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并明確:
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
19日,習近平在參加黨的十九大貴州省代表團審議時進一步指出,確定三十年時間,是同我們實現強國目標的時間點相契合的。到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時,我們再研究新的土地政策。我們黨的土地政策是長期穩定的。
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是農民生活最基本的保障,“再延長三十年”的承諾對億萬農民來說,無疑是一顆“定心丸”。
“土地承包”咋來的?
農村土地承包是指采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農村土地,可以采取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農村土地承包后土地的所有權性質不變,承包地不得買賣。
小崗村18位農民的試驗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實行改革開放,而改革最早始于農村改革,農村改革的標志為“包產到戶(分田到戶)”即后來被稱為“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俗稱“大包干”)。之前的高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脫離了中國農村生產力發展的實際水平,加上高度集中的勞動方式和分配中的平均主義,影響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
1978年冬,安徽小崗村18位農民冒險在土地承包責任書按下鮮紅手印。 “大包干”第一年,小崗村就發生了巨大變化,全隊糧食總產13.3萬斤,相當于1955年到1970年糧食產量總和。
第一輪農村土地承包
小崗村的改革,推動了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全國農村的推廣。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發出第三個1號文件《關于1984年農村工作的通知》,主要強調要穩定和完善生產責任制,將土地承包期政策明確規定為延長15年不變。第一輪農村土地承包全面開啟。
1986年6月25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以法律的形式確立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度。
1988年國家出臺政策,對穩定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作出進一步的明確,對分配到每家每戶的耕地進行測量確定地塊,以村委會或村民小組為發承方與家庭戶簽訂農村土地承包合同,完善了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主,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解放了我國農村的生產力,開創了我國農業發展史上的第二個黃金時代,糧食總產量從1978年的6595億斤,增至2013年的60194萬噸。
第二輪農村土地承包
第二輪土地承包從1997年開始。1997年8月27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穩定和完善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的通知》,進一步明確了土地承包期再延長三十年。
伴隨著第二輪土地承包政策的落實,國家先后通過廢除農業稅,增加農業補貼和推進土地流轉承包等等造福三農的措施,推動了農業生產的持續穩定發展。
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也是近年來深化農村改革的一件大事。許多農民群眾拿到證書后感覺心里踏實,自己的承包地有了“身份證”,真正成為了土地的主人。承包地確權,使進城務工農民放心流轉土地,新型經營主體放心投入農業。
再延長30年,農民可以得到些什么
“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在十九大的開幕式上,這樣一則消息放出,讓很多農民感到十分振奮。
“再延長三十年”的承諾,讓土地的各種承包者和經營主體可以放心地加大在土地上的投入,甩開膀子干下去。
研究土地資源管理的華中農業大學副教授張軍認為,由于農業生產周期較長,對農民來說,延長30年的承包期,可讓他們根據30年不變的基本政策,規劃自己的農業經營行為:
比如,投入更多的資金、資源,對農地進行更多的保護利用,這種長期行為也有利于農業的穩定發展。
穩定土地承包權,讓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更“活”。完善農村土地“三權”分置,從承包權中分離出可以流轉、抵押、貸款的經營權,可以使農村土地變為活資本,讓農民可以創造性生產、創造性勞動、創造性發展,不斷增加財產性收入。
華中農業大學土地資源系教授陳銀蓉感到高興:農民對土地產權有了明確的預期,有助于形成農村土地市場。尤其在經濟發達地區,農民對土地價值的認識更高,那么,他們通過土地流轉獲得的回報往往更高。對于農業企業來說,他們也會更放心大膽地與農民交易。
未來農村土地將釋放更多“洪荒之力”
農村土地將越來越值錢
隨著承包期延長的確定以及土地確權的完成,土地權屬和年限這兩個最為關鍵的問題得到了解決,這讓土地流轉有了堅實的基礎。
伴隨著農村土地的流轉,城市產業轉移,在農村發展的產業越來越多,人們對農村土地的需求變大,在流轉市場里,它的價值將得到極大的提高。
對農村土地確權也可以進一步挖掘其內在“礦藏”,使之釋放更多“能量”,在農產品安全、農業品牌打造、農村金融信貸等更寬廣范圍內有更大的作為,把改革的紅利進一步擴大和深化。
這個新興職業要火
我國農用地面積達96億畝,流轉市場的價值以萬億計,這個市場的規模是龐大的,每天都可能會發生數十億計的流轉交易,這么大的一個市場,人才的需求量將非常大,初步預計將以百萬計,他們就像分布在農村的快遞員一樣,把每一塊衡定價值的土地交付給需求方。
農民福利越來越多
在國家經濟結構調整和出臺各種利好農業、農民的政策背景下,大量社會資本涌入農業領域,新農業蘊含著巨大潛力。擁有承和宅基地、集體收益分配權、征地補償、大病保險和新農合……未來,農民的福利將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