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4-23 11:54:45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劉文嘉
“隱形貧困人口”這一新詞這兩天刷屏朋友圈,意思是,看起來很富,但其實很窮——可能會吃精致的法餐、用限量版的口紅、請高價的私教,甚至信用卡巨額透支……一句話,是“新貴”與“赤貧”的吊詭結合體。
過去十多年,城市化和市場化交叉演進,制造了很多溢出原有社會分析框架的新群體,也產生了一些帶有文化景觀性質的新群體特征,與青年人群形成重疊。觀察者一直在試圖把這些特征概念化,最早是“蟻族”“工蜂”,然后是“空巢青年”“新留守青年”“佛系青年”等。“隱形貧困人口”算是一個最新的概括。
馬克思主義哲學家鮑德里亞曾闡釋過的“消費社會”概念,為很多讀書人所耳熟能詳,指的是在物的豐盛基礎上,當代社會已經由生產社會轉為消費社會,前者意味著積累性的社會模式,后者則以消費為中心環節。消費,不再僅僅是一種功能需求性的活動,而是一種凸顯階層的符號、社群認同的紐帶和社會生活的價值歸宿。
消費社會的定義或有爭議,但消費主義文化確實如狂飆來襲。可以看看今天的現實:一個人的成長,是靠消費水平的爬升展現的;一個人的成功,是靠消費能力倒推出來的;自我的實現,要看完成了多少符號性消費。在微信等社交工具上,每個人的名字都變成了一個二維碼,而二維碼正是一種消費編碼。
與消費主義伴生,傳統的“無產”概念也發生了變形。已經很難想象城鎮青年當中有“赤貧”者,但他們中的很多人確是消費文化下的無產者。一些網友在“隱形貧困人口”的話題下回復說:“看看自己常曬的朋友圈,再摸摸自己空空的口袋,是自己沒錯了。”這句話,很清楚地表達出了“無產”的新內涵,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一個問題:為什么消費文化和彌散性焦慮會同時成為青年群體中的熱門話題域。
鮑氏提出消費社會概念,意在對此持批判性眼光。這對中國社會,有很多啟示意義。一篇發表于去年的論文曾以翔實調查比較過中美兩國青年消費狀況,結論說,與美國青年的相對理性對比,中國青年存在攀比及從眾消費、盲目消費、理財意識萌發但理財技能欠缺等問題。可以說,上述都是消費文化初起時的消費特征,給戲稱自己是“隱形貧困人口”的人們提了個醒。
但要特別一說的是,個體消費內嵌于每個人的生活方式,是自由權利的一部分,是個體活法的一部分,它的多樣化本身是一個社會自由度的表征。論者的種種分析,不過是為個體提供更多的觀察面向、自我評價系統,不應該也不可能要求消費方式定于一尊。社會政策上能為“隱形貧困人口”做的,是在合理范圍內保證社保力度,保證醫療保險和強化失業救濟,不至于讓年輕人因為一場困境,就從“隱形貧困”變成“顯形貧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