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蔬菜流通已經形成了一些區域中心,比如山東壽光,自上世紀80年代自發形成后,目前已經影響全國,進而形成了一個極其怪異的局面:東北的土豆先得運到壽光分揀,然后再發往北京等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研究員謝揚表示,按正常情況,將東北土豆直接運往北京的話,可以省卻中間環節,節省成本,但問題在于,如果一個經紀商直接將土豆運到北京,可能10天都賣不完,但是運到壽光分解批發,可能兩天就賣完了。
“這就是物流的作用,不是簡單的對接。”謝揚表示,很多人寄希望于搞農超對接,省去中間環節、降低成本,但是未必可行。
“無用”的物流系統
實際上,為解決物流問題,各地都有過一些措施,包括引進國際先進的物流系統,但是最終結果是,能拿來很好應用的并不多。
“北京順義建了一個很大的物流系統,花了4億元,據說能分解20萬種商品,但目前全國需要分解的商品種類才有5萬種,而這5萬種里跟農產品有關的不到上千種,還全部來自外地。”謝揚表示。
據介紹,按照設計,順義物流系統建在北京,對于北京本地的農產品來說是一大優勢,但實際上,在整個系統中,北京的蔬菜只有20%,加上北京物流成本遠比外地物流要高,所以物流系統相當一部分功能是沒用的。
“大規模糧食調運別的國家實現不了,我們國家能。”實際上,一些專家認為,國內的糧食物流網絡是世界獨有的,國內的鐵路系統,尤其是東北的鐵路、海運、聯運的網絡,基本上能做到哪兒缺糧食都能調運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