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違的“吃土”的感覺來了:眼前是一派蒼黃的景象,城市的高樓就像隱約的叢林,而微信上滿滿的是對沙塵暴的吐槽。
“新荷乍露嫩綠,后園初發幽篁”。明天就立夏了,今天卻迎來了今春最強的沙塵暴。東北、西北、華北部分地區能見度明顯下降,據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數據顯示,全市絕大部分地區PM10濃度均超過1000微克/立方米,嚴重的超過2000。
氣象部門稱,本次沙塵天氣持續一天,傍晚前后逐漸減弱結束。而專家則安慰民眾,與此前相比,近年來全國沙塵呈現遞減趨勢,2011年、2014年、2015年、2016年沙塵暴天氣過程均不超過2次,2015年僅有1次,為近年來最少。然后又說,最近10年,由于人為治理和氣候因素的共同作用,沙源地局部環境有所改善——似乎此處應該有掌聲。
數據當然沒錯,不過,好像哪兒哪兒有些不對。對了,這好像不是說沙塵暴的節奏,而是自我表揚治理效果的“畫風”啊。
公眾本該享受“春和景明”,不意卻一早在上班路上“吃土”,這個當口一味談“遞減”、“改善”并不適合。難道還要讓人們一邊艱難地呼吸,滿嘴細細咀嚼細顆粒,品味PM10與PM2.5的差別;一邊“感恩”近年來治理成就嗎?
實際上,類似的“體感差異”并不鮮見。霧霾來了,個別官員、專家不去講治理、講問題,卻在成績上大費筆墨,無非是“這已經好多了”、“總體趨勢向好”云云。即便老百姓紛紛吐槽,還兀自羅列一堆數據以佐證環境的“向好”。這樣的邏輯令人詫異,為啥不能多一些體貼呢?空氣究竟怎么樣,大街上溜一圈便知,為啥一定要說那么多的“趨勢”呢?
人們當然無意否定中國這些年治理沙塵暴的成績,而且我也有切身體會,與小時候動輒天地蒼黃、漠漠漫漫相比,現在的沙塵暴確實少多了。但這并不意味著,人們就應該滿足地呼吸著當下沙塵暴與霧霾混搭的污濁空氣,嘴角流露出“昔不如今”的微笑。何況,即便是專家宣稱的“三北防護林”和京津冀風沙源治理工程,據媒體報道,也有老化以及人為破壞的現象,這些與今天的沙塵暴有關聯嗎?
既要治霾,也要治沙。這回是“罕見”沙塵暴來了,哪怕“罕見”的背后是近年來的治理成績,也不該弄成“表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