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依賴關系客觀存在
不論從自然地理、人文脈絡、交通體系,還是從經濟文化的內在聯系和整體融合上看,長江經濟帶的空間依賴關系客觀存在。
不論從自然地理、人文脈絡、交通體系,還是從經濟文化的內在聯系和整體融合上看,長江經濟帶的空間依賴關系是客觀存在的。特別是在鴉片戰爭以后,沿江各港口的相繼開埠和被動開放,將長江干流變為直接通往全球各地的開放型經濟帶,打破了長江經濟帶傳統自然經濟特征的空間格局。據胡平等人的研究,長江各埠包括重慶、萬縣、長沙、漢口、九江、南京在1936年向上海輸出輸入貨值占該地的比重均超過50%,沿江各城市間的貿易頻繁程度可見一斑。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江經濟帶的凝聚力、關聯度和空間經濟聯系正在明顯加強。根據我們對2008年長江經濟帶空間自相關檢驗的結果,各城市間人均GDP 的Moran’s I高達0.622,存在顯著的空間依賴關系;絕大多數城市散點圖都位于第Ⅰ、Ⅲ象限,即呈現自身值較高且鄰居區域值也較高、自身值較低則鄰居區域值也較低的正空間自相關狀況。
空間依賴關系是制定區域合作規劃的主要依據。從既有的長江經濟帶各層級區域規劃來看,則更多地是建立在行政區基礎之上、行業部門內部以及地域相鄰的地區之間。如下游的長三角區域規劃、中游的武漢城市圈和長株潭城市群“兩型社會”改革試驗區、上游的成渝城鄉統籌綜合改革試驗區;湖北的“兩圈一帶”(一帶即長江經濟帶)戰略、重慶的“兩江一庫”和“兩江新區”戰略、云南的“三江”開發保護戰略等。這些分散的、零碎的戰略規劃帶來了顯見的弊端。
空間結構形態特征明顯
空間距離越接近的城市,其結構形態的相似性越高;隨著空間距離的擴大,城市之間的差異性也隨之增大。
空間結構形態實際上是由于空間結構的基本地域單元的功能分異而形成的。一般而言,在長江經濟帶內部存在著東、中、西部三大地區差異以及上、中、下游的差異,但具體的相似和分異程度還無法得出一致結論。為了全面理解這種空間差異,本文采用歐氏距離法、方差分析法對長江經濟帶各城市特征的相似性、群體之間的親疏關系以及地區之間的差異性展開分析。
用歐氏距離法分析的結果顯示,鄰近城市之間空間結構形態的相似性以及上、中、下游城市之間的差異性在長江經濟帶內部同時存在。空間距離越接近的城市,其結構形態的相似性越高;隨著空間距離的擴大,城市之間的差異性也隨之增大。而從目前的城市合作范圍來看,無論是下游地區的長三角城市群,還是中游地區的武漢城市圈、長株潭城市群,以至于長江上游的成渝城市群,都只限于在空間距離接近、結構形態相似的城市之間展開合作。若從要素互補和產業轉移方面考慮,這種小范圍的區域合作可能會成為束縛更高層次區域合作的瓶頸。按照丁洪建、鄧春玉、徐茜等人的解讀,空間特征的“相似性”意味著區域之間的競爭性,而“差異性”意味著區域之間的互補性,區域合作的基礎應該是規避競爭、強調互補。從這一層意義上看,長江經濟帶上、中、下游城市之間的合作顯得尤為重要。
同時,長江經濟帶存在著東、中、西部之間的地區差異,可以說是我國區域差異的一個縮影。根據人口密度、經濟密度、外向程度、投資強度四項指標的多變量檢驗結果,長江經濟帶的東部地區與中西部地區之間的差異化程度要遠甚于中部與西部之間。也就是說,東部地區與中西部地區的差異是長江經濟帶地區差異的主要方面,流域的一體化進程仍然面臨一些現實的挑戰。
產業同構化現象嚴重
長江經濟帶內各省區工業結構相似性很高,并呈現出“兩頭略低、中間較高”的特點。
長江經濟帶內各省區工業結構相似性很高,并呈現出“兩頭略低、中間較高”的特點。上海、安徽、貴州、云南等省份的平均相似系數在0.88以下,而湖南、湖北、重慶、四川的相似系數均在0.93以上。與其他省區相比,東部沿海地區要素稟賦結構較高,因而其產業結構高級化程度與合理化程度相對較高。在長江經濟帶的9個省會城市中,大部分城市的主導產業都集中在汽車零部件制造業、建材、重型機械、電子信息等。其要素稟賦結構基本相同,工業行業結構相似系數大致在0.9左右。
從產業結構同構化的原因來看,各地規劃的趨同是產業同構的源泉之一。如與上海相距不遠的15個長江經濟帶下游城市中,有11個城市的主導產業為汽車零部件制造業,有8個城市為石化業,有12個城市為通訊產業。同樣,以正在實施的安徽皖江城市帶建設和湖北長江經濟帶開放開發戰略為例,二者的主導產業規劃驚人相似:安徽皖江城市帶建設共確定六大重點發展的支柱產業,分別是裝備制造業、原材料產業、輕紡產業、高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業;湖北長江經濟帶開放開發戰略則確定了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現代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等四大優先發展產業。