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媒體連續聚焦物流領域一些新現象,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概括起來,主要包括進城難、天價過路費、亂罰款、進場費、重復征稅,等等。
問題的累積,使得物流成本占GDP比重竟高達18%,頗為驚人。沉重的物流成本,也使得一些跟民生密切相關的商品,從初始價到終端銷售價,經歷了數倍乃至十倍的上漲,給民生增添負擔。
以往,我們可能會以從屬的地位看待物流,卻不料低效的物流,竟大幅提升了商業成本。以往,我們也不斷從公正透明的角度審視路橋稅費的征收,卻沒想到,交易性成本竟也可能演變為拖累經濟運行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無論是保障民生,還是提高經濟效率,我們都需要把物流作為一個整體問題加以重視了。
首先,作為城市,須轉變管理思路。如今,中國推進城市化,速度驚人。北京、上海城市人口接連突破2000萬,一些大城市的規模、人口不斷攀升。這在全球都是個值得關注的現象。城市規模的嬗變,帶來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公共管理的變革。這其中就包括物流體系的革新。像香港、東京,雖然對私車控制很嚴,但對物流配送的貨車卻大開綠燈,而大型商業區的規劃也從建設之初就考慮了方便貨物流通的因素。而我們的一些大城市,在這方面還不盡如人意,物流貨車在最后進入市區遭遇重重阻礙。現在我們需要把物流業當作更加重要的問題加以科學規劃。
其次,如何降低交易費用,值得嚴肅思考。交易費用過高,不僅會增加經濟運行成本,拖累經濟效率,還會扭曲市場機制,使市場調節供求、配置資源的功能弱化。但問題是,哪些交易費用是需要降低的?現在,不少地方為降低蔬菜終端價格,往往取消中間商,推動農超對接。這固然也可略微降低交易成本,但顯然,物流成本之高,中間商不是關鍵,他們不是壟斷者,他們只是價格接受者,利潤微薄。而且,他們的存在,還承擔著為產銷兩端傳遞信息的功能。物流成本高,更重要是在于過路過橋費以及重復征稅,按相關數據,一些物流企業重復征稅比例高達50%,而路橋費之高甚至使一些路橋收費被指為新生暴利行業。而這,才是政府部門大有可為、也應該有所作為進行調控的領域,而不是簡單取消中間商。
市場有效運行,人為的對于市場的干預不能太多。而過多的路橋費、稅費,恰恰是一種人為干預。降低稅費,取消不合理的管制,這不僅是為物流成本松綁的需要,同時也是政府確保經濟運行有一個良好市場環境所應盡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