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全面貫徹中共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中共十九大描繪了我國發展今后30多年的美好藍圖。九層之臺,起于累土。要把這個藍圖變為現實,廣大領導干部必須不馳于空想、不鶩于虛聲,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搞好調研。
“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然而,一些單位、一些部門調研不嚴不實現象嚴重。有的走指定路線,看示范樣板,聽標準匯報,“坐著車子轉,隔著玻璃看”,被好大喜功者牽著鼻子走;有的搞“逆向調研”,先預設調研結果,憑感覺得出結論,用想法代替事實,“坐而論道”,穿靴戴帽、帶鞋找腳……如此調研,不僅難察真情、難摸實情,而且損害黨風、危害作風。
年終將近,某縣領導下鄉調研脫貧攻堅工作。坐在車里,一天跑了四個鄉鎮近百個村社,行程三百多公里,自我感覺收獲滿滿。不難想象“坐著車子轉,隔著玻璃看”的調研有怎樣的質量了。可以說,“隔著玻璃”搞調研,不過是“突擊調研任務”罷了,如此調研是形式主義,是務虛,被群眾稱為“調研秀”,中看不中用,不利于工作的有益開展。
真調研需要有正確的認識。調研的目的是總結成功的經驗,見賢思齊。所謂“花開幾樣紅”,對扶貧干部來說,凡是成功脫貧的經驗都值得學習借鑒,并結合實際,學以致用,這是調研的一個目的;更關鍵是要找到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揚長補短。調研就是要發現固有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同時避免出現類似的“新問題”,從而盡可能把工作做得更好。所以,調研必須“帶著問題回去,送出方案回來”。
調研要有實事求是的態度。調研雖然“重看”,但要看出“名堂”。是搞走馬觀花、到此一游,還是挽起褲子,躬下身子,反映出的卻是一名領導干部對黨的忠誠,對工作的態度。如果調研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點到為止,既發現不了淺問題,更查不出深問題。只有打開窗子,走下車子,移動步子,走進“一線”、走進“田間地頭”,做到“望聞問切”,才能讓調研“回聲嘹亮”。
“不觀高崖,何以知顛墜之患?不臨深泉,何以知沒溺之患?不觀巨海,何以知風波之患?”真調研必須實事求是,知行合一,需要廣大領導干部努力做到親知、深知、真知,拒絕“只知其所以然”,想當然地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