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以后,北京、上海相繼收緊了賦予非戶籍常住人口的權利或福利,采用以學控人(通過限制接受教育來控制外來人口)、以房控人等手段控制外來人口。北京昌平等區(qū)進一步將目標明確為降低外來人口在常住人口中的比例,上海逐年提高外來人口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門檻。
數據顯示,2015年末,上海常住外來人口數減少14.77萬人,是上海15年來首次出現常住外來人口負增長的情況。2016年,北京常住外來人口減少15.1萬,是18年來首次減少。專家認為,外來常住人口減少說明北京、上海人口調控政策取得了成效。此外,2016年,北京、上海相繼提出2020年人口控制總量分別是2200萬人、2500萬人。
北京工業(yè)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教授李君甫表示,由于今年北京市人口調控政策力度很大,常住人口減少有可能在今年發(fā)生。
京滬在淡定“趕人”,深圳及二線城市卻在積極搶人。
根據2017年第一季度中國城市研究報告,人口吸引力城市排名前十的城市是:深圳、北京、廣州、上海、東莞、重慶、蘇州、成都、杭州、鄭州。
其中,深圳的戶籍人口增長最為迅猛。根據深圳統計局公布的2015年“統計公報”,截至2015年末,深圳的戶籍人口是355萬,但2016年達到了404.8萬人。也就是說,2016年深圳增加了接近50萬戶籍人口,增幅達到了驚人的14%!這一現象也被認為是展示了中國城鎮(zhèn)化的奇觀:一個特大城市,一年就可以吸干一個50萬中等城市的全部人口!
對此,中國國際城市化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委員會副主任李津逵的解釋是:對于廣大非戶籍人口的“低福利”條件,人們竟然甘愿接受,不符合尋常的道理。他們看重深圳的是什么?是深圳給每一個前來者以公平對待和選擇自由,他們相信依靠自己的力量可以打拼出一個新的前途。而當這樣的人口組成了一個近兩千萬人的超大城市,就更加公平和自由,什么人間奇跡不可能發(fā)生?
此外,廣州、武漢、鄭州、成都、長沙等重點城市近年來每年流入人口也在20—50萬左右。并且今年以來,以武漢、成都、長沙、西安、濟南、南京、杭州、鄭州、青島、廈門、天津、重慶等為代表的二線城市,全面降低落戶門檻、租房購房補貼等各種“招才利器”頗為引人注目。事實證明,對人才的吸引是成功的。根據智聯招聘發(fā)布的調研報告,2017屆大學應屆畢業(yè)生簽約這些城市的比例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城持平。此外,這些畢業(yè)生中希望到除一線城市就業(yè)的比例達到37.5%,高于希望到一線城市就業(yè)的29.9%。
特大城市人口“溢出”,讓一些二線城市迎來承接一部分大城市轉移人口的利好,而東北及一些中小城市卻處于難以承受之重的尷尬,由于人口的凈流出正在面臨“人荒”。
有分析認為,2014年以來,全國房地產市場分化嚴重,其背景就是三四線城市缺乏人氣,人口規(guī)模形成不了經濟集聚效應,缺乏就業(yè)機會和薪酬上漲空間,人口外流讓房價失去支撐。對想流動的人口來說,在這些地區(qū)落戶缺乏吸引力,還可能會有損失(農村的土地和“新農合”的參保權利等)。
廣西北海市中心城區(qū)常住人口估算在70萬以上,根據規(guī)劃到2030年中心城區(qū)要達到145萬人。“最大的困難是人從哪里來”。北海市建設部門有關負責人說,北海2015年人口增長率超過1.5%,盡管當地放寬了落戶限制,加快農業(yè)轉移人口市民化,但2015年落戶人數僅為6749人。
事實上,一些地方不僅面臨引進人口難,還處于人口凈流出的“失血”狀態(tài)。福建省沙縣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規(guī)劃到2030年沙縣城關人口要達到29萬人。“現在四分之一的人口都外出從事小吃行業(yè),人口不凈流出就不錯了。”
《國家新型城鎮(zhèn)化報告2015》也顯示,中國農民工流向地市級以上的占70%以上,而流向小城鎮(zhèn)的不到10%。
近兩年,東北人口外流讓“東北經濟失速”、“斷崖式下跌”、“逃離東北”等關鍵詞在網絡上熱鬧起來。從19世紀后期到20世紀80年代,東北多數時候都是人口凈流入地區(qū),充足的人口資源使東北在1945年成為亞洲最發(fā)達的地區(qū),并在1949年后成為“中國工業(yè)的搖籃”。然而2015年1月3日,英國《經濟學人》在一篇題為《東北再度告急》的文章中認為,東北地區(qū)面臨嚴峻惡化的人口形勢是經濟失速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引用國內某大學的一項研究結果指出,東北地區(qū)凈流出200萬勞動力。由于此數據是對比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得出的結果,即10年間總共流出200萬人口,平均每年在20萬人左右。
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提供的一份研究報告也顯示,根據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和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遼寧省保持人口凈遷入發(fā)展態(tài)勢,并略有增長,而吉林、黑龍江兩省人口呈凈遷出態(tài)勢,且規(guī)模擴大明顯。從整體來看,2010年時東北地區(qū)人口凈遷出數量達到219萬人,相當于2000年的5倍;從增長幅度來看,吉林省和黑龍江省人口凈遷出分別增長2倍和2倍。
這個曾經輝煌的地區(qū)留不住人了。
即使如此,一些地方超前規(guī)劃的新城建設仍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據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鎮(zhèn)改革發(fā)展中心調查顯示,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6年5月,全國縣及縣以上的新城新區(qū)數量3500多個。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表示,中國人口的生育高峰已經過去,即便全面放開二胎,人口增速不會出現大幅上漲,城鎮(zhèn)化的主要增量來源于進城農村轉移人口。考慮進城意愿、落戶能力等多方面因素,預期到2020年城鎮(zhèn)落戶的農業(yè)轉移人口占進城農村人口的1/3左右,“規(guī)劃3500多個新城新區(qū),誰來住?人從哪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