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4-12 13:26:27
來源:東方網 作者:犁一平
據《新聞縱橫》報道:老人去世后,家人去銀行取存款,往往會遭遇困難。90多歲的王老先生就遇到了這樣的事情。在妻子于女士去世后,名下的30萬存款因王先生密碼操作失誤一直無法從銀行取出,王先生與銀行多次溝通無果,萬般無奈將銀行訴至法院。4月9日,北京朝陽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此案。(據4月10日中國之聲報道)
保護儲戶的利益,是銀行的責任,義不容辭,也不能出任何差錯,否則,損害了儲戶的利益,令儲戶失望,辜負儲戶的信任,影響銀行的聲譽,同時,銀行還要承擔相應責任。所以,遺款難取,問題在不在銀行,而在儲戶自身。老人去世,存款密碼忘了,類似的事件年年見諸新聞報道。造成這種現狀,狹義而言,儲戶不注意生活細節,弄錯了銀行卡的密碼;廣義而論,儲戶缺少必要的法治意識,沒有學會用法律保護自身的利益,比如事先沒有立遺囑,沒有公證財產,事后特別麻煩。
這是一個比較突出的實現問題,大多數人缺少法律常識,沒有樹立法治意識,身前沒有想好后事,尤其沒有依法立下字據,身后產生很多麻煩。要么存在銀行的遺款取不出來,或者遺產繼承出現大的家庭糾紛,或者遺產被個別家庭成員私藏、獨吞,損害其他家庭成員的利益,不利于家庭和美。期間,為了財產問題,在銀行及其他部門之間反復折騰,彼此鬧得很不愉快,卻解決不了問題,因為問題由自身造成,最終,不得不有求于司法,走法律程序,結果,把問題搞復雜了,還費時、鬧心、又要破費,且浪費司法資源。
所以,這件事對每個家庭尤其是老人來說,是一個溫馨提示,在法治社會,凡事要有超前的法律意識,要學法、懂法、守法,生活中要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的合法利益。比如,始終如一寫對自己的名字,切莫隨意使用同音字,埋下隱患;不要隨便把身份證借給他人,以免被人盜用;人老了,或者生命垂了,要想好身后事,立好遺囑,避免給家人造成困擾,造成隔閡,影響家庭關系等。
故而平時切莫馬馬虎虎,粗枝大葉,缺少法治意識、法律常識,把銀行卡的密碼弄錯,或者平時生活中使用的姓名與身份證上的存在音同字不同的現象;或者一時疏忽大意,把出生年月寫錯了,事后與身份證對不上號;甚至借用他人身份證辦銀行卡、登記結婚等;等到了關鍵時候卻抱怨政府部門“死板”“教條”、不靈活、不變通,實在是強人所難,又推卸了自己的責任,很不厚道。
雖然任何問題最終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問題,但是,在法治社會不知法、懂法、守法,把簡單的事搞復雜了,浪費自己的時間,也增加社會成本,損人不利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