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和強勁動力。根據“十二五”規劃,未來5年,城鎮化率將達到51.5%。毫無疑問,“十二五”期間我們將進入城市時代。
就區域城市群的發展來看,2008年以來國家先后推出了10個區域發展規劃,7個綜合改革配套試驗區,8個區域發展指導意見。就城市本身的發展來看,中國城市建設取得了矚目的成就,但也出現了目標趨同、功能重復、產業同構、盲目擴張、環境污染、交通擁堵等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如何促進中國城市的健康發展?區域城市發展規劃的密集出臺,對未來中國經濟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這是關系中國經濟發展大局的大事。
基于對中國區域發展的關注,出于對中國城市未來發展的擔憂,本刊計劃對上述兩方面的城市問題做長期的關注和報道,故特開設“城市話題”專欄,解析城市發展之病,探求城市發展方向,為中國經濟的發展建言獻策。
托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書中認為,全球化促使世界變得平坦。即世界各個城市都可以自由和方便地利用全球資源,發展機會越來越平等。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博士眼里,城市化、全球化、信息化、市場化的加速推進,使得整個世界變得傾斜而平坦,即:一方面,全球資源、要素、商品與服務正越來越便捷地在全球流動,另一方面,全球的資源、要素和人類活動越來越趨向優勢區位集中。城市,讓世界傾斜而平坦,這也是近日由倪鵬飛主編發布的《2011年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的主題。
而之所以確定這樣的主題,是因為當前中國城市的發展并不是“適度傾斜和平坦”的?!笆澜绲倪m度傾斜而平坦是全球空間關系的理想狀態,但是現實中過度傾斜及其帶來的消極影響值得關注?!蹦啭i飛說。
過度傾斜
“中國正在進行城市化的加速期,作為一個大國,全國化、市場化、信息化和基礎設施的現代化,使得全國的資源、要素、商品和服務越來越便捷在全國流動。”倪鵬飛說。
但是在這樣的大發展的背景下,倪鵬飛也不諱言,當前城市發展事實上存在著重視城市,偏好大的城市,偏好城市群,偏好中心城市,忽視邊緣城市、忽視農村、忽視非城市群的問題。
而向大城市區的聚集尤為明顯。如東部沿海地區的發展也集中在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地區。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GDP總和約占全國GDP的10%,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GDP總和約占全國GDP的18%,京津環渤海灣城市群GDP的總和約占全國GDP的9%。這三大城市群的GDP總量對全國GDP總量的貢獻率達到37%。
可以說,過于重視中心城市,而忽視了區域內部邊緣城市;過于重視城市群發展,而忽視了非城市群的發展,是當前城市發展過度傾斜的弊病。
倪鵬飛分析認為,由于缺乏科學、合理和前瞻性的人口和產業空間活動的規劃和政策引導,使得全國的資源要素和人口活動迅速向優勢區域城市聚集,城市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盡管搞得很快、規模也很大,但還是難以跟上資源和人口聚集的變化。
“因此中國越來越變得過度傾斜而平坦,這給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化帶來嚴峻的挑戰,這個挑戰主要表現在城鄉差距、區域差距,尤其是大城市中心區極度繁華,大城市邊緣城鎮及鄉村停滯和衰落?!蹦啭i飛說。
一個明顯的例證是,在北京、天津發達的都市區周邊,環繞的是京津貧困帶,包括河北省張家口市和承德市所轄的所有區縣、保定市所轄的貧困縣。在中國最發達的珠三角周邊的粵東、粵北和粵西,也是中國最貧困的經濟帶之一。
而就一城市內部而言,這樣過度傾斜的情況依然存在。以上海為例。在老一代上海人的眼中,上海有“上只角,下只角”之分。“上只角”云集買辦、洋人、社會名流,而“下只角”則多是體力勞動者聚集的地方。
如今的上海城市面貌大變樣,過去的“貧民窟”早已高樓林立?!翱缮现唤恰⑾轮唤堑牟町愡€存在,教育、醫療衛生資源以及公共服務資源,包括便利店、書店、各類中介分布還是不均衡?!敝袊茖W院院士鄭時齡說。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揚看來,所謂更加“平坦”應該是更加“均等”,即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享受到同樣的基礎性的公共服務。它是城市化運動的深入,是一個更加連續、沒有斷點的城市發展戰略,意義非常大。