除此以外,在鋼鐵、煤炭、化工、建材、電力、重型機械、汽車等傳統行業遍地開花、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的情況下,各地又在競相發展電子信息、生物制藥、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甚至都要求有自己的出口。對于如何圍繞產業配套,開展上下游地區省市間的分工合作,形成經濟互補、實現共贏等,各省市卻很少表述。這種由不同行政區經濟所引發的產業同構化問題,導致城市功能不明、區域間產業關聯度小,沒有形成緊密的產業鏈,嚴重影響了長江經濟帶的一體化進程。
長江戰略:未來合作的政策導向
“長江戰略”是推動長江流域的區域合作、促進長江流域的共同發展,繼而帶動全國發展的戰略性構想。
長江流域的開發治理是一項巨大的系統工程,而與這項系統工程相匹配的戰略規劃卻仍舊停留在分散的、零碎的區域層面,嚴重束縛了長江經濟帶區域合作的進一步展開,亟須國家有關部門從流域的高度作全局的整合,使之成為一個系統的、協調的、全覆蓋的、完備的、科學的國家戰略。
中國試圖通過長三角這一龍頭帶動長江流域中西部地區從而促進長江流域共同發展這一目標早已確立,但一是由于過去長江流域中西部地區發展能力有限從而承接能力不足;二是由于長三角的經濟規模和實力不夠強大從而帶動能力尚弱,這一既定目標一直沒有很好實現。但是,現階段東部沿海地區經濟規模已迅速增長,長江流域中西部發展能力也已大為提高,通過以“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地區有效帶動長江流域中西部地區的發展,從而實現長江全域的共同發展已經成為可能,因此,為了實現中國真正的東、中、西部共同快速協調發展,探索世界大河流域區域合作發展途徑,現在迫切需要實施“長江戰略”。基于對長江經濟帶空間經濟聯系的研究,也為這一戰略的提出提供了學術研究層面的支持。
“長江戰略”是推動長江流域的區域合作、促進長江流域的共同發展,繼而帶動全國發展的戰略性構想。根據對長江經濟帶空間經濟聯系和結構形態的分析判斷,“長江戰略”的構想應該涵蓋以下幾個核心內容。
第一,在現有的流域管理機構——長江水利委員會基礎上,建立一個綜合機構來協調水利、環保、交通、國土資源等部委以及長江流域各省市區政府的利益關系,以克服目前中央有關部委和地方政府多頭管理的局面。
第二,在既有部門規劃和區域規劃的基礎上,形成一個包括經濟合作、社會協調、水利開發、生態環境等涉及長江流域可持續發展各個方面的流域綜合規劃,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現有開發密度和發展潛力,統籌考慮未來長江經濟帶的人口分布、經濟布局、國土利用和城鎮化格局,從流域層面確立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四類主體功能區,按照主體功能定位調整完善區域政策和績效評價,規范空間開發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間開發結構。
第三,把交通樞紐、交通軸線、交通網絡建設同區域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產業開發有機結合起來,建設高效便利的大城市群、城市帶和城鎮現代交通網絡,形成點線面結合、多層次、網絡型的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物流體系。
第四,加快長江經濟帶區域空間信息平臺建設。在完善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機制和統一數據標準的基礎上,建立完整的地理空間信息庫,逐步提高地理空間信息社會化應用與共享程度,不斷滿足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建成區域地理空間信息分發與交換中心,構建地理空間信息基礎數據的匯交、分發、服務和交換體系,帶動各領域信息系統的建設,促進信息資源共享與應用。
第五,彰顯區域產業特色,形成差異化合作格局。長江經濟帶上、中、下游之間存在顯著的產業梯度和要素稟賦差異,產業能級沿長江流向呈現遞增趨勢,要素豐裕度則沿長江流向遞減。在要素價格普遍上漲的當前階段,上、中、下游地區之間應該立足于自身的比較優勢展開更高層次的分工合作,對符合比較優勢的區域特色產業應加以優化升級,對比較優勢錯位的產業則可以利用天然的長江航道和發達的沿江綜合運輸體系實施產業轉移,從而在全流域范圍內形成一種立足于比較優勢的差異化分工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