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人民日報》的“讀者來信”欄目連續關注快遞話題。服務“缺斤短兩”,投遞如拋“鐵餅”,索賠程序繁雜,答應賠付卻至今不給錢……一封封讀者來信講述著與快遞相關的各種“不快”。
有快遞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快遞已經成為現代生活的一部分,其服務質量的好壞也直接影響著人們的幸福感。因此,近年來,快遞行業萬眾注目,相關的亂象、“黑幕”也被頻頻送上頭條——從實名登記難落實、暴力分揀、拒絕開箱驗貨到個人信息泄露、包裝浪費,不一而足。
這么多年看下來,不難發現一個耐人尋味的景象。圍繞一個快遞包裹,顧客生氣不滿,快遞員身心俱疲、叫苦連天,商家也很“受傷”——這個問題似乎成了一個死結。
怎么辦?看看日本,人們寄東西時常常隨便裝個紙袋子或者塑料袋就行了,為什么?因為快遞員服務良好,不只畢恭畢敬,還對包裹輕拿輕放;倉庫也導入了先進的物流倉儲設備,盡最大可能降低人工作業量。再比如美國,快遞都由公司統一車輛進行配送,一般一輛車內包括一名司機、一名專業的投遞人員;快遞員工作時間非常固定,類似于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相比之下,我國的快遞雖然“物美價廉”,只需十來塊錢就能在幾天內穿越大半個中國。但說白了,國內快遞行業仍然是低人力成本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行業起步較晚,卻在電商的催促下野蠻生長,資本、企業蜂擁而入,不少公司一味血拼低價、不斷擴張,對技術、管理、人員培訓等卻無暇、也沒興致顧及。
從長遠看,快遞企業向智能化升級是大勢所趨,而低價競爭也有必要被“優質服務+合理價格”的秩序所取代。目前,已經有企業開始應用自動傳輸、機器人配貨分揀等新技術,今后更多智能手段應該成為標配。另一方面,更細致的規范、更嚴格的監管不可或缺。快遞行業監管雖然難度很大,但不妨向其他行業取經,比如餐飲企業的“明廚亮灶”,對排污的突擊檢查、暗訪、從嚴處罰等,快遞監管也可以多多嘗試,只有讓違規行為、劣質服務的提供者感覺到肉疼,快遞給人的不快才能減少。