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是上海市嘉定區(qū)的江橋批發(fā)市場一名商戶。2002年,每年能賣出200噸西紅柿,到了2017年,他幾乎每天都能在上海賣出100到180噸,特別是最近這五年,西紅柿的銷量逐年猛增。曹建告訴記者,他們每年的營業(yè)額按毛利來說一億元左右,個人利潤也在150到200萬元左右。而且曹建也從最初的租房住到現(xiàn)在已在上海有兩、三套房。(9月26日央視財經(jīng))
小小的西紅柿和動輒資產(chǎn)上千萬的上海樓房相比,確實有點像“一枚曲別針換一棟別墅”的傳奇。上海9月二手房均價每平米達50813元,三套房的面積再小,估計千萬市值是沒問題的。這樣的視覺沖擊力,在“男子靠賣西紅柿在上海買三套房 每年毛利達一個億”的新聞標題之下,給輿論場砸起陣陣羨慕嫉妒恨的漣漪:原來賣西紅柿這么賺錢、原來在上海買樓也不難、原來北上廣美若天堂……只有懂行的在新聞跟帖里皮里春秋一句:又要來騙我去賣西紅柿了!
類似“賣西紅柿在上海買3套房”的新聞近年風(fēng)起云涌,比如“月入3萬煎餅大媽不是傳說 浙江一男子靠賣燒餅攢下7套房”等。新聞當然都挺勵志的:底層群體、血汗打拼、扎根城市、財務(wù)自由,營造出一種美輪美奐的認知錯覺——好像隨便賣點不起眼的小玩意兒,都能遍地黃金滿手銀。掙錢如此容易,你還如此潦倒,大概只怪自己不爭氣。
可是,“賣西紅柿買3套房”的寓言究竟該怎么看呢?首先,這個“男子”,恐怕不是地鐵里的流浪歌手,也不是落魄在大都市的異鄉(xiāng)人,更不是懷揣夢想在城市頭破血流的你我。對一座大城市來說,賣西紅柿的成百上千,“每天都能在上海賣出100到180噸”的男子,不算西紅柿界的寡頭,至少也是這個領(lǐng)域的“大咖”了。其次,這種“傳播技巧”故意忽略了奮斗拼搏過程,消隱了當事人的成功概率問題,容易讓人在結(jié)果沖動之下直接“復(fù)制黏貼”。可是,今天你再去上海賣西紅柿,多少年才能換兩三套現(xiàn)房呢?按照這個邏輯,所有成功人士都能在類似“震驚體”的標題下,成為普通人自省自責(zé)的最佳材料了。
做電商的,也只有一個馬云;搞田徑的,也只有一個劉翔;彈鋼琴的,也只有一個郎朗。承認先賦的差異,承認時局的加持,這是我們對待雞湯版“成功學(xué)”最理性的態(tài)度。當然,“賣西紅柿買3套房”的寓言,本身就是談市民菜籃子事宜,媒體并非在鼓動個人成功哲學(xué),倒是二次傳播中的斷章取義,引得網(wǎng)友在“西紅柿和上海樓房”之間萬般糾結(jié)。
他們買房了,他們成功了,他們走上人生巔峰了。勵志的是精神,傳奇的是道路,但這一切,未必有實操價值上的可復(fù)制意義。當然,“賣什么”都能光芒四射,但不要等光芒四射后再隱去苦逼歲月告訴我們,成功就是“so ea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