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北京工業大學、北京市委社會工委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的《社會建設藍皮書:2017年北京社會建設分析報告》指出,從北上廣深流動老人的整體情況來看,為照顧孫輩而流動占比最大。(9月27日《新華網》)
老人們為了發揮余熱,不管是為了照顧孫輩,還是為了養老,或是為了照顧子女,他們的命運其實沒有根本性區別,都是背井離鄉,來到千里之外的陌生城市生活,成為城市里的流動老人,也就是市民口中俗稱的“老漂族”。
從物質生活層面說,城市里的流動老人或許吃的比在老家要好一些。但在精神生活層面,“老漂族”的晚年生活并不見得很幸福。相反,他們有很多的苦楚與憂傷不為外人知,可能還不如生活在老家。在陌生的城市里,沒有朋友,每天過著“家—學校—菜市場”三點一線的枯燥生活,孤獨、想家成為很多“老漂族”的普遍生活狀態。而且,子女整天忙于工作,“老漂族”與子女之間交流、溝通也不多,反而可能為了孫輩的教育問題在觀念上發生分歧,鬧出很多不愉快。換句話說,“老漂族”亟需善待和撫慰。
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和老齡化步伐提速,城市流動老人的規模越來越大,將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6年底,我國60歲以上的“老漂族”已經接近1800萬人。可以說,善待和撫慰“老漂族”,已經不只是一個小小的家庭問題、盡孝問題,而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民生問題、社會問題。這決定了要讓“老漂族”在陌生的城市感受到家的溫暖,找到歸屬感,融入城市,成為第二故鄉,就不能把所有責任全部推給他們的子女,最關鍵的是,城市的公共服務要補齊短板,覆蓋“老漂族”,要讓“老漂族”像城市老人一樣享受公共服務。
首先,城市的老年大學等資源應向“老漂族”開放,并引導“老漂族”去上老年大學,讓“老漂族”在陌生的城市擁有一個“新家”。一方面,老年大學應根據“老漂族”的實際情況和興趣愛好,開設和舉辦適合“老漂族”參與的課程、活動。另一方面,政府財政對“老漂族”上老年大學要給予一定的補貼,減輕“老漂族”上老年大學的經濟負擔。
其次,政府寬裕用購買社會服務的方式,利用社區、小區的文化娛樂資源,向“老漂族”提供適合他們的免費的文化娛樂生活。當然,政府可以運用大數據,為“老漂族”提供他鄉遇老鄉的平臺,方便他們交流、溝通。
再者,盡快推進、實現全國醫保聯網和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方便“老漂族”在城市看病,解決他們在城市看病的后顧之憂和醫藥費報銷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