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布消息稱,依據相關法律賦予的職責,已對百度涉嫌違法獲取消費者個人信息及相關問題提起公益訴訟,南京市中院日前已正式立案。(見1月8日《中國青年報》)
此前,江蘇省消保委對27家手機App開發企業調查時發現,普遍存在侵犯消費者個人信息安全的問題。其中,“手機百度”“百度瀏覽器”兩款手機App在消費者安裝前,未告知其所獲取的各種權限及目的,在未取得用戶同意的情況下,獲取諸如“監聽電話、定位、讀取短彩信、讀取聯系人、修改系統設置”等權限,已超出合理范圍。然而在江蘇消保委多次催促、公開監督下,百度仍“拒不整改”。
在一些巨頭企業面前,消費者處于相對弱勢的地位,對于自身合法權益被侵害的情形要么后知后覺,要么維權艱難。長期以來,消協在幫助消費者維權等方面取得不少成就,但囿于自身沒有行政執法權與處罰權,很多時候難免“力不從心”。眼下,江蘇消保委強勢約談侵害消費者權益的企業并要求其整改,不僅給了消費者信心,對侵權方以震懾和警告,更對其他地方的消保委起到表率作用。
不愿低頭認錯整改,或許有不屑一顧的成分,也或許有更多商業利益考慮,不論出于哪種因素,侵害大眾權益還想蒙混過去,顯然打錯了算盤。一方面,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網絡安全法》等相關規定,經營者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應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符合正當、合法、必要原則,并經消費者同意;不應超權限獲取,更不得違法收集。
另一方面,修改后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對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消費者協會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最高人民法院還專門出臺司法解釋,明確消協可提起公益訴訟的五種情形。也就是說,如今的消保委,即便沒有執法權和處罰權,也可以不再是“和諧委”——手執法律利器,看誰敢再越雷池一步。
事實上,除了此次江蘇消保委約談并督促相關違規企業整改、對“拒不整改”者告上法庭外,此前中消協、浙江消協也曾分別為廣大消費者提起過公益訴訟。消協直面問題、敢于碰硬,不僅可改變消費者遇到侵權只能單打獨斗、維權成本高昂的被動局面,也可實現消協職能的回歸與完善,贏得社會公信和美譽,還將改善當下消費者與商家利益博棄的格局。
此次公益訴訟不僅以要求百度停止違法侵權為目的,更是促進整個手機App行業高度重視和自覺保護消費者信息安全的契機。只有安全的產品,才是符合廣大消費者需要、符合市場規律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