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工信部統計,我國個人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連月攀升。今年6月,人均移動互聯網流量達1591M,同比增長125%。如果加上wifi,這個數字將再翻幾番。中國聯通統計,7月“人均月耗流量榜”頭四位為快手、微信、嗶哩嗶哩動畫和網易云音樂。一家德國研究公司統計,2016年中國智能手機用戶每天玩手機3小時,“沉迷度”在全球排名第二。
智能手機火了,手機上網火了,大多數人的生活似乎已經離不開手機了。新華社報道手機流量新聞的標題是疑問句:是“獲”還是“惑”?表達出了人們對手機的依賴帶來的愛恨交加的困頓。一方面,人們通過手機上網可以得到極大的生活便利,包括購物、求職、買房租房、導航、訂餐、娛樂、學習外語甚至可以工作賺錢;另一方面,大量應用的開發與誕生還帶來了創業和就業的繁榮,促進了經濟發展。然而,它的“負面影響”似乎也不可忽視:人與人的關系變了,很多人似乎和手機更“親”,忽視了與家人或朋友的日常交流……
其實,新事物的發展都是分兩面的。它肯定能帶來生活的極大便利與社會的飛速進步,當然也會有負面作用,不同的人接受之后,結果也會有天壤之別。就拿手機上網來說,有的人耗費流量,換來的是更聰敏、更強大、更富裕、更幸福,有的人耗費流量,換來的則是時光虛度,更加迷茫,甚至還會受騙上當。個中差別,恐怕還是和自己的知識儲備與思維方式有關。
在互聯網的世界里,以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方式傳播著海量信息。能保持獨立思考方式的人,可以從這些信息里篩選出相對真實的、對自己有用的部分,并且能由此生發出自己的觀點,能夠看到這些信息給自己帶來的機會。這些人還有一個特征,就是身體力行,敢想敢干,善于把思考的成果變成生活中的現實。即便是使用互聯網進行娛樂,也善于發現其中的機會。他們無疑是互聯網世界的成功者,極好地適應了新技術帶來的新世界,消耗流量,對他們來說就是有價值。而另一些人,則恰好相反,喜歡人云亦云,不會做自己的獨立思考,甚至沒有辨別信息真偽的習慣。有的人還喜歡把那些雞湯文或者夸大其詞的公號文章,當成正規的“知識儲備”來汲取,甚至覺得看看朋友圈就能代替讀書學習。這樣的人,他們的主觀世界往往被互聯網變得支離破碎,知識體系雜亂且碎片化。消耗流量,對于他們來說,就是對人生的消耗。
新技術本身并沒有錯,最終的結果是對是錯,關鍵還是看掌握這個技術的人怎么想、怎么做、怎么去習慣它。是“獲”還是“惑”,最終不是取決于手機與流量,而是取決于使用它們的主人。而養成科學的、能夠“獲取”的思維模式,靠的是知識,靠的是讀書,而不是互聯網上真假難辨的信息碎片。
至于“人機關系”取代“人際關系”,其實也是取決于人。能夠認識到身邊親人、朋友的重要性,重視與他們的現實交流,人才會更務實、更成熟。要相信這個世界總是有人可以適度地把握網絡與現實,因為所有網絡上獲得的東西,都必須在現實中發揮作用,才能讓人變強,讓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