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孤單,與在家相比,他們更喜歡待在學校。“學校里熱鬧”、“有同學們可以一起玩”,他們幾乎是脫口而出。
因為渴望,他們盼望假期。盡管在父母那里,大多時候是一個人待在小小的出租房里,但能聞到爸爸媽媽身上熟悉的味道,“暈車也要去”,這是孩子們的回答。
因為思念,電話與照片是他們的寄托。在家的日子里,他們會不經意地望向客廳的那部電話,會翻看床頭那本已經磨舊的相冊。瞅著桌上那張全家福,他們會千百遍地念叨同一個問題:爸爸媽媽,你們什么時候回來?
直擊留守兒童問題
湖北,是一個勞動力輸出大省。大批農村富余勞動力外出務工創業,為增加農民收入、提升農民素質、改善農村面貌,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近年來,湖北每年外出務工創業人數保持在800萬左右,由此出現了大量留守兒童。近期,我們走進一個個留守兒童家庭,傾聽孩子們及監護人的心聲,與鎮村干部、學校老師交流座談,感受這些留守兒童的苦與樂。
1.留守的背后——是主動還是無奈的抉擇
人們普遍認為城鄉二元制度是孩子們被留守的根本原因。走訪中,我們感受到除了制度原因外,還有一些其他原因正在左右和影響著父母們的選擇。
從有利孩子成長的角度看,最理想的狀態是父母外出打工,孩子能就近讀書,一家人其樂融融。但現實是,流動子女往往只能就讀條件較差的農民工學校和質量較差的中小學,沒有當地戶口不能就地參加中考和高考等制度壁壘阻礙著農民工子女教育選擇權益的實現。而近年來,隨著國家投入不斷加大,農村學校教育在不斷改善。綜合這些情況,不少家長開始傾向于將孩子留在家里讀書。
村里孩子留守,大致分三種情況,一種是一直在農村就讀的。這類留守兒童中以女孩居多。對于弟弟跟隨父母是否羨慕此類的問話,女孩回答說,還好,因為弟弟很調皮,整天在那里哭,爺爺奶奶管不了他。在大人眼中,女孩比較聽話,留在家里放心些。第二種情況是,曾經有過短則半年、多則三年跟隨父母在外讀書經歷的。提及這段經歷,孩子們是愉悅而自豪的,但問及兩地求學的優劣時,孩子們咕噥道,與在老家讀書差別不大,平時接觸的同學是隨父母外出打工的子女,跟當地人幾乎沒有交流。在孩子眼中,外出讀書的記憶更多是與父母在一起生活的快樂時光。如果說前兩種孩子的留守多少帶有無助和無奈的話,第三種情況則略有不同,表現在孩子的父母多是80后的新生代農民工,這些孩子的留守多少帶有長輩們主動選擇的成分。至于孩子今后的去向,呈現分化的跡象,有的是僅學齡前階段在家留守,有的是整個義務教育階段均在家留守。村里的干部說,與前兩種留守子女相比,這類孩子是比較幸福的。孩子被主動留守,一方面是因為他們的監護人爺爺奶奶,年齡普遍在50歲左右,是農村中精力相對旺盛的勞動力。這部分人在年輕時接受了中小學教育,算是農村中的文化人。電視、電話的普及,也使他們眼界比較開闊。在當地村干部看來,年齡、知識結構上的積極變化,使得這些監護人能更好地擔當起對留守子女的監管責任。另一方面,新農村建設的推進使鄉村面貌發生了可喜變化,村民比以往更容易接受新觀念,更樂于接受新事物。當地人認為年輕人進城尋夢,老年人應該支持他們。走訪中,我們感覺到年輕的爺爺奶奶普遍比較自信,強調從精力與經驗上來說,自己比兒子兒媳能更好地盡到監管責任。
⒉身為父母的兩難選擇——實現個人價值與履行父母職責
當前,農民工群體發生了一些新的變化,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新生代農民工正成為外出務工的主力。和上一代農民工生存型發展需求不同,新生代農民工外出務工更多源于自我發展需要,他們渴望通過奮斗得以在城市立足,安居樂業。城市對他們來說是歸宿。與此同時,與上一代農民工相比,新生代農民工的生活方式也在悄然發生變化。訪談中,當我們問某一留守兒童,父母外出打工的原因時,他答到“爸媽出去玩了”。孩子的解釋是,爸媽回家后也經常在外玩。這表明許多新生代農民工已經習慣了外面的生活,而回家后也繼續著在外的生活方式。
