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初的487類縮減到目前的60類
中國進一步壓減生產許可
近日,國務院確定取消和下放一批工業產品生產許可、簡化審批程序:取消包括輸水管、蓄電池在內的19類產品事前生產許可,電熱毯、摩托車乘員頭盔等產品轉為強制性認證,不再實施生產許可證管理,同時下放8類產品由地方質監部門實施。經此一“砍”,生產許可證取消、轉認證、下放幅度達50%。
2015年以來,國務院持續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工業產品生產許可已從最初的487類縮減到目前的60類,許可前置條件大幅取消。
■ 制度松綁
釋放企業活力
“有證才有生產,沒證就不能開工。”長久以來,生產許可證卡在了企業的七寸上。在生產許可證制度下,強化審查流程、保證檢驗結果導致了審查流程拉長、效率降低。數據顯示,企業從辦理申請到最后取證大約要5個月甚至半年的時間。
一位中小企業發展研究專家對本報表示,生產許可對企業的影響主要反映在兩個方面:一是政府設定的門檻會為企業進入市場帶來一定障礙;二是取得生產許可證需要企業滿足在生產規模、生產能力、技術規范方面的要求,而在這一論證過程中,企業會花費大量時間、人力和財力成本。
企業增活力,制度先松綁。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簡化工業產品生產許可和審批程序,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和服務,有利于企業釋放活力。“表面上看,政府放開了一些非關鍵、但對企業影響很大的關口,實際上這有利于放寬市場準入,激發社會投資活力,進而增強企業的自主創新力。”
據悉,本次取消生產許可證管理的19類產品涉及9000家企業。取消后,這些企業不需要再辦理生產許可證規定的各項手續,實現了完全松綁。
■ 強化企業責任
優化政府服務
取消生產許可證管理后,如何保障產品的質量安全和消費者的權益?這成為消費者最為關心的話題。
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副局長李元平介紹,這次改革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放管并重,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李元平就此給出了3條對策:加大產品監督抽查力度;加強質量安全誠信體系建設;推進懲罰性賠償制度建設。他表示,此次改革要求政府既要為企業松綁減負,又要重視監管,強化企業質量主體責任;同時突出優化服務,提高審批效能。
在汪玉凱看來,過去政府把關太多,反而難以實現“加強質量監管”的初衷,造成有效投資增速放緩或無證生產、假冒偽劣等現象。“減少一些許可認證檢驗,強調企業主體責任,加強問責制,可以更好地增強企業內生動力。”
汪玉凱認為,除了隨機抽查,還可輔以其他手段,比如產品質量與銀行貸款、優惠補助、企業信譽掛鉤,這對企業的產品質量監督力度更大。此外,他建議政府應不斷創新優化服務:“我看到在一些開發區,把監管變成一種精準服務,針對某家企業存在的問題,提供優質服務,幫助企業改進,這樣不就是雙贏的監管嗎?”
■ 第三方介入
搭建權威體系
強化企業質量主體責任,需要最大限度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搭建市場機制下的質量安全誠信體系建設。這就需要行業組織和市場第三方的介入。“政府不可能事必躬親,市場第三方力量的健康發展,將對市場結構、行業自律產生積極影響。”汪玉凱說。
為了更好地加強全面質量監管,質檢總局也在探索行業質量信用評價體系建設。李元平表示,將通過第三方積極探索開展基于行業自律的質量保障能力評價,組織企業開展質量誠信承諾活動,定期發布質量信用報告,實施“黑名單”制度,支持質量守信企業發展,加大質量失信企業生產成本,倒逼企業履行質量安全主體責任。
而在第三方機構的選擇和發展上,汪玉凱建議,政府要和第三方機構分開,采用市場化手段進行第三方機構配置。“避免依靠政府權力進行監管,就要通過專業化水平、評估能力和市場滿意度來衡量機構的權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