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省城鎮化率50%;2016年,提高到58.1%,高于全國平均,繼續保持中部第一。
比例的提高,標志著城鎮化在加速,意味著越來越多的農民在追尋城市夢。
未來,我省將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推動城鎮化發展走進新階段。
從一極帶動到多點支撐,城鎮化開啟新引擎
本月16日,武漢光谷第一高樓——光谷綠地中心正式開建。圍繞這一新地標,未來周邊還將崛起10座百米以上高樓,一批世界500強企業總部或區域總部、五星級酒店等將被引入。
從過去的城市邊緣到如今的中心地帶,光谷的發展是湖北城鎮化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我省陸續發布城鎮化與城鎮發展戰略規劃、新型城鎮化規劃,城鄉統籌和區域協調得到科學指引。我省還在全國率先出臺《城市設計管理辦法(試行)》,破解“千城一面”難題。
城市環境美起來了——“十二五”期間,全省完成城鎮市政基礎設施投資5546億元,是“十一五”時期的3倍;截至2016年底,全省城市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92%、98.31%。
城鎮化格局立起來了——
武漢、襄陽、宜昌“一主兩副”中心城市功能快速提升,區域性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快速發展,建制鎮數量大幅增加;武漢城市圈、襄十隨城市群、宜荊荊城市群成為帶動全省經濟快速增長的主要平臺。
從一極帶動到多點支撐,我省初步形成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共同發展的新格局。
啟動百鎮千村示范工程,開展小城鎮建設試點
5月,通城縣麥市鎮九房村啟動中心街市政工程建設。“這條街建于2005年,供水、供電、排污設施已不適應村民需求。改造中心街,有利于加快村鎮一體化建設。”麥市鎮黨委書記梅夏明說。
在通城縣,以美麗鄉村建設帶動城鄉一體化進程的嘗試正在進行。該縣已全面啟動北港、大坪、石南200平方公里區域的一體化發展先行先試,打造一批新型農村社區。“十二五”期間,我省先后啟動實施了100個重點鎮、100個特色鎮、1000個宜居村莊示范工程,開展小城鎮建設試點。
監利縣新溝鎮是其中的佼佼者。在福娃集團的帶動下,新溝鎮涌現出一大批農產品加工和配套企業,工業化水平快速提高。
以“福娃模式”為代表,我省通過“四化同步”示范鄉鎮試點、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新農村建設試點等,相繼涌現出“鄂州模式”“尹集模式”“彭墩模式”等小城鎮建設典范。
近日,我省公布全省美麗鄉村建設提檔升級試點村名單,198個村莊入選。
未來,一批美麗鄉村將在荊楚大地競相爭艷。
促500萬農民進城,3年后城鎮化率預計達61%
“受益于住房公積金新政,我住進了新小區。”鐘祥農民安尊報是該市胡集鎮第一個享受新政的農民。2015年,他在鎮上買房,如今,生活方式已與城里人相差無幾。“十二五”期間,不少農民和安尊報一樣,進城開始新生活。
為讓農民進得了、住得下,我省相繼出臺《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關于實施支持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若干政策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全面放開建制鎮和小城市落戶政策,有序放開大中城市落戶限制,科學控制武漢市人口規模,重點解決進城時間長、就業能力強、可以適應城鎮產業轉型升級和市場競爭環境的人員落戶問題。
同時,進城落戶農民的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不會因進城而受到損害。對進城農民的教育、社會保障、就業、住房等,想方設法予以支持。
如宜昌、荊門、黃岡、孝感、咸寧等地,對農民工等新市民購房實施財政補貼或契稅返還政策。去年,農業銀行湖北省分行累計發放“農民安家貸”52.13億元,支持農民和農民工進城購房。
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全省外出返鄉人員169.3萬人,比2015年增加0.79萬人,比“十二五”時期年均返鄉人員多8.18萬人。預計到2020年,我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將達61%,實現500萬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