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人口學者認為,全面取消生育限制雖難扭轉國內的低生育率態勢,但作為一個積極信號,仍具有正向作用
5月21日,有外國媒體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中國準備取消對每個家庭可以生育多少個孩子的限制,研究在全國范圍取消生育限制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并稱可能會在今年第四季度或2019年決定。
雖然這一消息并未獲得權威部門的證實。但有越來越多的學者正呼吁盡快全面取消生育限制,同時,全面放開生育后應提供哪些相應的政策配套等問題也正受到學界的關注。
“全面放開生育應該只是一個時間表的問題。從人口學角度看,越快全面放開生育越好,當下再在生育上做出計劃和限制沒有意義。但也可以理解,制度變遷往往滯后于人口結構調整的需求。”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胡湛表示。
《財經》記者采訪的多位人口學者都認為,全面取消生育限制也很難扭轉中國的低生育率態勢,但作為一個積極信號具有正向作用。
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就是一例,它誕生于社會各界的長期呼吁中,盡管實施效果未達預期。一份2016年出版、由時任國家衛計委副主任王培安主編的研究報告曾預測,通過實施“全面二孩”政策,2017年的出生人口可達到2023萬至2195萬人。結果是,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7年的出生人口數為1723萬人,反而相比上年減少了63萬人。
在胡湛看來,過去快速發展的30多年里,各種社會架構和制度安排,是以每個家庭生一個孩子為前提來做設計的,尤其是在城市中。即便未來人們能夠且被允許生育更多孩子,但不敢生、不想生等各種情況都會出現。
全球化智庫(CCG)特邀高級研究員、“人口與未來”網站聯合創始人黃文政也持有相似的觀點。他認為,全面放開生育政策對提高生育率只能有限作用,沒法阻止未來10年左右間出生人口數的急劇萎縮。從長遠看,要提升生育率需要采取鼓勵生育的措施,鼓勵的同時不能再加上很多限制。
黃文政認為,中共十九大也釋放了全面放開生育限制的信號,決策層的態度已經把人口當成一種優勢,也看到了中國存在的低生育率危機。
十九大報告中對人口問題的表述如此展開:“促進生育政策和相關經濟社會政策配套銜接,加強人口發展戰略研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 這是自1982年計劃生育被定為基本國策以來,首次在全國黨代會報告中未提及類似“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的表述。
對于全面放開生育后可能會出現的問題,也需要及時推出相應的配套制度。
胡湛提醒,直接放開生育限制會帶來許多區域之間、城鄉之間、民族之間的不平衡。比如說,當前國內已有上千萬留守兒童,還有許多孩子因缺乏良好的早期教育而受到智力方面的損傷,這需要通過制度設計來避免制造出更多這樣遭逢不幸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