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稅稅率有別、港澳企業依然面臨部分產業準入的限制、港澳人士就業需要辦理就業證、無法平等享受內地的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港澳貨物商品進出內地過關耗時……
由于粵港澳大灣區橫跨三個關稅區、三個行政區劃和三種社會法律環境,帶來的三地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制度障礙,影響了灣區經濟一體化融合進程。
不過,盡管客觀環境造就的障礙暫時無法消除,但近三年來通過廣東自貿區的建設,前海、南沙和橫琴在突破上述障礙的試點中均大膽嘗試,因地制宜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形成了先局部突破再以點帶面的局面。
借廣東自貿區成立三周年之際,廣東省自貿辦日前宣布,下一步廣東自貿區將重點探索在“一國兩制”和C E P A框架下,與港澳加強在服務貿易自由化及規則對接、產業互補、資源共享、交通互聯、信息互通等方面合作。同時,進一步放寬港澳金融、商貿、法律、航運物流、電信等領域的準入、資質和經營范圍限制,探索與港澳服務業市場管理標準相統一的行業管理制度。
南都記者獲悉,在即將公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會提及進一步降低三地融合的障礙,探索人才和要素在大灣區內自由流動,從這個意義上看,目前前海、橫琴和南沙的部分試點,未來有望在整個粵港澳大灣區內進一步推廣。
部分片區實施港人港稅澳人澳稅政策
由于內地的個稅稅率比港澳高,如果港澳人士在粵一年工作超過183天,則要按照內地標準繳納個稅,按照專業人士估計,同樣的收入水平,內地個稅稅負大致是香港薪俸稅的三倍。
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前海創新“前海深港人才合作”常態交流合作機制。前海已在全國首創對境外高端和緊缺人才個稅超過15%的部分給予補貼。以一名年薪百萬的港籍人才為例,其在前海繳稅比在內地其他地方少繳約15萬元。目前,前海已累計發放個稅補貼1.35億元。
同樣,橫琴目前也已出臺此類政策。為吸引港澳高端人才到橫琴發展,橫琴全面落實“港人港稅、澳人澳稅”政策。統計顯示,2017年橫琴接到符合政策規定的補貼申請89宗,實際發放補貼金額2722萬元,同比增長8%,補貼金額占港澳居民繳納個稅總額的40 %.除了個稅之外,橫琴還對港澳資企業所得稅給與優惠稅率,為合資格企業提供15%的稅收優惠。
除了彌合個稅差異之外,目前廣東自貿區還對港澳人士的繳稅流程進行了簡化。據省自貿辦通報顯示,廣東自貿區已經采取了全國首創的跨境繳稅,通過首創的“跨境電子支票繳稅”、V -T ax遠程可視自助辦稅系統等,實現跨境辦理涉地方稅費業務,實現港澳和異地納稅人實現涉稅業務辦理“零跑動”、跨境辦稅“同城同質”,以及能隨時隨地查詢和打印稅收票證。橫琴還自主研發了全國首臺遠程可視自助辦稅終端,辦稅效能提升80%.
取消港澳人士就業證 逐步給予同等待遇
一個多月前,前海管理局官網掛出一份公告,在前海工作的港澳居民即日起免辦《臺港澳人員就業證》。這意味著,在我國實施超過12年的“臺港澳人員內地就業實行就業許可制度”,在前海率先實現突破。
前海目前從業人員超過27萬人,聚集境外人才達8000多名,其中大部分來自港澳地區。取消就業證,意味著數千港澳人士可以免去再辦理就業證的煩惱。
由于是港籍身份,像前海能源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生產服務部副部長李志健,此前每兩年就要辦一次就業證。“辦理過程復雜,每次需往返出入境檢驗檢疫和外專部門3次,耗時至少一周,還有很多限制。比如體檢要在指定醫院做,換單位或回鄉證換發,都要辦理變更或重新辦證。”
就業證只是目前港澳人士在內地就業不便的一個縮影。按照現行的管理辦法,港澳人士無論是就業還是生活,都還面臨一系列的障礙:港澳人士回內地需辦理回鄉證,但是回鄉證的功能比內地居民的身份證的使用范圍小很多,在高鐵購票、銀行開戶等日常生活上均不如身份證便利。同時,在如住房公積金、醫保、子女入學等生活配套層面也另有政策。
目前廣東自貿區因地制宜,出臺了一些繞開障礙的試點辦法。
比如前海除了取消就業證之外,還降低了香港會計師、注冊稅務師、建筑測量師等十余類專業人才在前海就業準入的門檻,并即將擴大至港澳金融和法律專業人才。同時,通過資格認可、考試互免、合伙聯營、港資工程項目試點等特殊機制安排,進一步放寬港籍專業人士的執業門檻。
此外,前海還允許前來就業的港人繳納住房公積金,對港澳人才和境外高端人才實行公租房優先配租、應保盡保,還規劃建設國際學校、國際醫院,為港籍人才提供優質的教育和醫療服務,推動深港兩地通信運營商合作發行“前海卡”,實現前海與香港通信資費同城化。啟動前海公共W IFI網絡“深港通”,香港運營商手機用戶無需換號即可享受前海公共W IFI網絡服務。發行深港兩地交通“互通行”卡,實現交通出行同城化。
除了前海之外,其它片區也紛紛出臺港澳人士生活就業便利化的試點措施。
2017年,橫琴新區管委會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展局簽署合作意向書,推進投資建設領域專業人士執業資格單向認可,成為全國首個以“港澳服務專項”形式推動港澳專業人士準入執業落地的自貿試驗區。
