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美團點評通過內部公開信通知,將結束餐飲平臺“松鼠便利店”和“共享充電寶”兩個項目的試點運營。這個消息一下子挑動了行業敏感的神經,因為就在幾天前,樂電宣布停止運營共享充電寶業務,并收回所有充電寶設備。在樂電之前,已經有河馬充電、小寶充電等企業出局。
2017年春,共享充電寶還是業態新寵,不過爭議也從未止歇。有人認為共享充電寶順流而下,解決了用戶痛點;亦有人認為共享充電寶不過是“偽需求”,遲早折戟而歸。如今大批的資本仍是落花有意,無奈市場與用戶流水無情——洗牌、調整、出局,成為整個行業的主旋律。
當然,歷史在辯證法里兜兜轉轉,誰也無法斷言共享充電寶沒有卷土重來的那天。不過,對賭也好,爭鳴也罷,當下共享充電寶的命運,無疑說破了一個最基本的市場常識:“共享”的列車雖然光芒四射,但誰也不要以為搭上這趟順風車便穩賺不賠高枕無憂。
從40天融資12億元的風光無限,到如今偃旗息鼓幾乎“團滅”——共享充電寶不過是重蹈了“花式共享經濟”的命運。最典型的,要算得上共享單車了:悟空、3Vbike、町町等,關門的關門,跑路的跑路;酷騎、小鳴、小藍等,屢被曝出退押金難等問題。而就在10月24日,主打共享豪車的EZZY公司也停止運營。狂熱的“共享+”,漸次呈現出清冷的寡淡氛圍。
這兩年,“共享”成為熱詞,就像當年的“納米”“3D”等時髦概念一樣,搭車上路的行當五花八門。共享單車是為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還算得上師出有名,但連馬扎、籃球、雨傘,乃至寵物、冰箱、紅酒都搬出來做“共享”的生意,就讓人有些哭笑不得。市場越是瘋狂,積累的泡沫越多。一方面,“共享”成為產業噱頭,而非發展要求。此前不斷宣揚“萬物皆可互聯”,轉眼就成“萬物皆可共享”。二則,“共享”成為風投偏好,并非規律使然,處處都在搞“共享+”概念。最壞的結果,就是好好的共享經濟,被異化為“PPT項目”,弄得大家以為共享的真面目就是這么個怪模樣。
作為新動能的真正意義上的共享經濟,自然前途無限。今年5月,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2016年度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共享經濟市場規模達39450億元,增長率為76.4%。國家信息中心分享經濟研究中心預測,未來幾年,共享經濟將保持年均40%左右的速度增長,到2020年交易規模將占GDP比重的10%以上。不久前,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8部委還聯合發布了《關于促進分享經濟發展的指導性意見》,既定調了共享經濟的大勢,亦給市場主體吃了定心丸。
不過,實體經濟如何與“共享”有機融合,而不僅是套上“共享”的外殼,顯然還需要精準定位和審慎考量。真實需求、成熟模式、專業運作、社會效應,都是共享經濟需關照的核心要件。說到底,市場的智商永遠在線,消費者更不是傻子,別把“共享”當成穩賺不賠的神器,更不要庸俗化了共享經濟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