這是不是說明新生代農民工家庭觀念淡漠了呢?也不盡然。應該說大多數新生代農民工同樣重視家庭教育、關注孩子的成長與未來。但自我發展需求的驅動、遠離子女外出打工的現實,使他們在個人價值實現與履行父母職責上難以求得平衡。調查中我們遇到這樣兩家人:A家的兩個兒子與媳婦都在外地打工,將兩個七、八歲的孩子托付給老人照看。出于孩子心理健康、學習輔導等因素的考慮,他們曾經商量留一位母親在家,另一家付千元報酬,結果媳婦們都不愿回家照看小孩。而在同村的B家庭中,夫妻倆起初都在外打工,但考慮到孩子學習的重要,留下媽媽在家照顧孩子,現在孩子母親在鎮里打一份工,租房專心陪孩子讀書。這兩個案例生動地說明了農民工已經意識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以及父母在孩子成長、教育中的不可替代性,但是對于自我價值的追求使他們在留與不留的抉擇中處于兩難境地。
3.留守子女的隔代教育——溺愛還是責任心
鑒于父母不在孩子身邊管教這一家庭教育的缺失,農民工大都會通過盡力為孩子選擇好的學校、創造良好求學環境來彌補。擇校熱、租房陪讀的現象在留守兒童家庭較為普遍,而這在某些人眼中成為溺愛的表現。特別是留守兒童隔代教育,多給人負面印象。每當留守兒童出現逃課、迷戀上網等偏差行為時,總有人習慣性的用隔代教育來解釋,并將責任簡單地推到為了晚輩無私付出的老人身上。走訪發現,老人騎三輪接送孫子(女),租房子陪讀等看似溺愛行為的背后,反映的是爺爺奶奶對孩子的責任心。
一方面,出于對孩子父母托付的負責。在中國,老人對孫輩的疼愛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它已經深深地植根于我們的血脈親情之中。與其他祖孫親的疼愛不同的是,對于這些老人而言,照顧父母不在身邊的留守兒童壓力更大,尤其是在1-4歲。怕出事、怕沒法向孩子的父母交代是他們的一個共同擔心。訪談中,類似的話語經常提及,一位老人直言道,孩子中午在學校吃不放心,一是吃不好;二是小孩年紀小,連碗也不會洗。所以他提出在學校附近租房,由奶奶照顧孩子生活?!艾F在都一個小孩,總得把他照顧好,不然不好向他們的爸媽交代。”
另一方面,外出務工的經歷使父母深感教育的重要性,這種觀念也影響了老人,使他們對待孫輩教育十分重視。換言之,城里的教育方式、教育理念通過在城市務工的父母傳遞給了老人,并逐漸影響著他們對待留守兒童的教育方式。為了使他們接受良好的教育,這些留守兒童的爺爺奶奶們費盡心思。部分家境較好的人家主動出擊,通過擇校的方式為孩子爭取較好教育資源。這種擇校熱甚至從幼兒園就開始了。每天早上6、7點和下午4點,從村里通往鎮上的路上可以看到這樣一群人:他們騎著小三輪,后面坐著1個或2個小孩,這是老人們在接送孫子(女)上學。對他們來說,這種方式既方便又安全,深受大家歡迎。一些老人甚至特意去學三輪,其中包括一位61歲的老奶奶。她的兒子與媳婦在孩子1歲多的時候出去打工,每年過年才能回來一次,照顧小孩的重任全落在了老人身上。老人年輕時連自行車都沒騎過,如今為了孫子專門去學騎三輪,每天早晚風雨無阻地奔波在從村到鎮的路上。出于對孩子父母托付的負責,對孫輩未來的殷切希望,照顧留守兒童的老人們深感肩上責任重大。他們的上述行為與其說是溺愛,不如說是責任心驅使更為恰當。
留守兒童真正需要什么
