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近5個月,環保部28個督查組共檢查41928家企業單位,發現22832家企業單位存在環境違法違規問題,約占檢查總數的54.5%。超半數企業被查出違法違規源于這場仍在進行的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督查行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
經歷了之前一輪又一輪的環保督查,違法企業也處理了一大批,可大氣污染治理的形勢依然不容樂觀——4萬多家被檢查的企業,竟然半數以上都“帶病運行”。
面對如此嚴峻形勢,政府當然要繼續保持監管高壓。據悉,環保部督查組將采取獨立督查方式,不再由地方環保部門陪同,這樣的監管“升級”不僅更有威懾力,也更利于排除地方保護主義的干擾。
當然,環保督查并非萬能,政府的監管力量再強,也不可能抵達每一個企業,每一處生產現場。大氣污染的治理,主體依然在企業,如果企業對于環保督查和執法總是心懷僥幸,采取抗拒的心理,無疑會大幅增加治理的難度和成本。
這里,我們必須回到企業的環境責任。一個現實是,我國部分企業嚴重缺乏環境責任意識。環保督查查出的這些企業,有沒有建設污染治理設施,有的有治污設施卻不運行,顯然這些企業追求的只有利益最大化,而沒有意識到,企業生產中的污染,會深刻影響到我們賴以生存的根本,危及社會的長遠發展。
中國制造業經歷了幾十年的高增長,這種粗放型、高污染的增長模式注定無法持續。作為企業如果還沉浸在以往思維里,看不到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和潮流,那定是無法生存下去的。在目前的污染形勢下,環保執法只會強化,而不會弱化,運動式的執法也將被日常化的監管所取代,作為企業,不可有僥幸心理。
企業面對越來越嚴格的環保檢查,與其抗拒,不如主動適應,積極配合。明智的企業,不妨把環保督查當作企業轉型升級的契機。道理其實很簡單,污染往往伴隨著能源與原材料的巨大浪費。有數據顯示,中國每年近7.8億噸的工業固體廢料沒有得到利用,浪費了其中蘊含的未被利用的資源價值250億元。企業成本高居不下,一個原因正在于此。
環保固然要花錢,但這筆錢并非花得沒有價值。企業積極履行環保責任,運用新型的環境技術,促進清潔能源的開發和利用,短期內可能有陣痛,但從長遠而言,將會促進企業降本減費,提升企業競爭力。
以揮發性有機物(VOCs)治理為例,這也是此一輪環保督查著重提到的問題。許多時候,VOCs其實是可以回收的資源。目前成熟的技術,已經可以對VOCs生產再利用。比如在汽車油漆噴涂行業,噴漆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稀釋劑揮發,如果國內車企能對揮發的油漆溶劑進行全面回收,不僅能治理VOCs污染,還能產生約100億元的效益。
保護環境與發展生產力,并非水火不相容,踐行綠色發展的模式,受益的不僅是環境,也包括企業自身。期待更多企業拿出壯士斷腕的決心,肩負起生態環保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