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共享床鋪”引起公眾關注。7月15日,當地記者發現北京一“共享床鋪”大門緊閉,一自稱為該區域辦公人員的男子稱,該店已被查封,原因尚不得知。
“共享床鋪”其實就是升級版的“膠囊旅館”,增加WiFi、掃碼支付、充電等功能;掛上“共享”招牌,迎合共享經濟的潮流。雖然只是“微創新”,但改善了“膠囊旅館”的體驗感,且市場定位明確。
目前各地“共享床鋪”大都正常營業,僅有一家被查封,且原因不明。說明各地監管部門對“共享床鋪”并未嚴加干涉,也可能是不知道如何應對這一新生事物。給“共享床鋪”多一點發展空間和時間,不要急于打壓管制,讓市場博弈出一套游戲規則,然后再去規范,或許是更好的解決之道。至于為何查封這家“共享床鋪”,也應給出合理的解釋和理由,以免產生不必要的誤解。
現在大都市白領工作忙碌緊張,普遍存在上班時間長、過勞、亞健康等狀態,在辦公室午休、睡覺也不方便,如果有合適的場所,提供優質睡眠空間,自然再好不過。而“共享床鋪”恰恰就針對這一市場痛點,讓白領有一個臨時補覺、過夜的場所,價格也不貴。
當然,目前“共享床鋪”也有不足之處,比如空氣流通不太好、隔音不好等,但這些可以逐步升級改善。最關鍵的問題,則是集中于消防安全、衛生、從業資格等方面,這些涉及監管層面,需要加強政策研究和觀察,遵循寬容審慎的原則,制定合理的規范管理制度,鼓勵和支持“共享床鋪”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