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壁這片生生不息的沃土,孕育了燦爛的殷商文明,也創造了改革開放30年的成就。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怎樣才能在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道路上為建設中原經濟區作出新貢獻,鶴壁人冷靜地審視著自己:
——長期以來以煤電為主的產業支撐著鶴壁的經濟,30%左右的經濟總量和60%的財政稅收來源于此,突如其來的國際金融危機讓鶴壁決策者對這種結構的認識得到了進一步印證:2008年,工業增加值增速由當年9月份的25.2%陡降到11月份的-2.6%,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工率降至當年底的不足50%;2009年一季度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更是落到了全省后幾位。還有電廠一期淘汰了、地方煤礦關并了、“五小”封停了……
——鶴壁中心城區因采煤沉陷三次搬遷,新區在加快建設的同時有大量基礎設施和文教衛體等公共服務設施亟待完善;歷史形成的老區大面積棚戶區條件很差,“屋里小半間,睡覺肩挨肩,冬天雪花飄,夏天雨水灌”……
——鶴壁作為重要糧食生產基地,糧食生產怎么搞,才能為全省糧食生產作貢獻?土地如何平衡,才能為工業化、城鎮化提供保障?城鄉二元結構又怎樣消除……
——現有產業結構對鶴壁保護生態、改善環境提出了嚴峻考驗,如何使生態環境不僅不受損害,還要越來越好,特別是讓母親河淇河更潔凈;如何在利益調整增多的情況下保持社會大局穩定……
一個個尖銳矛盾,一項項重大課題,像條條鴻溝橫亙。
路在何方?壯士斷腕,對產業和城鄉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加快轉變發展方式,這才是唯一出路。
調結構、轉方式,既要做深做精“煤”的文章又要培育新的支撐產業,既要提升擴張新區又要改造發展老區,既要加快工業化城鎮化又要推進農業現代化,既要抓經濟又要保環境、促和諧……
這不是普通的調、簡單的轉,而是全局性的、根本性的、戰略性的,必須統籌謀劃、統籌部署、統籌推進。省委希望鶴壁建設科學發展示范區,在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上探索路子,也要求做到統籌。
統籌才能協調,協調才能持續。省委書記盧展工提出的“四個重在”實踐要領,“重在統籌”是關鍵。
文章之一:統籌產業協調發展,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調結構、轉方式,必須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這最具決定性。
區域競爭是比較優勢的競爭。必須從比較優勢出發謀劃推進產業發展。根據煤電水豐富且距離較近的優勢,繼續大力發展現代煤化工,全力服務推進中石化河南煤化總投資170億元的鶴壁煤化一體化項目,力爭“十二五”系列項目的投資、銷售收入、利稅分別達到500億元、1000億元和150億元的能力,打造全國重要的現代煤化工基地。在推動華晨集團一期10萬輛汽車上半年投產的基礎上,朝著30萬輛的目標邁進。加快中科院光分路器芯片、深圳航盛汽車電子、青島地恩地鎂深加工、廣東以純高檔服裝、江蘇黑牡丹高檔面料等龍頭項目建設。
發展是第一要務,必須在發展中調整、轉變,緊抓項目建設主抓手、招商主渠道。每月召開一次市戰略支撐項目聯席協調會,加快推進26個總投資578.5億元的大項目。
工業發展了,糧食怎么保?堅持以工促農,絲毫不放松糧食生產。在1萬畝、3萬畝小麥玉米畝產首創全國同面積高產紀錄的基礎上,按照溫家寶總理的要求,做大做強做優“永優”浚單系列玉米品種,規劃建設國家級現代玉米種子產業技術研發基地。在土地規模經營面積達到20%的基礎上繼續積極穩妥推進,加快發展有機農業。推進高產創建,力爭今年??h實現畝產噸糧,3年內擴至全市。
文章之二:統籌城鄉協調發展,走新型城鎮化道路。
調結構,轉方式,還必須與工業化進程相適應,推進城鄉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按照城鄉統籌、全域覆蓋的原則,構建以新區為中心,老區和縣城共同組成的城鎮人口超百萬的組合型城市。
化農業化農村化農民,是破解城鄉二元結構的必由之路。必須以就業方式轉變為前提、解決農村轉移人口的城鎮住房為突破口、農村轉移人口享受市民待遇為基本條件、農民就地市民化為方向。鶴壁正在積極探索:加強免費職業技能培訓,讓各縣區在由勞務輸出縣轉為勞務輸入縣的基礎上吸納更多勞動者;建設社區,一方面對失地農民在自愿前提下實行宅基地置換城鎮住房,在2009年化簡26個村的基礎上,去年又啟動涉及80個村的57個社區建設,另一方面在近年開工2.6萬套保障性住房的基礎上今年再開工3.7萬套,全方位向農民工開放;農民工轉市民,享受與城市居民一樣的就業就醫就學等待遇;依托中鶴集團推進“三化”協調發展,讓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市民化,目前涉及18個村7400戶2.8萬農民的一期工程正加快推進。
去年,鶴壁城鎮化率達到51.8%,提高2個百分點,是近10年發展最快的一年。
文章之三:統籌新老區協調發展,走共生共榮道路。
這是城市現狀決定的。統什么?
