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資金支持而無監管到位的保障房建設,極有可能成為地方政府向國家伸手要錢要政策的“斂財”良機,乃至貪污腐敗的觸發點。一方面固然與今年保障房建設突然提速,相關的政策準備和制度建設尚未來得及跟進密不可分,但另一方面,恐怕也不能排除這可能是因為各級政府之間為了政績所達成的某種心照不宣的默契。
國家對保障性住房投入大量資金,但有的地方在拿到國家下撥的資金后,廉租房建設卻嚴重縮水。據央視報道,陜西商洛市商州區政府向上級申報計劃建設廉租房600套房,但在約定期限內卻一套未建,實際只利用商品房改出72套,而該計劃的1600萬元國家專款已經撥付到位。(《新京報》5月30日)
在房價已經突破絕大多數民眾承受極限的當下,以經適房、廉租房為代表的保障房建設承擔著“居者有其屋”的民生重任。如果說房價是個政治問題,那么保障房建設的成敗,則可以說關系到社會穩定。意義如此重大,保障房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尤須引發警惕。
審計署去年11月公布的一項審計調查結果顯示,包括北京、上海在內的22個城市少從土地出讓凈收益中提取廉租房保障金146億,一些地方還存在套取、挪動保障金問題。而在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將在十二五期間建成3000萬套保障房,2011年的建設目標為1000萬套之后,有媒體調查發現,各地在積極爭取政策資源、空間的同時,一些創新舉措卻受壓變形,淪為刻意的投機取巧,或是政策“擦邊球”。一邊是保障房建設一派繁榮的景象,一邊卻是亂象叢生,這不禁讓公眾對保障房建設的前景憂心忡忡。
這方面,商州區是個值得剖析的對象。按國家規定,該區政府應該配套投資1950萬元,但實際投入只有區區400萬,向上級承諾的600套廉租房縮水為200套,實際只利用商品房改造出72套。不夸張地說,這簡直就是明目張膽的弄虛作假,以保障房的名義騙取國家專項資金。然而面對如此低劣的違規行為,上級相關部門居然毫無察覺,國家和省里的資金也如期到位。不難想象,對于保障房建設的監管是何其稀松和無力。
只有資金支持而無監管到位的保障房建設,極有可能成為地方政府向國家伸手要錢要政策的“斂財”良機,乃至貪污腐敗的觸發點,等于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分析原因,一方面固然與今年保障房建設突然提速,相關的政策準備和制度建設尚未來得及跟進密不可分,但另一方面,恐怕也不能排除這可能是因為各級政府之間為了政績所達成的某種心照不宣的默契。今年的保障房建設任務重,時間緊,完成起來有相當的難度。但同時這又是不能不完成的政治任務,直接關系到官員的政績考核。兩害相較取其輕,降低監督門檻,甚至有意無意地無視違規操作,或是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最后的結果是,民眾得到的并非實實在在的保障房,而只是一堆華麗的數據和一張虛構的民生藍圖。
值得一提的是,早已有專家學者提出了對今年保障房任務的質疑。譬如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署光就表示“國家在保障房建設上與民爭利”,地產商任志強更是直言不諱“1000萬套保障房是大躍進,想一口吃成胖子”。從現實情況看,這樣的觀點顯然不乏合理之處。雖然我們并不認為1000萬套保障房是個不切實際的目標,但應該認識到,保障房建設并不是各級政府需要層層應付的政績工程,而是為了讓民眾享受到國家福利的民生工程,其建設的成敗也決不僅僅取決于給政策給資金這么簡單,還必須要有完善的制度體系和嚴密的監管措施。問題是,各級政府都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