南沙則推出商事服務“香港通”,讓港人在片區內可完成投資落戶的全部流程。目前南沙也在爭取進一步放開港澳建筑師、會計師、醫生等專業服務提供者進駐南沙的執業條件。
上述措施的出臺,讓在廣東自貿區就業生活的港人港企享受到了極大的便利。
作為最早一批進駐深圳前海的港資企業,前海周大福全球商品購物中心經過兩年的建設與發展,已成為自貿區深港合作的標桿示范企業。前海周大福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的港籍員工在前海就業較為方便快捷,無需辦理就業證,社保、境外高端人才個稅補貼也取消就業證的前置查驗。
新措施還包括允許在前海工作的港澳居民、外籍人士,自愿繳納住房公積金,且可享受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權利。
前海周大福的員工表示,作為前海深港合作區人才安居重點企事業單位,2016年開始,他們就陸續成功申請入住前海人才公寓龍海家園,“房子一室一廳、二室一廳的都有,還帶精裝修,拎包即可入住,房租也比外面便宜合理。”
對港澳企業 逐步放開部分行業
盡管在CEPA下,內地對于港澳資金的行業準入已經大幅放寬,但是依然有包括金融和電信增值等行業并未對港澳完全開放,同時港企在內地開展業務,也面臨不同法律框架、行政管制體系的適應問題。對此,廣東自貿區充分利用先試先行的政策優勢進了了突破試點。
在行業準入放開方面,目前前海已經在C E PA框架下率先放寬金融機構外資持股比例上限。像2017年12月7日正式開業的匯豐前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東亞前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港資合并持股比例分別為51%和49%,加上已開業的廣證恒生證券投資咨詢公司、前海招聯消費金融公司、恒生前海基金管理公司(國家證監會批準的首個外資控股公募基金管理公司),C E P A框架下對港澳金融業開放政策在前海全面落地。
為了突破港澳和內地目前適用不同法律體系的障礙,南沙已經設立廣州海事法院自貿區巡回法庭,組建國際航運、金融、知識產權等專業仲裁機構,在南沙國際仲裁中心同步運行粵港澳三大庭審模式,嘗試聘請港澳籍的專家陪審員參加審判,試行法官中英文雙語審判,結案裁判文書同時附上非正式的英文翻譯件的模式。
在法律環境接軌方面,前海發布《適用香港法裁判的制度探索與實踐》,成立前海香港商會商事調解中心,并率先試點開展內地律師事務所與港澳律師事務所合伙聯營試點工作。
此外,前海還取消港資企業注冊資本金限制,降低入駐門檻低,近年來港資中小企業在前海的發展變得活躍,這些企業還可以按照一般程序申請最高扶持金額50 0 0萬元的項目支持。稅收方面,入駐前海的港資企業,如果符合前海產業優惠目錄內容的,將可以享受減按15%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在跨境貸款方面,前海對于入住港企在貸款期限、額度、利率以及使用方位方面都出臺了更加靈活的政策。
作為粵港兩地營商環境融合的措施,前海還設立了前海香港商會,并出臺了一系列投資便利化措施,通過內港通平臺,解決港企在開拓內地市場時面臨的注冊、稅務、法律和勞務等問題,啟動“1234”服務港企新模式解決企業涉稅難題,降低港企準入門檻與入駐辦理時間,全國首創“港企直通車”服務模式,依托前海e站通服務中心,為港資企業入駐提供“一門式、一站式”服務。
降低粵港澳物流通關壁壘
由于粵港澳是三個獨立的關稅區,商品在三地之間流動需要辦理報關通關手續,延長了物流時間也增大了企業的物流和運營成本。在自貿區政策下,目前廣東采取了多種方式縮減通關的時間和流程。
省自貿辦表示,目前已經在自貿區實施C E PA框架下粵港澳商品、食品等通關便利化,通過創新粵港澳關檢合作監管模式,對供澳建材綜合運用一次申報、分批出境,對珠澳小商品簡化歸類、匯總申報,對港澳產食品實行進口食品檢驗前置,對電動自行車、一次性衛生用品等進口產品實行第三方采信認可,對珠澳陸路口岸小客車機檢檢查結果參考互認等創新制度。
橫琴在實行“一次申報、分批出境”后,單批次貨物通關時間從20分鐘縮短至3-5分鐘,珠澳陸路口岸小客車通關時間節約40%,橫琴和南沙片區被抽查送檢的進口食品從原7-11個工作日縮短到目前2-3小時內。
通過全國首創的“智檢口岸”工作新模式,企業任何地點、任何時間均可在互聯網免費、無紙化申報,使得港澳商品進入自貿區的出口商品通檢時間由2到3天縮短為16分鐘,跨境電商平均通檢時間僅105秒。
在南沙,通過建成“易通關”平臺、“關郵e通”、“穗關在線”移動端,將通關業務放在線上辦理,2017年廣州關區進出口貨物通關時間分別較2016年全國海關進出口通關時間壓縮49%、62%,“互聯網+自主報關”報關單數約136萬票,進口貨物通關成本降幅最高為六成,出口貨物通關成本降幅最高為八成。
在跨境電商交易結算方面,前海蛇口、南沙片區打造全新的跨境電商B2B交易結算產品,解決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面臨的訂單批量小、品種多、頻次高的問題,使得2016、2017年前海灣保稅港區跨境電商出口貨值分別為1 .77億、3 .74億美元,同比增長分別為33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