統一思想,牢固樹立“新老區共生共榮”的指導思想,在加快新區建設的同時毫不放松老區發展,讓老區逐步跟上全市步伐,這是市委、市政府的莊嚴承諾。
統籌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除個別大型、特殊設施外,對基本設施做到新區有什么老區有什么、新區什么標準老區什么標準,老區之間也要統籌,以實現資源最大化利用。如今,鶴壁正高起點、高標準規劃建設新區,在建成區達35平方公里、人口30萬的基礎上,規劃建設150平方公里的復合型大新區。根據改造進度,今年將老區由棚戶區改造為主轉向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全面推進,住房、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統籌推進,全面提升的新階段。老區改造資金哪里來?堅持政府規劃引導、上級支持幫助、市場運作為主,于是有了江蘇王房、中國太平洋、深商投(香港)等一批企業參與,80%以上的項目實現市場開發。
文章之四:統籌經濟與生態、社會協調發展,走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發展道路。
保護生態重在治本,把循環經濟理念貫穿產業發展全過程,嚴格節能減排,實現能耗最小化、排放最低化。工農業循環經濟共同發展的資源型城市循環經濟發展模式,被國家發改委稱為“鶴壁模式”并向全國推介。
淇河不僅要保持不受工業污染,還要解決面源污染。為此,我們加快建設35平方公里的淇河生態區,加快建設濕地公園、森林公園等系列園林。
穩定是環境,必須高度自覺、積極主動把穩定放在事關全局的重要位置。作為第一責任,堅持重在建設方針,創新社會管理,強化基層基礎,保持社會大局和諧穩定,不辜負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市的榮譽。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統籌各方力量、凝聚各方智慧、上下團結和諧,都是鶴壁推動工作的有力保證。
發展為了什么?以人為本,為民惠民。必須把發展與為民作為治市理政的核心價值理念,切實把群眾所思所需所盼的事情辦好。地方城市棚戶區改造是鶴壁最大的民生工程,要在拆遷150多萬平方米、開工總投資27億元的35個棚改小區、1萬多戶居民喜遷新居的基礎上,力爭3年時間基本完成?,F在,老城區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積已由不足10平方米增加到24平方米,樓房均價比市場價低30%以上、讓利于民10億多元。此外,堅持每年為群眾辦一批實事,加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在今年群眾幸福指數全國第七的基礎上繼續保持和提升。
頭腦清醒至關重要。
鶴壁的各項工作全面展開,但才剛剛起步,正處于負重爬坡、不進則退、務求突破的攻堅期。落地項目見到效益尚需時日、老區實現既定目標還需更大努力、??h農區工業化仍未破題、生態建設需要大量投入、持續改善民生和維護穩定任務艱巨、部分干部作風有待改進,等等。
調結構、轉方式,不是一事一時,不是一隅一域。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何時抓、多大力度抓,都要清楚明了。抓晚了貽誤戰機,抓早了拔苗助長,大事抓小了無法突破,小事抓大了本末倒置。統籌得好,才能兼顧各方關系、兼顧當下長遠、兼顧效率公平,發展才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統籌是方法,無疑更是責任、使命和追求。
必須堅持既定思路目標舉措不變調、不爭論、不折騰、不懈怠,切實把已經展開的各項工作推向前進、落到實處,造福鶴壁人民。市委、市政府的表態擲地有聲。
在建設中原經濟區蓬蓬勃勃的實踐中,一張統籌協調、全面繁榮的巨幅畫卷正在鶴壁大地迅速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