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察組調查是誘因。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種海景房可能是大多數購房者的夢想,但如果這個夢想是建立在破壞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呢?
前不久,海南省因生態壞境遭到破壞,被中央環保督查組點名。隨后,央視緊追不放連續報道該事。終于在輿論的壓力下,海花島、鳳凰島、日月灣等違規項目先后停工整頓。
大摩財經注意到,在被督察組點名之前,海南還在大力宣傳2017年海南國際旅游島歡樂節,打造海島休閑度假旅游概念,并號召大家去海南買房。
海南1993年時曾因過度開發房地產而造成樓市崩盤,這場危機一直持續到2006年左右才結束。2010年初,海南宣布國際旅游島規劃獲批,全國投資客蜂擁而至。大型房企也不甘寂寞,紛紛以“旅游地產”為名義在海南大手筆圈地。
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圈地面積在2萬畝的房企有中信泰富、魯能、綠地、富力,而恒大、海航圈地面積也在萬畝以上。
“圈地運動”造成了海南樓市高額庫存,多年難以消化,同時也出現了土地閑置等新的問題。因此從2013年開始,海南房地產市場又開始了從下降到緩慢復蘇的階段。
由于“圈地運動”導致海灘附近用地基本被瓜分完畢,一些房企于是打起了填海造島的主意,近幾年海南出現的人造島熱潮正是因此而來。據不完全統計,海南目前在建或規劃中的填海項目有11個項目。
眾多填海造島工程對海南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破壞,從而引來督查組的調查。雖然海南之前已出臺過不少調控政策,但這次調查似乎才是真的“導火索”,讓海南下定決心解除房地產對地方規劃的綁架。
海南目前不僅出臺了多個嚴苛的土地和購房政策、停建了違規人工島,也將全省七成市縣的GDP考核取消。但接下來的后續問題又比較復雜,被督察組點名的違規項目下一步該如何解決,是放在海南面前的一大難題。
從“圈地運動”到填海造島
在1993年樓市崩盤以后,海南花了多年時間處理“爛尾樓”等遺留問題。2003年,海南省提出了“大企業進入、大項目帶動”的發展戰略,引入大型企業進駐海南。
2006年7月,海南出臺相關規定:土地出讓收入扣除土地開發成本后余下的純收益部分,按照市、縣政府所得不得低于30%的比例,確定市、縣政府與主開發商的分成比例。這意味著,一級開發商最高可以分得70%的土地純收益。
正是基于這種低成本一級開發模式,讓此后眾多大型房企奔赴海南瘋狂“圈地”。這一情況持續到2010年海南國際旅游島成立。
2010年1月,海南宣布在國際旅游島規劃正式獲批前,將暫停土地出讓、暫停審批新的土地開發項目,隨后海南又正式重申不再新批土地一級開發項目。
在海南,開發商對土地的爭奪,實際上就是對海岸線的爭奪。2012年,曾有媒體統計,從“圈地運動”開始,海南天然美麗的海岸線基本被瓜分殆盡。其中,中信、華潤、海航盤踞于包括瓊海、萬寧兩市,富力、雅居樂、中糧、魯能、萬科、綠城則在三亞、陵水、樂東、保亭四市縣,新世界、海航、富力、雅居樂布局在口、文昌、澄邁、定安四市縣。
伴隨著房價的爆發式上漲,房地產成為海南的支柱產業。據了解,房企在海南瘋狂圈地有兩個優勢:一是大規模拿地帶來的較低土地成本和持有成本;二是隨著海南房地產行情見漲,地塊區位優勢而帶來的較高銷售價格。
然而,在國家對樓市的調控之下,“圈地運動”讓海南土地閑置情況嚴重,樓市出現供大于求。盡管海南對土地閑置出臺了“無償收回”的政策,但把旅游地產做成房地產項目、投機客過多的海南樓市,卻面臨著客戶群體減少的困境。
這種困境并未對依然看好海南樓市的房企帶來多少困擾。隨著優質海岸線被瓜分,房企又向近海“進軍”,填海造地大建人工島。有媒體統計,截至2016年底,海南在建、規劃中的填海項目有11個項目。
在房企看來,填海造地是一個好買賣。既沒有拆遷補償費用,也不會觸碰耕地紅線。填海一畝地的成本在20萬元左右,折合每平米成本在600元左右。這對于海南平均萬元以上的房價來說,利潤可謂豐厚。
同時,一些房企可借助“造島”所形成的龐大土地儲備,通過金融機構資本運作獲得融資,以此擴大公司資本規模,再展開新一輪并購,并質押股權獲得新的融資。
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是房企,政府部門也可以從中獲益。2017年初,海南出臺旅游建設發展規劃,其中提到,到2020年海南將初步建成世界一流海島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以下為其重點旅游規劃:
但是,眾多的填海造島工程對海水流向、岸線侵蝕、海邊的樹林動植物等造成不可逆轉的影響。毫無節制的圈地和破壞性開發,給當地生態環境帶來難以撫平的創傷。
出臺政策擠破樓市泡沫
填海造島所引發的生態危機引起了環保部門的注意。去年12月,中央環保督察組在向海南省反饋督察時,狠批當地房地產行業對當地生態的破壞。稱其財政過分依賴房地產,鼓了錢袋,毀了生態。
央視在1月初也跟著曝光了海南地產項目違規。隨后,海南省政府立即要求違規項目“雙暫停”(暫停建設、暫停營業),并出臺了被稱為海南史上最嚴土地管理措施,直擊房地產公司違規源頭。
同時,海南叫停鳳凰島、日月灣、海花島等違規項目,魯能山海天被封,博鰲13家企業被責令暫停營業。在更早的時候,海航投資的三亞新機場填海項目也因涉嫌違法用海,被暫停用海預審申請。
事實上,海南此次出臺“雙暫停”政策只是其對樓市進行調控的“升級版”。海南之前已經發布了“兩個暫停”“禁海令”“停止公積金貸款”等多個嚴苛的土地政策和購房政策。究其原因,就是是想解開 房地產對海南省規劃的捆綁。
長期以來,房地產業一直在海南的經濟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有了曾經樓市崩盤的前車之鑒,當海南再次面對要生態還是要經濟的難題時,果斷作出了抉擇。近日,海南將全省七成市縣的GDP考核取消,目的是“扭轉簡單以GDP增長率論英雄的政績導向”。
不過,解開房地產對地方規劃的綁架,并不意味著海南將放棄房地產。在海南省此前所確定的12個重點產業規劃中,房地產依然在列。緊跟而來的問題是,被督察組點名的違規項目該如何解決?那些建設項目的工人以及已買房的業主該怎么處理?
對此問題,海南相關部門答復稱,違規項目暫停就是控制違規事態的繼續發展,現已定了“四個一批”:立案查辦一批,當即撤除一批,停建一批,后續處理一批。并表示,許多問題的處理不能一刀切。
分開處理肯定是有必要的,畢竟海南的支柱產業除了房地產,最重要的還是旅游業。最新的消息是,三亞亞特蘭蒂斯酒店將于2月15日試營業。
業內人士分析,伴隨這一輪去庫存,海南高庫存將明顯改善,存量房也顯得珍貴起來。而在這次調控之后,幾乎不會再出現暴跌崩潰的可能性。從長遠看,海南調控升級更有利于房地產業的優質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