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1-22 11:20:5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蔣建科
據媒體報道,不久前某蘋果生產大縣滯銷的蘋果仍在積壓,很多只能以每斤6毛的低價賣給客商。有些果農甚至將種植多年的果樹砍掉,發誓以后再也不種了。
類似“果賤傷農”“揮淚砍樹”的事情時有發生,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地方鮮果供大于求,深加工又沒能及時跟上。筆者采訪中還發現,很多地方的特色產業雷同性較強,比如很多山區貧困縣都大規模種植了板栗、核桃,卻沒有配套的深加工企業。
這種狀況不改變,悲劇恐怕還會不斷重演。出路何在?筆者不禁聯想到之前采訪過的果酒產業。如果能將滯銷的蘋果賣給果酒廠深加工,酒廠能有充足的原料供應,果農收入又有了保障,這些果樹完全可以不砍。
我國是水果生產大國,但很多果品以鮮食為主,產業鏈較短。改革開放以來,國內不少水果產量和品質都有了較大提升,而精深加工卻發展不夠快,直至今日還是以鮮食為主,不時跌進“豐產歉收”的怪圈。
與此同時,老百姓對健康消費越來越重視,有特殊營養價值的食品發展潛力越來越大。科學數據表明,果酒同時具有藥食兩用價值。例如,山楂酒中含有黃酮類和低聚前花青素,木瓜酒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高,可有效增強人體免疫力、延緩衰老等。近年來我國居民果酒消費額年均增速達30%。
從供給側來看,百果皆可入酒,果酒品類豐富、營養價值高、耐貯藏、易流通。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有果酒生產與銷售企業近1000家,部分企業年產量可達上萬噸。然而,相比我國水果約2.75億噸的年產量,用于加工釀造果酒的份額不到0.1%,小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果酒產業發展資源優勢明顯,空間極大。不少國際商業巨頭已看到其中的商機,某跨國企業在華投資10億元生產發酵型果酒,年計劃產量15萬噸。砍樹莫如釀酒,對于很多盛產水果的地方來說,盡早謀劃大力發展果酒產業正逢其時。
除了深加工成果酒,緩解水果賣難的方法還有不少。很多水果可以深加工成水果脆片、果醋、保健品、化妝品等保質期長、附加值高的產品。產業融合方面,潛力也很大。去年重慶就興起了“果酒+餐飲”的“小酒館”模式,眾多特色小酒館成為居民們休閑放松的好去處。瑞典一家公司已在全球建設了15家果酒酒吧體驗店,引領時尚和健康消費。此外,不少賣難現象具有區域性特點,借助“互聯網+”跳出區域市場局限,通過農批對接、農超對接、直供直銷等方式建立穩定的銷售渠道,發展現代流通體系也大有可為。
實際上,跳出水果賣水果,讓農民更多分享現代產業發展紅利,更好體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甜頭,不僅是破解賣難之需,也是鄉村振興過程中廣大小農戶和現代農業有機銜接之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是必由之路,但“大國小農”是我國的基本國情、農情,如何把小農生產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是必須答好的一道時代考題。延長農產品產業鏈、價值鏈,早日為它們找到更多增值途徑,多管齊下把小農戶納入現代生產經營體系,是正確答案應有的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