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本身半私密的親近印象,以及微信作為通訊工具本身的便利性,能更好地實現副市長“效率優先、務實優先”的目標。
“萬能的朋友圈,不知哪位英雄認識小米雷軍的,敬請幫助引薦”。安徽馬鞍山市委常委、副市長季翔,最近在微信朋友圈發了一張手寫圖片。這條“求引薦”的朋友圈,不僅如愿聯系上了雷軍,還讓這位官員成了“網紅市長”。
關于官員用朋友圈,之前還有媒體專門做過調查,得出的結論是:官員的職級和微信的活躍度、微友數量成反比,職級越高,微友數量越少,發的朋友圈內容數量也越少。原因不難想見,朋友圈聽起來是個私密空間,實際上是藏不住秘密的,好友越多,越可能把你發的東西傳播出去,而人在官場,言多必失,則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季翔身為馬鞍山副市長,職位不低,為什么敢于成異類?原因很簡單,他自己重新“定義”了朋友圈,實際上幾乎摒棄了朋友圈本該有的私密屬性,而是將之當做一個公務溝通的工具。如他自己所言,“我發微信不是求點贊的,我發微信是為人民服務的,為推進我的各項工作服務,我所有的微信都是有目的的”。也就是說,季副市長的朋友圈,實際上是他的公務交流圈。
正是因為這種“大公無私”的立場,他可以坦然地使用朋友圈。那些加他好友的,或許以為自己是走進了副市長的生活,實際上走進的只不過是個重新裝修過的“網絡辦公室”。而朋友圈本身半私密的親近印象,以及微信作為通訊工具本身的便利性,卻能更好地實現副市長“效率優先、務實優先”的目標。
提高官員在互聯網時代的溝通水平,季副市長的朋友圈找人法是一種很有意思的個體探索。事實證明,只要用之得法,朋友圈尋合作也可以成為官員很高效的辦事方式。盡管朋友圈有公私界限難分的屬性,但官員只要收起“私心”,多從“為公”的角度考慮,發言的時候就不必忌諱朋友圈里的各路朋友。
在現實語境下,敢于大膽使用朋友圈的官員,通常是更坦蕩一些的。因為開放朋友圈,在給自己提供便利的同時,實際上也是引入了更多眼睛來監督。
說穿了,官員能不能善用互聯網,其實不只是取決于對網絡的認識水平,還取決于官員是不是真想干事,是不是真的追求效率和務實。微信和朋友圈的普及,已經說明這是一種極具效率的溝通工具,真正想干事的官員,不會主動把自己關在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