,主要是不暢的“市場煤、計劃電”價格傳導機制,影響了火電企業的生產積極性。
據中電聯統計,1月~4月,華能、大唐、華電、國電、中電投五大發電集團火電生產虧損105.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虧72.9億元。其中,煤價上漲是企業虧損的根本原因。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經濟與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原主任吳鐘瑚接受《財經國家周刊》記者采訪時認為,隨著國內煤炭價格大幅上揚,火電上網電價在國家審批制下上調緩慢,電力企業已出現越來越多的虧損,這使得“停工檢修”情緒不僅在五大發電集團蔓延,而且在地方發電企業中普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