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才能樂業,房子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五年來,島城居民的居住環境有何變化?數據顯示,從住房面積上看,青島市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由2010年的27.4平方米提高至2016年的31.7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積達33.2平方米;從惠民安居上看,2013~2016年,13.4萬戶棚戶區改造任務量在全國副省級以上城市中名列前茅;從住房保障上看,五年來,全市累計開工建籌保障性住房7.2萬套,配租配售保障性住房4.4萬套,保障范圍再擴大;從城市發展上來看,青島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由2012年的67.14%提升到2016年71.53%,列山東省第一。在城鄉建設上走出的“青島模式”,正在推動全市城鄉居民住房從“有所居”向“有宜居”大步邁進。
新突破
從“有所居”邁向“有宜居”
據了解,自2013年起,市政府將棚改作為改善民生的“托底工程”,每年列入市政府“市辦實事”。數據顯示,2013~2016年,全市已完成棚戶區改造13.4萬戶(2013年1.5萬戶、2014年2.2萬戶,2015年3.6萬戶、2016年6萬戶)。特別是2016年全市承擔國家、省棚戶區改造任務60522戶,較2015年增加了67%,改造任務量在全國副省級以上城市中名列前茅。2017年,青島市計劃啟動棚戶區改造4.8萬套(戶),截至8月底,已完成開工建設任務3.5萬套(戶),占年度計劃的73%,比7月份提高15個百分點。
在工作推進中,按照“先危后舊、先急后緩、量力而行、分步實施”原則,探索建立棚戶區改造房屋征收居民參與監督的“青島模式”,在國內副省級城市中率先啟動政府購買棚改服務。經過棚戶區改造,青島市有效緩解老城區人口擁擠現狀,推動老城區騰籠換鳥加快實施,為實現全市空間布局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做出貢獻,區域活力顯著提升。
據介紹,“住有宜居”仍將是全市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的發展重點,在擴大增量的同時提升住房建設的品質也將成為城鄉建設工作的新課題。
按照計劃,市城鄉建設委將在加快住房建設,提升住房品質上尋求棚戶區改造等工程的新突破,對標德國、新加坡等國家先進標準,打造精品工程,讓老百姓住上質量過硬、安全性高、品質上乘、舒適方便的房子。按照國家要求,大力推進新建高層住宅全裝修,開展既有建筑加裝電梯試點,在住房建設改造新方式上,青島節能保暖工程、裝配式建筑、綠色建筑、公共建筑節能改造、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等多種建筑節能方式亮點紛呈。
新面貌
城鎮化率列山東省第一
記者了解到,十八大以來,青島市致力于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制訂了《青島市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入圍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出臺《青島市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實施方案》,加快13個小城市培育試點和省示范鎮建設步伐;1個鎮入選國家特色小鎮,5個鎮入選省級特色小鎮;創新區市統籌、鎮街監管、村級收集、市場化服務的“3+X”城鄉環衛一體化運作模式,實現了全市城鄉環衛一體化全覆蓋,垃圾無害化集中處理率達到100%。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由2012年的67.14%提升到2016年71.53%,列山東省第一。
道路交通是城市功能延伸的“先行觸角”,按照“快速路成網、主干路擴容、支路網加密”的總體發展思路,加快推進城區道路建設,至2015年底,市轄區人均道路面積21.34平方米,在副省級城市中名列前茅。持續推進市政道路大中修維護,年改造面積超過百萬平米,道路建設在同類城市中處于先進水平。2016年青島市全國“主要城市擁堵緩解”排名第2位,擁堵排名由2015年的第9位下降到2016年的第19位,早晚高峰平均車速三年提高5公里。公共停車場建設上,2012~2016年,東岸城區累計建設公共停車場140處,增加停車泊位約4.5萬個,對緩解部分區域停車難問題發揮了積極作用。啟動了市級智能停車一體化平臺建設,完成試點建設,通過互聯網手段整合全市停車資源,盤活停車設施存量。
在環境改善上,園林綠化、河道整治成為兩大重點工程,通過園林綠化,島城建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生態景觀大道,通過河道環境整治逐步恢復河道的生態功能。此外,2016年,青島市還成為海綿城市和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試點城市中唯一“雙試點”。
新保障
新市民等納入保障范圍
五年來,全市累計開工建籌保障性住房7.2萬套,配租配售保障性住房4.4萬套;降低保障家庭申請準入門檻,對于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的保障范圍從原來的18.7萬戶,擴大到2016年末的24.3萬戶,增加了30%;五年來投入財政性資金約41.8億元,為保障性住房供地150宗,建設房源5.7萬套……細細梳理島城過去五年的“大數據”,不難發現,五年來,島城住房保障政策體系逐步健全,管理機制更加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設規模和保障數量都堪稱“史無前例”。
據悉,目前,島城已建立起以公租房為主體,實物保障和貨幣補貼相結合的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而為了使住房保障政策惠及更多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島城不斷降低保障家庭申請準入門檻,收入線標準由人均月收入1864元放寬至2936元,讓更多的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享受到了政府的優惠政策,對于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的保障范圍從原來的18.7萬戶,擴大到2016年末的24.3萬戶,增加了30%。同時,將新市民和引進人才納入住房保障范圍,面向新市民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2萬套,人才公寓基本建成4.7萬套。
在保障房建設上,島城堅持集中建設和配建相結合,多渠道籌集保障性住房。其中,配建制度的實施,優化了保障性住房區位布局,提高了保障房的入住率。同時,拓寬保障性住房投融資渠道,五年來投入財政性資金約41.8億元。對于保障性住房建設用地也應保盡保、及時供應,五年來共為保障性住房供地150宗,建設房源5.7萬套。
在保障房的分配上,采取綜合計分的方式進行輪候排序。據悉,島城加大了對住房保障資格的審核力度,通過“兩級審核、兩次公示”(街道受理初審、初次公示;區住房保障管理部門會同相關部門復審、二次公示)和“六部門聯審”(由房管、民政、公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公積金、稅務等六部門,聯合對申請保障性住房家庭的住房、收入、婚姻、財產等情況進行核查)機制,嚴把準入關口。真正讓最急需住房保障的家庭和群體,享受到優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