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榜樣”注入新內涵
文/葉明華
“向深圳學習!”在珠三角九市(深圳市)現場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給各市提出的這個新要求引發了網友熱議。“深圳有何可供珠三角兄弟城市學習的亮點?”、“深圳的名分從何而來?”、“向深圳學習,深圳自身怎么辦?”……近日,圍繞這些熱點話題,網友們紛紛獻言,為“深圳榜樣”注入了新的內涵。
從“大哥說”到“學習說”
“長期以來,深圳都是一個生活在聚光燈下的城市,深圳有一千多萬人在扎扎實實地做事,大家的努力,讓深圳的很多行業、很多做法、很多經驗,都是走在全國前面。”網友們說,現在汪洋提出“向深圳學習”,充分說明一個道理———“名分是干出來的,不是喊出來的。”
“大山貓”等網友坦言,看到汪洋書記在深圳考察期間的所行所言,作為一個深圳市民,感到既高興,又自豪。“其實對普通市民而言,誰當大哥,向誰學習,都沒有太多的實在意義,但是,汪洋的這種評價,讓我們感受到了,什么是實至名歸,也讓大家感受到了深圳的實力和形象。”網友們說。
網友“幽壹”認為,“向深圳學習”的提出意味著再一次明確地對深圳的特區地位、珠三角龍頭之一的地位進行了肯定,再一次沖散了“深圳被拋棄”、“特區不特”、“揚廣抑深”的異音,重新擦亮了深圳的特區“老招牌”,這不僅僅是對深圳的一種肯定,更是對深圳的一種期待和要求。“在外有世界金融危機,內要落實珠三角發展規劃綱要的關鍵時期,省里希望深圳要起到帶頭作用,而深圳也應該有所作為。”“幽壹”說。
深圳有何可供各市學習?
除了汪洋所提到的:珠三角各市要學習深圳的改革意識、創新舉措、發展模式以外,深圳還有哪些可供各市學習的地方呢?網友“筆架山人”一口氣羅列了深圳的8大榜樣優勢,排名前3位的就是科技創新、總部經濟和金融服務。
該網友認為,深圳孕育了華為、中興、騰訊、大族激光等在國內國際響當當的高新技術企業外,科技創新實力在珠三角9市首屈一指,還有平安、招行等金融企業,萬科、金地等總部設在深圳的優勢企業,為深圳的經濟發展作出突出貢獻,也創造了“在深圳成長—走向全國—總部留在深圳—掙全國的錢”這樣一套深圳發展模式,值得各市學習借鑒。
第四和第五個可供各市學習的就是深圳的文明城市建設和勞動保障體系建設,深圳在全國率先推行農民工醫保和少兒醫保等勞動保障工作創新,率先實現“全民醫保”,盡管受到金融風暴影響,但相比之下,深圳的勞資關系還算和諧,作為外來工人數最多的城市,還能拿到“最受農民工歡迎城市”,這其中的點點滴滴,不是憑空而來的。
“第六個就是深圳的城鄉一體化實踐”。“筆架山人”認為,深圳前兩年開始全市城市化,鎮改街道、村改社區,村民改居民,做得很徹底,基本打破了城鄉二元化的格局,如今雖然仍有二線關的屏障,但關內外的均衡發展相比其它城市而言還是要高一點。
而第七個值得各市學習的亮點就是深圳的文化產業建設,相比其他城市,深圳的文化底子是比較淺的,但通過有意識地去引導和栽培,實現了產業化規模化發展,一個文博會,一年有幾十億的產值,讓其他城市垂涎不已。
最后一點就是深圳“不收進城費”,網友“筆架山人”跑過珠三角好幾個城市,每次出入廣州、珠海等城市,都得繳納10元—20元不等的進城費。
“論收進城費,深圳是最有條件的,布吉、南頭、同樂一攔,廣州車、珠海車、東莞車一個也跑不了,但深圳沒有這樣做,在珠三角一體化提速的今天,各市如要向深圳學習,就應該取消掉這些進城費,至少對珠三角各市牌照的車,以本地車同等待遇。”網友們說。
“深圳要當好學習榜樣”
“雖說是珠三角兄弟城市‘向深圳學習’,但其實深圳自身的壓力更大。”有網友說,改革開放30年來,深圳以敢闖、敢試、敢為天下先的拓荒牛精神創造了數百項全國第一,早期的特區經驗成為全國學習取經的對象,各地來深的學習考察團絡繹不絕。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隨著經濟體制的完善,特區看似可以“闖”的禁區越來越少了。新時期里,深圳如何再出經驗?早已成為深圳人苦苦思索的問題。
“筆架山人”對深圳30年的發展歷程進行了一個簡單梳理:前十年,深圳以“敢干”著稱;中間十幾年,可以算得上“巧干”,依靠學國際、學香港,模仿加探索,開創了自有的產業,誕生了華為中興等一批企業;最近幾年,可以算是“能干”,基礎奠定了,實打實地打出自主創新的旗號,實打實地創出自己的發展模式。
“筆架山人”認為,如今汪洋書記再提“向深圳學習”,這個要求是兩個層面的:一是要求珠三角各地要當好學生,學好深圳經驗;第二個則是,要求深圳要當好被學習的榜樣。正如汪洋書記所言:“深圳的成績是全國人民的驕傲,但深圳自己不能驕傲。”從深圳自身的發展來看,還有諸多發展難題尚待破解。
“汪洋書記‘向深圳學習’的提法既是鼓舞,更是鞭策。深圳要有被學習的底氣,就更得以一個學習者的姿態利用好世界資源,向世界一流城市學習。”網友“Xueyifei”說,深圳要堅持走出去戰略,適應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要求,在更廣泛的領域、更高的層次上,積極主動地融入世界經濟,發揮比較優勢,利用全球資源,開拓國際市場。
“體制外的聲音不一定正確,就算正確也不一定立即可行,但作為思想的補充確實有益無害。”誠如深圳私營企業主肖功俊、知名網友“我叫祝英臺”所言,近年來,市民網友、民間學者在參政議政、出謀劃策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如果人大政協能夠對此予以重視,并建立起規范的民意傳導機制,這些“體制外的聲音”必將會推動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來源: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