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前不久召開的全國糧食主產區農業生產座談會傳出信息,在全國18個產糧超100億斤大市中,鹽城糧食生產多項指標名列前茅,與此同時,農民收入連續7年實現兩位數增長,201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8751元。
鹽城目前已建成8個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全市灌溉農田510萬畝,高產農田514萬畝,其中設施農業面積達到116萬畝,良種覆蓋率達98.4%,53個小麥萬畝示范田平均單產達504公斤,比全省平均單產高出111公斤。
該市大力實施品牌戰略,“射陽大米”年產超50萬噸,以41.3億元的品牌價值,被評為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第9名,列全國大米品牌榜首,在全國10多個省市開設300多個銷售窗口,進入10多家大型超市,僅在上海一地年銷量就達15萬噸,占上海大米市場供應量5%。此外,鹽城市獲得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和無公害食品稱號的產品共有179個,有50個農產品獲得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稱號,總數在全國地級市中名列前茅,占江蘇的半壁江山。
在鹽城,農業年利用外資達到5億多美元,其中有相當部分被用于糧食產業化,產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讓人們刮目相看。
在里下河和射陽河流域,鹽城建成了全省最大的500多萬畝優質粳稻生產基地,建成全國知名的100多萬畝弱筋小麥生產基地和150萬畝啤酒大麥生產基地。益海糧油、中糧集團、北大荒集團、上海光明集團等國內外大型糧油加工企業先后落戶鹽城,為糧食經濟發展注入了生機和活力。全市逐步形成了大米、面粉、油脂、麥芽、飼料五大重點加工產業鏈,較好解決了糧食就地轉化難題。該市著力培植壯大阜寧銀河面粉、新金威麥芽、射陽愛民米業等一批規模大、起點高、帶動能力強的糧食加工企業,其中國家級龍頭加工企業3家、省級12家。“十一五”期間,全市農產品加工產業產值年均增長24.5%,農產品加工產值突破了390億元,形成了以糧油、果蔬、畜產品和水產品加工為主導的農產品加工產業格局。同時,創新農業龍頭企業與農戶的利益共享機制,讓農民更多地分享增值利潤。全市規模農業龍頭企業總數達1062個,帶動農戶134萬戶,帶動基地農戶增收21.5億元。
目前,鹽城以占全國0.18%的土地、0.64%的耕地,生產出了占全國1.2%的糧食、1.8%的棉花、1.22%的油料、1%的肉類、2.92%的蛋類和1.93%的水產品。全市高效農業產值已占全市農業總產值的50%以上,為農民增收貢獻52%。 (楊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