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至今雖然仍未正式公布,但各方消息證實,其對外發布已是指日可待。
8月21日,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城市總體規劃是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的,目前正在履行印發程序,中央在京投資項目和北京市屬投資項目都要以城市總體規劃為前置。
新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下稱“新版規劃”)將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七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
規劃期限或將延長10年?
新版規劃草案在2017年三四月間便向市民進行了公告,征詢意見和建議。今年5月,北京市委十一屆十四次全會一致同意將《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0年)(送審稿)》按程序上報黨中央、國務院審定。
據記者了解,新版規劃在5月以后又經過了數輪修改,跟之前的版本或將有不小的改變。
有分析人士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透露,“此前,對外公開的新版規劃的規劃期限是2016—2030年。正式發布的新版規劃的期限很可能將不是截至2030年,而至少是2040年。”
根據城鄉規劃法第十七條規定,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的規劃期限一般為20年。新版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期限便是2015—2040年,規劃期為 26年。而上一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的規劃期為2004—2020年。
在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京津冀協同發展聯合創新中心主任楊開忠教授看來,不論規劃期限具體情況如何,他認為新版規劃的時間因素應該考慮以下幾點: 首先是整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強起來階段,即要展望到2049年建國一百周年之際。此外,“北京城市總體規劃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核心組成部分,其時間要體現的要素包括《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的規劃期限,《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遠期到2030年,因此2030年應該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另外其要反映的因素就是雄安新區規劃期限,我估計遠期到2040年。”
“四個中心”如何布局?
7月初召開的北京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指出:要增強首都意識,堅持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做到首都的規劃建設始終圍繞“四個中心”城市戰略定位來開展,首都的發展自覺圍繞“四個中心”城市戰略定位來推進。
所謂“四個中心”,即指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四個中心”中,文化中心的布局已經基本明確,北京市委書記蔡奇此前的一段話透露出的信息量不小。
8月18日,北京市召開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蔡奇首次以市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領導小組組長身份出席。他強調,建設全國文化中心,“重點抓好‘一核一城三帶兩區’,即以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為根基,以大運河文化帶、長城文化帶、西山永定河文化帶為抓手,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和文化創意產業引領區建設。”
有分析人士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文化中心布局可以歸結為 “一核一城三帶兩區”。“一核”指精神層面的,空間主要承載區就是“一城三帶”:老城、大運河文化帶、長城文化帶、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兩區”則指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和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引領區。
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還專門就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作出重要批示。在上述分析人士看來,“三帶”中,以水定城,大運河文化帶最為受到重視,而“西山永定河文化帶,本來沒有‘永定河’三個字,后來才加上的”。
除了布局已經初露端倪的文化中心,政治中心的布局也廣受關注。
此前外界曾傳言北京東城區與西城區將合并為“中央政務區”。對此,楊開忠分析認為,“假使未來東、西城合并為一個行政區,宜叫‘中央區’,因為東、西城區不僅是政治中心的核心承載區,也是文化中心,甚至是國際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載區,命名為‘中央區’既體現了核心區的定位又統籌了不同中心功能的要求。”
另有分析人士對記者說,東西城合并,并不是個新鮮課題。2010年撤銷崇文區、宣武區前,也曾有過直接“四合一”的設想,只不過因人員安置等問題,最終折中實行了“四合二”的方案。同時,外界存在很多誤讀,東西城合并后的行政區,其實并不等于“中央政務區”。
今年5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送審稿提出的是“一核一主一副、兩軸多點一區”的城市空間結構,據北京市規劃國土委介紹,“一核”指“首都功能核心區”。
北京大學首都發展研究院院長李國平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東、西城以政治功能為主,未來不管如何命名,其核心職能就是政治職能,首要的任務就是服務中央。
關于科技創新中心,公開信息顯示,其“主戰場”是“三城一區”。“三城”落位到中關村科學城、未來科學城、懷柔科學城。“大中關村包括‘一區十六園’,‘十六園’或許可以從邏輯上理解為輻射和外圍。”前述分析人士說,“一區,開始的時候僅指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按現在的定義,順義也作為前沿陣地,發揮一定的作用。”
關于“國際交往中心”,現有的信息顯示,還要制定專項規劃,空間落位有待明確。上述分析人士預測:核心區和朝陽區是“主戰場”,懷柔雁棲湖區域肯定也算在內。楊開忠分析認為,北京城市副中心區也應該算在內,“國際交往中心,不僅僅是政府、政治的國際交往,也包括企業、經濟、金融、文化的國際交往,從這種意義上,北京城市副中心地區應該是國際交往中心新的增長極,即北京經濟、金融、文化國際交往的新中心。”
規劃加入雄安新區內容?
“雄安新區”也進入新版規劃。據《北京日報》報道,即將出爐的新版規劃中,單獨增加一節內容,對支持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做了安排。
“雄安新區”不僅要進入到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在6月19日召開的北京市第十二次黨代會上,已經將支持雄安新區建設寫進了報告。該報告指出:建設河北雄安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將與城市副中心共同形成北京新的兩翼。堅決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把支持雄安新區建設當成自己的事,主動加強規劃對接、政策對接、項目對接,全方位加強合作,雄安新區需要什么就支持什么,做到有求必應、積極配合、毫不含糊。
“有求必應”還將繼續落實到未來的行動中。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近期已經出臺或即將出臺的多個政策文件中,也都增加了支持雄安新區建設的相關內容。
“雄安新區”和“城市副中心”是北京的兩翼,缺一不可。7月17日、18日召開的北京市委十二屆二次全會指出,要牢牢把握好“一核”與“兩翼”的關系。“一核”要輻射,“兩翼”要聯通,“一核”與“兩翼”要形成整體。(本文刊發于《中國經濟周刊》2017年第35期)
新聞鏈接:
避免同質競爭!雄安新區、北京城市副中心等平臺產業承接和發展方向更明確
北京市日前與津冀兩省市協同辦共同研究制定了《關于加強京津冀產業轉移承接重點平臺建設意見》,明確了河北雄安新區、北京城市副中心產業發展方向,細化了曹妃甸協同發展示范區等4個戰略合作功能區產業承接和發展方向,確定了一批協同創新平臺和專業化承接平臺,構建“2+4+N”承接平臺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