與留守兒童接觸時,看到他們的穿著大都干凈整潔,款式也很時髦,和城里的孩子區別不大。訪談中,爺爺奶奶談起兒子媳婦、孫子孫女的情況如數家珍,興致很高,但他們身邊的孩子則明顯沒有同齡人活潑,眼睛游離回避著我們,沉浸在咪咪蝦條、冰凍雪糕、機器玩具的世界里,任憑我們怎么逗,都茫然以對,一言不發。村里干部深有感觸地說,如果這些孩子旁邊站著的是他們父母,絕對不是這個樣子。村干部的話讓我們回味良久。
1.父母眼里的愛
對于許多留守兒童父母而言,滿足孩子物質需求是表達關愛的最常見方式。為了補償不在子女身邊的愧疚,他們每次回家,總是帶回各種新玩具、新衣服。當然更多的時候,父母在異鄉表達關愛的方式,是以電話為紐帶進行的。多數人會每周與子女通一次電話,關注的話題通常集中在學習、身體、安全等方面。對他們來說,能聽見孩子的聲音就是一種寬慰;但對孩子來說,模式化的通話是一種甜蜜的負擔:他們一方面渴望和父母通話,另一方面,也有些不耐煩父母的嘮叨。
2.爺爺奶奶心有余而力不足
照顧孩子生活、學習已經讓老人們漸漸力不從心了。一位老人感嘆:最難管的時間是上初中,記得一次和老師一起一家家網吧去找。唉!孩子大了,管不住了!讓老人感到難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部分年紀偏大的老人還承擔著農業生產的重任,由于精力所限,在照顧留守兒童生活起居之余,無暇顧及其他。另一方面,老人與孩子在交流方面存在障礙,尤其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后,更是不知如何與孩子相處。一些留守兒童坦言,與爺爺奶奶之間存在隔閡,不愿意與他們談論在學校里發生的事情,“因為說了他們也不懂”。這讓那些關心孩子所思所想的老人們倍感挫折。其結果是老人與孩子之間除了簡單的日常交流外,再無其他。
3.留守兒童心中的渴望
孩子最渴望什么?很簡單,是來自父母的關愛。對他們來說,能與父母說說心里話、一起生活是最大的滿足。放在孩子床旁桌上的照片,等候與父母通話的日子,無一不表達出孩子內心對愛的渴求。尤其是生日這種特殊的日子,一通來自父母的電話問候讓他們倍感高興。這也是為什么當我們問到“父母是否會在生日當天打電話”時,訪談氣氛會立刻變得輕松起來——因為這是孩子心中有關父母的美好回憶。特別是那些父母經常來電問候的孩子,立刻變得神采飛揚,話也多了?!耙恍瞧谇按螂娫挄r,我說‘爸爸,我生日是幾號還記得嗎?’‘我當然記得,下星期X’”,“媽媽打電話讓爺爺給我買盒生日蛋糕”。在我們眼前的不再是略顯拘謹、沉重的孩子,而是一群和同齡人一樣天真、活潑的小孩,歡笑重回到了他們臉上。然而,那些沒有收到過父母生日問候的孩子,在其他孩子的笑聲中顯得更加沉默。他們會想父母為什么不打電話,會看照片回憶和父母在一起的時光。
“你們掙到錢沒?”這是一個11歲的小男孩與父母通話時常問的問題。當他在電話里告訴父母自己想他們時,父母告訴他等賺了錢就回家。因此,他想,如果父母賺到錢,就會早一點回家。和他一樣,許多孩子認為父母外出的原因是為了賺錢改善家庭生活和供自己讀書。對孩子們來說,這個理由是不充分的。一個小女孩澀澀地告訴我們,“爸爸媽媽說等掙錢蓋了新房子就再不出去了,但我感覺到他們即使蓋了房子還是會出去?!痹谑裁磿r候回來的問題上,孩子們無疑是敏感的,或許他們試圖從這個問題的回答中來找尋自己在父母心中的位置。盡管他們強迫自己理解父母,說服自己相信父母外出是為了自己,但心中依然渴望著父母能夠早日回家。
與留守兒童交流,我們強烈體會到孩子們物質生活滿足的同時所面臨的精神空虛,他們處于一種缺失愛、盼望愛、尋求愛的狀態。我們同時也在反問自己:是否習慣了用物質滿足代替傾聽他們心中隱藏的深層呼喚,是否嚴肅思考過他們從最初的壓抑到放棄的心理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