城市病凸顯
國務院參事、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組長牛文元教授曾告訴記者,歐洲百萬人口以上的城市,平均單程上班花費的時間27分鐘,而中國50個百萬人口以上主要城市,單程上班花費的時間則為39分鐘。
其中最主要的15座城市,每天上下班和歐洲的平均水平相比要多消耗4.8小時。如果按照上海每小時平均創造財富2億元人民幣來計,就相當于每天損失10億人民幣。
事實的確如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發覺,城市并沒有那么美好。除了擁堵外,還有被污染的河流和空氣、無處不在的噪音、時而爆發的食品安全事件、無奈的“蟻族”和“蝸居”……一系列“城市病”也以罕見的速度集中爆發,以至一些曾經迷戀大城市的白領開始逃離“北(京)上(海)廣(州)”。
“我們在推進城市化的過程中,尤其是要注意防患城市病,現在已經有一些城市表現出來。”倪鵬飛說。
以貧困失業為例,倪鵬飛介紹,在中國一些城市,大量存在著生活配套水平較低的城中村或棚戶區。據民政部門統計,處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線以下的人口是2334萬。2010年期間,中國33個大中城市居民對所在城市就業狀況滿意率僅為31.3%。
在健康危害方面,倪鵬飛介紹,城市人口高密集分布依然對城市防疫工作提出重大挑戰,加大了流行傳染病傳播的控制難度。在2009年甲型H1N1流感爆發期間,中國四大直轄市確診病例占中國內陸確診病例37.4%。而中國四大直轄市總人口僅占中國內陸總人口約5%。
2010年對全國35個大中城市居民的問卷調查顯示:城市居民對當地醫療衛生狀況表現非常滿意或滿意的分別為11.6%、21.8%,滿意率僅為33.4%。
而《2011年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披露,根據對全國35個大中城市的調查也發現:城市居民對社會治安的滿意率約為47.7%,基本滿意33.8%,相對其他幾項指標這個滿意度還比較高,但仍有18.6%的不滿意和很不滿意率。
“我們的城市究竟是為誰而建,為什么目的而建?”在中國市政公用事業專家徐宗威看來,城市病反映的是城市建設的主導思想出了偏差。由于不清楚城市為誰而建,城市的管理者在單純的利益驅動下,較少地關注普通人,于是房子越建越大、自行車道越來越少、各種公用設施越來越貴。
構建適度傾斜而平坦的城市
事實上,托馬斯·弗里德曼也指出世界并非是絕對平坦的,“世界依然不平坦”,“并非所有人都能進入這一新的平臺……我并不是指我們變得越來越平等了。我想說的是,更多地方的更多人現在能夠進入這個平坦世界的平臺相互聯系、競爭和合作?!?/p>
為健康推進城市化,建構一個適度傾斜而平坦的城市中國,倪鵬飛建議,規劃適度傾斜的空間結構。在主體功能區規劃的基礎上,制定和實施系統的全國城鄉及區域發展的空間布局規劃,根據資源稟賦、歷史基礎、區位條件,確立適度傾斜的全國城鄉經濟社會活動和未來發展的空間結構,引導人口和產業空間合理流動與均衡分布。
倪鵬飛同時建議,改革城鄉和區域分割的制度和政策。建立城鄉一體的、人口自由有序流動的人口管理制度;改革土地制度,建立城鄉一體、同權同價的土地使用與管理制度,讓市場發揮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使生產要素和產品服務在全國城鄉之間、區域之間充分自由地流動起來。
倪鵬飛認為,要構建和完善快速、高效、便捷、廉價的全國交通、通訊、信息等基礎設施網絡系統。“一方面,使區域之間、城市之間、城鄉之間的資源、人口和信息能夠迅速、便捷、低廉地自由流動,另一方面,使盡量多的區域尤其是農村或邊緣城鎮加入到基礎設施網絡之中,有機會參與全國和全球的競爭與合作?!蹦啭i飛說。
在倪鵬飛看來,要解決城市病,必須推進公共服務的全國一體化和均等化。要推進區域之間和城鄉之間就業、社保、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的更大區域的統籌及其均等化,降低區域傾斜的尺度,增加人口和勞動力的流動性,同時避免過度聚集,降低區域傾斜的程度。
倪鵬飛特別強調,要關注并重點援助邊緣區域。在規劃和建設城市、城市群的同時,要制定積極有效的財稅、金融和產業政策,重點援助農村、非城市群、城市群的邊緣區發展,加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投入,避免馬太效應,降低區域傾斜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